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徜徉“在希望的田野上”,他用镜头记录中国社会的种种变革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0-07-12 15:56

7月11日,艺术家王庆松的重要大展“在希望的田野上”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双空间启幕。展览由崔灿灿策划,展出艺术家1999至今二十余年创作的重要摄影、拍摄现场等作品三十余件。

海报 1 (1).jpeg


作为亚洲摄影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王庆松从上世纪90年代,开启了摄影的另一种讲述方式:后现代的语法,大场景的摆拍,震撼的视觉,通俗易懂的大众美学和平民视角,其间混合了绘画、舞台、电影等多种语言。

他的镜头记录了19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种种变革。其作品集像是一本浓缩的历史,鲜活的画面,记载着现实和欲望的改变,希望和田野之间,永不谢幕的舞台剧。

展览名称“在希望的田野上”取自80年代的流行歌曲,它描绘了那个年代的日新月异,未来的美好蓝图。这首歌激励了艺术家王庆松的青年时代。在经历了40年的巨变之后,展览再次回视这一主题。“在希望的田野上”是历史,是未来,也是一个全新截点的期许。

4.JPG

展览现场

9.JPG

展览现场

6.JPG

展览现场

《老栗夜宴图》

戏仿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的《老栗夜宴图》是一幅具有后现代色彩的迷人长卷。同是夜宴载歌行乐,镜头中各色人物煞有介事地摆拍,装扮俗艳的当代女子取代了原画中姿态妍丽的古典仕女,案几上的雪碧可乐佯作珍馐美酒,画面视觉流动饱满,却是对古典美学跨越千年的遥远呼应和颠覆。

老栗夜宴图,C-print,30 × 240cm,2000.jpeg

老栗夜宴图,C-print,30 × 240cm,2000

策展人崔灿灿介绍,2000年,王庆松开启了另一种讲述方式。《老栗夜宴图》随着长卷的开合,故事的中心不断移动,一种流动的、碎片化的叙事结构开始出现。它取自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典故,将原本不同时空发生的情节,汇集在一起,不分主次,彼此围绕。随之而来的全新的观看和理解世界的方式,改变了中国摄影史的故事,也改变了西方近百年传统摄影的视角。

《跟我学》《跟他学》

一排大的标语,几个明显擦拭过的痕迹,或是几句语法错误的英文,看似熟悉的符号……它们在说什么?画面中间的人是谁?教杆指向哪里?黑板上还有什么?这些文字和图像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个作品,最终要表达什么?

跟我学,C-print,120 × 300 cm,2003.jpeg

跟我学,C-print,120 × 300 cm,2003

作品《跟我学》提供了一个既简单又无比复杂的视觉场景。崔灿灿指出,首先,震撼的视觉吸引着我们的眼睛,提供了恢弘、壮观的盛景;其次,我们被密密麻麻的形状、色彩、明暗所吸引,开始调动经验,辨认信息。只是,信息不能“一而尽”,意义也难以片刻得知的。大量的内容,让观看成了探索和发现之旅。

“观看”在这里,变成了一场饶有趣味的解谜游戏。然而事实上,在王庆松的故事里既没有谜底,也没有说教。

跟他学,C-print,130 × 300cm,2010.jpeg

跟他学,C-print,130 × 300cm,2010

跟你学,C-print,180 × 300 cm,2013.jpeg

跟你学,C-print,180 × 300 cm,2013

“之后的《跟他学》、《跟你学》,三部曲的形式又将故事推向更广阔的历史背景,更大的现实中。从一件作品,走向一个系列,又从一个系列走向更丰富的信息。它们彼此呼应,论证和提问,长达十几年的跨度,更像是一部漫长的章回体小说,或是史诗般的电影。”崔灿灿表示。

《在希望的田野上》

1981年,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传遍中国大地。它和《年轻的朋友来相会》、《青春、青春》一起,描绘了那个年代的日新月异,未来的美好蓝图。 此时,远在小城荆州的王庆松,经历着另一种人生。父亲因公去世,日渐消沉的他,想不到和未来的任何关系。《在希望的田野上》和彼时的氛围,对结束那段灰暗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欢快的活力,极富感染力的歌词,讲述了一个简单而又有吸引力的故事,召唤着八十年代的新一辈,也鼓舞着王庆松,加入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

在希望的田野上,C-print,180 × 300cm,2020.jpeg

在希望的田野上,C-print,180 × 300cm,2020

在展厅现场,这件作品变成了开放和互动式的。无数观众在空白的画架上用素描的方式留下了照片中的肖像,参与了对“希望的田野”的想象与建构。

1.jpeg

展厅现场

90年代初,王庆松考入大学;1993年来到北京,开始了“盲流”艺术家的生活。1997年,王庆松拍摄了最初的摄影作品,那些名字颇为有趣,“拿起战笔、战斗到底”和“新老兵”,还有“我们的生活比蜜甜”。直白、通俗的风格,流行歌曲寓意的生活故事,也第一次在作品中有了回应。

他的作品集是一本浓缩的历史

这之后,王庆松的镜头下,记录了中国社会的种种变革,他的作品集像是一本浓缩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他既是编剧/作家,又是导演、摄影师,更像是一个好莱坞工厂式的艺术家,操控着一个庞大的团队和无数细节,不同的工种和流程汇集在一起。“有时这个团队多达几百人,有时又需要几千平米的场地,有时为了一张照片需要准备数年。”

而最终的结果是,图片提供了不可否认的证据;文字提供了明确的信息和可能的方向;舞台提供了地点、背景和人物关系;电影语言将这些镜头串联,并在同一画卷和时空中排演。 这使得王庆松的作品显得通俗易懂,也更容易独立存在,无需作品之外的更多解释。

快乐健身,C-print,180 × 250cm,2013.jpeg

快乐健身,C-print,180 × 250cm,2013

学前班,C-print,75 × 100 cm,2002.jpeg

学前班,C-print,75 × 100 cm,2002

新女性,C-print,120 × 220cm,2000.jpeg

新女性,C-print,120 × 220cm,2000

正如策展人崔灿灿所言:“《在希望的田野上》作为展览主题,是历史,是未来,也是一个全新截点的期许……它是从1980年代开始的故事,在经历了40年的巨变之后,又一次回视。假如我们不曾经历这几十年,假如时空的距离,让历史的细节早已模糊,那些曾经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泪水,漂泊的人群,迷人的夜色,短暂的幸福,那一幕幕戏剧,早已不知所踪。但至少,王庆松的摄影为我们留下了一组组长镜头,历史就是一卷相纸的长度。 1981年,那个在荆州丧失了生活方向的年轻人,在希望的田野上找到了答案。”

展览持续至8月26日。

编辑:黄茜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黄茜9431W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