白云10万人城中村目前“零病例” 因为有信息化“防疫墙”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0-02-16 23:58

微信图片_20200209220610.jpg

南都讯 一个10万人的劳动密集型城中村,如何依靠信息技术“防疫墙”,实现截至目前为止的确诊、疑似“零病例”?新冠肺炎防疫战打响,白云区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立体化疫情防控体系,使清湖村成为防疫试点村。疫情监控大数据、人脸识别小程序、红外热成像设备、门磁、可视门铃、门禁系统、无人机等多种手段,把好村口、楼口、门口三道关,打出一套防疫信息化“组合拳”。

5607x3738_56fc2300ba2eb9d340763c4d80e95a

平安白云小程序。南都记者 何玉帅 摄

4032x2688_8a11a979f543f2bdd940bbb5a7ae3a

防疫通行证。南都记者 何玉帅 摄
定制小程序
一张“人脸识别”的防疫通行证

清湖村是白云典型的“城中村”。以化妆品、皮具企业为主。据统计,清湖村的流动人口加户籍人口共近10万人,其中湖北籍村民共2000多人,过年期间留守在村内的有100多人。

如何做好典型大村的信息化防疫?白云区均禾街党政办主任黄智斌介绍,一张“人脸识别”的防疫通行证起了大作用。“基于白云公安研发的‘平安白云’小程序,我们的村民都登记注册了一张‘防疫通行证’。”如果户籍人员要进村,首先过这一关。

户籍村民进村之前,所有人必须在手机上进行“平安白云”小程序的注册。包含了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地址、照片、二维码等信息。填写相关信息后,再由其所在居住地的屋主、企业员工所在的企业负责人,进行信息审核确认。同时进行人脸识别操作。信息和人脸,逐一配对符合后方可进村。最终通过信息审核后,将自动生成一张防疫通行证。

如此一来,操作简单方便,省去“表格”登记,提高了效率;又可对重点疫区人员及时预警。此外,通行证将自动生成出入记录档案,若遇涉疫情风险,公安大数据可即时推送预警。 

黄智斌表示,相较之于“穗康”小程序,“平安白云”小程序在村民和企业员工信息登记录入方面更加细致。“我们这个城中村的人员比较密集,租客居多,因此首先对接屋主和企业管理方,对于人员信息的掌握将更加准确。”目前“平安白云”小程序还增设了复产复工的相关功能。由于各个企业的员工都归于企业名下,企业管理方可以清晰掌握企业员工所在地及各类动态信息。“其中企业上级对接管理人员,下级对接员工。主要针对员工健康情况进行上报。对于清湖村这样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扎堆的村落来说更加实用有效。”

截至发稿前,整个清湖村的新冠肺炎确诊及疑似都保持了“零病例”。“我们均禾街道是全区第一个使用小程序的街道,而清湖村也是全区第一个。清湖村汇聚了各类大数据防疫技术的使用,作为一个防疫村落的试点,一定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黄智斌表示。

3801x2534_1c6975b3fc4ad83509e2280e8dfe5e

2月13日,白云区清湖村进出口处,运用红外热成像设备对进出口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南都记者 何玉帅 摄

6376x4251_daaa3b54e14d8f5e175b326b0a8065

外地回村人员需要在入口处进行信息登记。南都记者 何玉帅 摄
把好三道关
隔离人员用门禁,后台会“报警”

根据广州疫情防控指挥部3号令的要求,从2月10日起,白云区对全区所有居住小区(村)实施封闭管理。因此,把好“村口、楼口、门口”三道关就尤为重要。

村口是红外测温和防疫证的双重保障。防疫期间,清湖村只开放清湖牌坊等两个出入口。南都记者观察发现,在村的进出口处,人车实行分流。村里运用红外热成像设备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这是一台逐个通关、无需停留的快速检测设备,可一次针对多达100人的体温检测,能快速筛查出发热人员并发出警报,还可以统计通关人员,有效避免人员拥堵,减少因聚集而感染的风险。

