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这种鱼!深圳一男子吃后险些丧命……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健事
转载2020-05-24 19:35

说起河豚,对圆滚滚的东西,可能经常会有这样一个疑惑,河豚看起来那么可爱,为什么要吃河豚?

但在很多人看来,河豚鲜美无比。每年到河豚上市季节,就总有那么一些人“拼死”吃河豚,所以,吃河豚中毒的事件也总有发生。别看它卖萌装可爱,有人为了贪图它的这一口鲜美,险些丧命!

39c3ac36288ab395.jpg


8d539fcfb5978d76.jpg

河豚的鲜美大家都听说过,但不是每个人都敢吃。如果河豚一旦处理不当,吃了后可能会中毒身亡。

但每年到河豚上市季节,吃河豚中毒事件总有发生。

来自惠州市惠东县的范先生是位餐馆老板,4月下旬,朋友送了他一条河豚。范先生自行加工后食用,觉得比较腥,仅吃了一点就放下了。

但没想到的是,半小时后范先生就感觉手脚发麻,活动不便,说话、呼吸都有点困难。可能是中毒了,范先生忙叫弟弟驾车直奔龙岗中心医院。

c9bf82d9f057d8d2.jpg

急诊医生赶紧给予范先生紧急气管插管后,直接送到ICU抢救,随后报告了院总值。据医生介绍,当日凌晨患者入院时,自主呼吸基本停止,昏迷,四肢软瘫。

9d392b33398d73d7.jpg

更让医护人员最崩溃的是

此毒没解药!

医生能采取的措施就是呼吸支持,尽力守住生命,补液利尿,争取排出一点毒。有利点——食用量小,不利点——时间延误。

14小时后,范先生开始清醒,四肢有轻微活动;28小时后,开始有自主呼吸;近48小时后,停机拔管,四肢活动,自主呼吸完全恢复。好在最后医生把范先生从“鬼门关”夺了回来。

851809cd33b3508b.jpg


5f69995c20fe5299.jpg

每年4-6月,河豚都喜欢集体从海上洄游到江河里产卵,不少人都会抓来“尝鲜”。初夏开始,南方沿海、沿江的人,吃河豚中招尤其多。在广东,潮汕人可能是最爱吃河豚的群体之一。

b2f4db91b7038604.jpg

4083710823249f6a.jpg
71719f1a1ab1586f.jpg

河豚身上的毒素,毒性比氰化钠强1000倍,0.5毫克就足以致人死亡。

除此之外,河豚身上的毒素有以下几个特点:

1.河豚身上毒素无法通过烹饪进行破坏 

这种致命的河豚毒素,不管你怎么清洗,或是把厨房里煎炸烹煮等十八般武艺全部用上,都不能将其毒素破坏。

再者,河豚家族很庞大(全球大约有121种,中国沿海就有40多种),品种不同,带毒的部位也不一样,让你防不胜防。

通常来说,河豚的皮肤、内脏、卵巢、肝脏全是毒素。有些种类的河豚,鱼肉里并没有河豚毒素,但被杀死后,内脏中的毒素却可能渗入肌肉。

在初夏的繁殖季节,毒性尤其强,雌性的毒性大于雄性。

613ca9c48694a474.jpg

2.中毒发病后4-6小时内就可能死亡,最快是 1.5 小时 

河豚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会迅速麻痹人类的神经系统,所以中毒的人会全身麻痹、瘫痪、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严重的会呼吸衰竭而死亡。

中毒过程急速而剧烈,潜伏期只有10分钟至3小时,发病后4-6小时内就可能死亡,最快是1.5小时。

一旦中毒,一定要尽快,1个小时内就医,通过肠道灌洗等治疗来清除毒素,千万别耽误救治的最佳时机。

bd88331050da43de.jpg

3.中毒后没有特效药 

此外,目前临床上根本没有特效的解毒药,医生往往只能帮你催吐、洗胃、大量补液、导尿等,尽快地排出毒素。统计显示,河豚中毒是全国动物类食物中毒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病死率非常高。

所以结论就是:一定不要去尝试这河豚肉!再美味的食物也不值得用生命去冒险!

但是这两种人工养殖的品种你可以了解一下

多年来,中国的政策一直是严禁食用河豚的。

不过,到了2016 年,国家农业部和食药监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给人工养殖的“红鳍东方鲀”和“暗纹东方鲀”这两个品种解了禁。

不过,并非任何人想养就养,想卖就卖,想加工就加工,该通知对河豚养殖基地、加工企业、加工人员、安全加工技术等方面都作出了严格规定,河豚加工产品的包装上还要附带二维码,出了事可以立即溯源追踪。

除此之外,其他养殖的河豚活鱼、野生河豚,都禁止加工经营!

都说吃鱼好,但平时这些鱼最好少买或不买,少吃或不吃。



编辑:曾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