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最新健康条例出炉!体检和健康管理服务或可纳入医保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健事
转载2020-06-30 09:29

《深圳经济特区健康条例(草案)》6月28日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要求市卫生健康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居民健康积分奖励等激励机制,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健康管理。

1080x720_2036b8bdd82c8d16.jpg


全民建立实名制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草案”拟树立和践行“大健康”理念,希望“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并将建立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在制定涉及可能影响城市公共卫生、居民健康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政策文件和批准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实施重大公共服务项目前,应当开展健康影响评估,只要产生较严重不利影响的,就不得制定出台或者批准、实施。


拟建立居民健康积分奖励制度

拟规定居民建立实名制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一人一档,实行全市联网管理。

居民可自主选择一家社区健康服务机构作为其健康管理签约单位并与其签订协议,为其提供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和咨询、基本医疗服务及转诊服务等。


体检和健康管理服务或纳入深圳医保支付范围

“草案”提出建立以健康为导向的创新型医保制度,在国家医疗保障待遇清单的基础上,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拟明确符合规定的健康体检、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等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实行动态调整。


区域医疗中心逐步取消普通门诊

《条例(草案)》规定,至少在每个行政区、功能区组建一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心依托市属医疗机构设立,承担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诊疗等工作。根据规划,到2025年,深圳要组建23个区域医疗中心。

为完善分级诊疗制度,除紧急救治外,市民应当按照规定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诊,区域医疗中心取消成人门诊输液,逐步取消除急诊和专科专病门诊外的普通门诊服务。

《条例(草案)》还对各单位和学校的健康建设作出具体规定。要求1000人以上的集中办公场所、单位应当配备全自动红外线体温测量仪、健身室、体外除颤仪等健康检测等设施;学校应保证学生在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1小时以上,能熟练掌握2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


禁止使用自动售卖设备销售酒精饮料

推动合理膳食。鼓励食品生产企业生产低盐、低油、低糖、无糖食品并在包装上作显著标识。在销售酒精饮料、碳酸饮料时在货架或者柜台上标示相关健康损害信息。

限制酒精饮料销售。禁止使用自动售卖设备销售酒精饮料。中小学校、青少年服务机构出入口路程距离50米范围内不得销售酒精饮料。

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精饮料,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港澳准用药及医疗技术或可在深圳港澳医疗机构使用

拟规定在深圳特区设立的港澳独资、合资或者由港澳方负责运营管理的医疗卫生机构或可使用已经在港澳地区获准使用的医疗技术、药品和医疗器械。

拟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疗行业评审评价制度,支持制定特区医疗卫生机构评审认证标准、中医药质量认证标准等。

编辑:曾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