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多部门答记者问,回应经贸交流和人才引进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中山
原创2020-05-28 20:23

南都讯 记者萧倩苑 5月28日上午,中山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2020年中山投资经贸交流会暨中山人才节成果展及新闻发布会。针对经贸交流会和人才节的相关问题,中山市商务局、发改局、工信局、科技局相关领导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微信图片_20200528154735.jpg

答记者问:

1、中山市公积金中心已在人才节期间开通了人才住房贷款绿色通道,请问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中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远梁:

目前,普通职工在中山购房申请公积金贷款,每一住房公积金缴存人每次住房贷款最高额度为 40 万元。为体现尊重知识、重视人才,推出了人才公积金贷款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人才在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时,可享受贷款额度上浮的优惠,其中,第一到第六层次高层次人才可获得上浮 5 倍的贷款额度(最高 240 万元),第七到第八层次高层次人才、副高职称人才及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可获得上浮 30% 的贷款额度(最高 52 万元),紧缺适用人才可获得上浮 20% 的贷款额度(最高 48 万元)。

这个优惠政策覆盖了全市各层次、各领域人才,符合申办条件的人才群体较大。为更好服务人才,公积金中心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了人才住房公积金贷款绿色通道,实行专人专窗服务,做到快审、快批、快放。截至 5 月 26 日,已有各层次人才 35 人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30 笔,涉及贷款金额 2044 万元,最高一笔贷款获批 169.7 万元。

2、今年 4 月份,中山召开产业高质量发展专家咨询会,中山下一步如何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山市发改局副局长王强:

下一步,中山将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从制造业、服务业、科技创新和重大产业平台四个方面进一步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制造业发展方面,中山出台了《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一是瞄准疫情后全球产业链重构动向,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健康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三大新兴主导产业,提前布局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新能源等前沿产业,着力打造一批超千亿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二是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推动传统产业高级化,加快建设智能制造全生态链,支持企业实施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引导企业建立智能工厂、数字化示范车间,今年将推动 1000 家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力争推动 650 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

在服务业方面,中山也出台了《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行动方案》,一是做强做优现代服务业重点行业,进一步深入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以金融、旅游、会展、物流业为突破口,打造大湾区西翼服务业高地。二是推动现代服务业扩量提质。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培育和引进一批规模大、效益高、竞争力强的总部企业,同时瞄准四新经济、平台经济以及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方向,谋划一批主营业务突出、成长性好的服务业重点项目。三是大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供应链管理、定制化服务、信息增值服务等服务型制造新业态。

在科技创新方面,着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一是高标准建设科技创新载体,全力推进光子科学中心、低温技术研究中心等大科学装置。二是强化高端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中科院药物创新研究院华南分院(中山研究院)、哈工大无人装备与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三是多层次培育发展创新标杆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

在重大产业平台方面,全力打造对接湾区三大核心平台。一是高标准建设翠亨新区,加快湾区国际医疗城、湾区国际设计港、湾区国际创新园等重大项目建设,着力将翠亨新区打造成中山参与大湾区建设的主阵地。二是立足与打造国内一流国家级高新区,高水平推动火炬开发区提质扩容,着力将火炬开发区打造成中山高端产业和创新发展的主引擎。三是实施强心战略,立足于国际型服务中枢、创智型总部基地、生态型文化新城,高起点推进岐江新城建设,着力将岐江新城打造成中山城市新客厅。同时,在省的统筹指导下,主动参与共建深中产业拓展走廊和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加快推动中山产业高质量发展。

3、请问中山在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下,怎样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中山市商务局副局长罗宇航 :

针对当前疫情影响,为了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推动中山经济高质量发展,从创新招商方式、加强合作交流、强化招商品牌、拓展招商渠道等方面入手。

在创新招商方式上,借鉴今年328的云签约方式,大力推广网络招商的方式,打造网上项目合作对接平台、网上项目与园区对接平台等,实现项目信息与载体资源的网上对接及流转跟踪,提升门户网站国际化水平;同时实现网上项目洽谈互动、网上答疑、开展视频会议对接等操作,提高项目推进效率;积极运用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充分利用网络社交媒体等新业态,不断提升宣传推介中山投资环境的信息化、专业化水平,建设资讯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的投资推广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和平台;

在加强合作交流上,与各类型机构保持密切联系,积极开展委托招商、以商招商,组织灵活多样的招商活动。通过多种线上形式宣传中山投资形势、优惠政策等方面的优势。也可借助国内外权威行业组织、知名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力量,通过联合开展企业投资服务、投资政策宣传、营商环境推广等方式,实现互助合作、共赢发展,不断拓展项目来源渠道,延伸投资推广网络;