楼口则依靠门禁系统,实现大功效防疫。近年来,白云区公安分局在全区范围内推进门禁系统建设,清湖村门禁安装率达100%。“基于前期数据采集和基础建设,管理人员提前在门禁系统后台对隔离人员的信息进行临时注销,使其门禁卡失效,一旦其在隔离期内使用门禁卡,系统便会发出预警,以门禁系统守住第二道关口。”黄智斌介绍。

门口是“居家隔离”人员的重点关注区域。如何在做好信息跟踪的同时,将居家服务落到实处?黄智斌介绍,村民在注册“平安白云”时,系统会对涉疫区第一次返穗的人员进行识别,入村后马上进入居家隔离状态,居家隔离者的信息会自动进入“平安白云”后台,并生成14天闭环跟踪管理台账。“居家隔离者,须每日两次在‘平安白云’小程序的‘白云防疫’模块自主填报个人健康信息,管理人员通过后台进行一对一实时查看、跟进。”黄智斌介绍,如果出现没有按时完成体温上报的人员,系统会及时向管理人员推送预警短信。

6345x4230_fd1709f4025ad159bfb408708d50e7

工作人员上门为隔离人员送所需物资。南都记者 何玉帅 摄

5593x3727_e5e56de25cb6af41b75b64a4b9cfd8

隔离人员的情况在后台大数据库中会有及时体现。南都记者 何玉帅 摄

值得一提的是,医院、卫健、镇街等疫情防控工作相关部门均可共享居家隔离人员在线闭环跟踪管理台账数据信息,实现防控工作高效联动。被隔离住户的房门口,统一安装了门磁、门前视频监控、可视门铃等设备。隔离人员一旦开门,系统即发出预警信息,管理人员可马上启用远程视频通话进行情况确认和外出劝阻。

三道关口把牢,居家隔离人员的生活服务怎样落到实处?黄智斌介绍,在隔离期间,清湖村通过派发“健康包”,组建健康服务三人组为居家隔离人员购买生活用品、回收垃圾及提供其他帮扶服务。

天空+地面共管
喊话无人机和“洗楼队”齐出动  

pic_826947

清湖村村口的防疫宣传横幅。南都记者 何玉帅 摄

在流动人员管控上,清湖村制定了三级联防巡逻工作方案。

组建由派出所、执法队、治保会构成的巡逻队,对主干道、村道、公园、祠堂等重点区域进行不定时地面巡查。同时对不戴口罩人员和随意外出人员进行教育,通过小喇叭、宣传车走街串巷,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和预防措施。

地面有巡逻队,清湖村还在空中建起一个“无人机”巡逻队。区公安分局启用搭载了视频监控设备和喊话器的无人机,在空中进行不定时巡逻,对聚集人群喊话驱散,降低潜在病毒传播风险。

白云区表示今后还将在善用数据防控、实现精准治理之余,着力在公共服务上挖潜,进一步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微信图片_20200209231537.jpg                             南都观察团

广东数字政府研究院政策研究员玉雁:

信息化“组合拳”考验社区应急应对组织能力

这种“信息化”组合拳的特长和优点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实现了疫情防控相关数据的全面精准采集,二是实现了医院、卫健、镇街等各基层组织对疫情防控数据的全面共享,实现疫情防控的联防联动。

非重要疫情区防控的关键工作是阻隔,对关键人群如涉疫区第一次返穗的人员及时发现、跟进与隔离都依赖于数据,而这正体现出了“信息化”组合拳的优势,能够对数据进行及时的采集与应用。

这种信息化平台,在云计算的背景下,后台数据处理能力已经不是瓶颈,可能对开发商的研发能力和社区管理能力要求更高一些,即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疫情,社区能否具备相应的应急应对组织能力。所以,应尽快健全当前的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完善社区联防联控体系,将应急管理信息工具全面纳入各社区联防联控体系中。

专题统筹:尹来 李文 游曼妮 采写:南都记者 董晓妍 李文 摄影/视频: 南都记者 何玉帅

微信图片_20200209224013.png

即日起,南方都市报开设专栏对广州疫情防控一线创新案例进行梳理报道、深入调研,为疫情防控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这些案例也将成为今年南都城市治理榜评选的基础资料。

编辑:游曼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广州战“疫”力深调研

3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