在强化招商品牌上,继续创新开展“3.28”经贸交流会系列投资促进活动,全力打造“3.28”核心招商品牌,精心策划专题系列招商活动,与日韩、欧美等重要国家和地区策划组织线上重大经贸活动,全面中山的提升影响力和吸引力;

在拓展招商渠道上,积极加强与国际国内各主流媒体和官方宣传机构联系,深化双方在信息交换、主题策划、企业资源等领域的投资推介合作,积极加强与国际国内各主流媒体和官方宣传机构联系,深化双方在信息交换、主题策划、企业资源等领域的投资推介合作;出版各语言版本的《投资中山》电子版手册并发布到各大网站,让世界各国人士均能了解中山;同时,全面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意见》(国发〔2019〕23号)、《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山市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中府〔2018〕94 号)等法规政策,加强宣传解读,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外商投资环境。

4、问:当前中山面临产业转型升级之困,请问在产业链招商方面中山有什么思路和举措?

中山市商务局副局长罗宇航 :

围绕产业发展体系重塑行动,将通过多举措完善产业链招商工作。

在强化新兴产业龙头带动上,在促进中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将强化新兴产业的支柱地位,聚焦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健康医药等新兴产业。找准产业发展方向,按照完整产业链的要求,充分利用各种渠道,积极寻求合资合作,主动与广州、深圳等城市产业对接融合,引进和培育产业龙头企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西部产业高地;

在加快招引现代服务业上,大力培育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商贸新业态新模式,加大对商贸新业态项目的招引力度,引进金融、旅游、会展、物流等行业的优质项目;

在充分发挥平台资源优势上,着力打造翠亨新区、火炬开发区、岐江新城三大平台,加快培育研发机构及高端要素集聚平台,引进高端制造环节和产业链前沿项目,推动产业发展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形成集研发、生产、物流、营销为一体的完整分工体系。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一带一路国家以及先进国家的合作,引进优质项目。

5、问:在今年3.28分场活动自主创新论坛中披露了中山科技创新园的概念规划,能否介绍一下建设中山科技创新园的初衷、定位及设想?

中山市科技局二级调研员陈喜崇:

答:近年来,中山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引进高端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金融等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缺乏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大院大所,缺乏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科学工程项目,缺乏吸引和支撑高端创新要素聚集、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空间载体,仍然存在高新技术产业“缺芯少核”、高端创新资源承载能力不够、原始创新动力不足等发展难题,更坚定了中山要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规划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及重大科技创新载体的决心。

中山科技创新园将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依托大科学装置、高端创新平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等创新要素,集聚并承载全球优质科技创新资源,同步规划建设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区,打通创新与产业的通道,完善高品质城市服务和生产生活配套,加速产城融合,到2030年,建成集高端科技研发、科技企业孵化加速、生态、生活于一体的高端城市社区,打造“中山智源”。

6、问:2020年是项目落地年。是如何推进重点工业项目落地?

中山市工信局副局长李家豪: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总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积极作为,多措并举,全力推进重点工业项目落地建设。  

首先是建立健全项目推进长效机制。成立项目建设总指挥部,高规格召开全市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总指挥部第一次全体会议暨“项目落地年”推进会,泽华书记、伟汉市长会前现场调研中山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全市各级、各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举全市之力打赢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攻坚战。

其次是坚定企业投资中山的信心。制定出台《关于落实应对疫情稳企安商有关措施的工作指引》,顺延“放管服”项目截止日期至2020年年底,已签订履约监管协议的项目动工时间、竣工时间和投产时间在原协议基础上顺延3个月,让企业吃下投资中山的“定心丸”。

同时,积极做好项目服务工作。做好防疫物资保障,为已动工的重点工业项目全面复工提供口罩、测温仪防疫物资保障。实施服务项目代表制度,项目代表全方位、全流程参与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过程,为重点工业项目提供“保姆式”服务。

此外,加强项目动态管理。一是强化重大工业项目落地推进微信群交流互动。二是实施挂图作战,制定项目作战图、项目鱼刺图,以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三是建立镇区项目进度红黄绿警示机制,每周五定期通报全市重点工业项目推进动态。四是进一步完善市重点工业项目管理系统功能。

最后,市镇合力破解项目落地难题。一是定期召开现场会、视频会等专题协调会,梳理项目存在的共性问题,协调解决项目落地问题。二是落实“容缺受理”,压缩审批时限。三是抓好项目入统管理,确保已开工重点工业项目依法入统、应统尽统。

摄影/南都记者吴进

编辑:侯玉晓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时代来了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