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口红一哥”李佳琦落“沪”、人社部增设“直播销售员”新职业,以及早前薇娅成为云南省青联增补常委,一次次从政策层面向电商直播释放利好。
据南都记者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已有14个地方政府发布文件,表示要鼓励电商直播发展,打造产业集群。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14份地方政策文件在吸引、培养电商主播人才方面各出“大招”,递出橄榄枝。比如,广州、四川等6地均提出要在2022年之前培训10000名带货达人;石家庄、广州市花都区、杭州市余杭区三地提出,要对主播进行人才认定,与当地的人才引进政策进行挂钩,可享受相应住房、子女入学等优惠。义乌还于5月颁发全国首批电商直播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目前已有两千余人拿证。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传媒学院院长刘双舟认为,由于网络直播行业发展太快,人才队伍良莠不齐,导致网络直播中的问题层出不穷。因此,系统地开展专业合格的网络直播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非常现实的紧迫性。中经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端指出,营商环境比较好的地方更适合大规模培养直播电商人才,因为周边支撑度更好,主播商业价值变现度也更高。
李佳琦落“沪”,电商主播成功“转正”
根据上海市崇明区人社局6月23日发布的崇明区2020年第一批特殊人才引进落户公示名单,李佳琦在列,申报单位为其担任大股东的上海琦圣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政府官网截图。
南都记者查询到,2010年公开的《上海市引进人才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中提到,“其他紧缺急需、确有特殊才能的人才”,可以申办上海市常住户口;而2011年上海市人社局公布的《关于上海市引进人才申办本市常住户口有关问题的通知》,对特殊人才如何评定进一步规定:由用人单位推荐,行业主管部门或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织同行专家或相关部门对引进人才的业绩、贡献等进行评价后出具评估推荐意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根据行业主管部门或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出的评估意见,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办公室会议集体商议评定。
早前,另一名电商主播“薇娅”(本名黄薇)也获得“官方认证”。同在6月,薇娅成为云南省青联增补常委。共青团云南省委统战部部长林枫曾告诉南都,增补薇娅是因为她多次参与助力云南脱贫攻坚的直播带货,“非常积极,也很配合。”薇娅还曾因在“公益助农·消费扶贫”活动中销售额亮眼,被共青团云南省委授予“云南共青团宣传工作推广大使”。
对于新业态催生出的新职业,国家层面也给予了认可。7月6日,人社部官网透露消息,人社部联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向社会公布9个新职业,其中在“互联网营销师”职业下增设“直播销售员”工种。这意味着,例如薇娅、李佳琦等电商主播们“转正”,有了正式的职业称谓。
14地发文打造“直播电商之都”,6地均提要“培训10000名主播”
电商直播热潮之下,多地“放大招”释放政策利好,向网红主播们递出橄榄枝。
据南都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至少已有14个地方政府发布了相关政策文件,表示要鼓励电商直播发展,打造产业集群。
7月20日,一家商户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集贸中心市场商铺内进行带货直播。 新华社发(许建园 摄)
3月23日,广州率先发布《广州市直播电商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表示要将广州打造成“全国著名的直播电商之都”,到2020年要培育100家有影响力的MCN机构、孵化1000个网红品牌、培训10000名带货达人。
4月7日,四川公布全国首个省级直播行业发展计划,表示要把四川打造成“全国知名区域直播电商网络流量中心”,到2020年培育10个特色产业直播电商网络流量基地、100个骨干企业、1000个网红品牌、10000名网红带货达人。
此后,重庆、青岛、菏泽、济南、义乌、石家庄也都相继发文,“入局”直播。比如,重庆提出要打造直播应用之都、创新之城,青岛则定下目标要成为中国北方直播电商领先城市。
6月6日,广州启动“首届直播节”活动,这是主播在广州市白云区台商分会场直播带货。 新华社记者 卢烨 摄
除了市级层面,泉州开发区、广州花都区、杭州余杭区也提出了更贴合本区实际的电商直播支持政策,拿出真金白银吸引相关机构入驻。上海、北京、深圳三地,则将电商直播作为新经济的一部分,发布文件表示要支持新经济发展。
培养具有号召力的主播,是电商直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述14份地方政策文件中,有6份均提到要“培训10000名主播带货达人”。
为实现这一目标,广州、青岛、菏泽均在方案中明确,要从公益培训、新人主播、网红达人三个层次发力,构建直播电商人才支撑体系。四川方案则特别强调,要重点引培本土优势网红达人,促进川籍知名网红回乡创业。
济南、义乌、石家庄的方案中,提出鼓励市内大中专院校开设电商直播相关课程和专业,培养专业人才。而在泉州开发区、广州市花都区、杭州市余杭区三个区级的政策文件中,制定了对有影响力的主播进行奖励的办法。比如,泉州开发区规定,对年带货1000万元以上的网红达人,且在开发区个人工薪收入所得税5万元以上的,按其依法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对区级财政贡献的50%给予奖励,奖励期限2年。
与人才引进政策挂钩,可享购房租房补贴
除了从零开始培养,直接引进已经具备一定实力基础的主播,也是一条通往电商直播之都的路。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石家庄、广州市花都区、杭州市余杭区三地提出,要对主播进行人才认定,与当地的人才引进政策进行挂钩。
石家庄于6月30日发布的《新媒体电商直播示范城市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中提出,要实施网红拔尖人才认证制度,对于粉丝量、带货量、短视频转发量等达到一定规模的网红,符合条件的,可申请享受石家庄市人才绿卡政策。
据了解,2017年底,石家庄开始实施人才绿卡政策,明确引进人才在石家庄工作或创业的,可在户籍办理、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发达国家院士等高层次人才可以申领人才绿卡A卡;列入河北省“名校英才入冀计划”的优秀毕业生、博士学位研究生、“双一流”建设高校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等七类人才可以申领人才绿卡B卡。根据现有政策,直播网红也被纳入该评价体系,符合条件的可以申领相应的人才绿卡。
广州市花都区则规定,为花都“四上”企业年带货量超1000万、2000万、5000万元以上的优秀网红主播(拥有知名平台粉丝量50万以上),最高分别给予10万、30万、50万元花都区购房奖励,优先享受人才公寓、入户指标、子女入学等人才政策。每年评选10名“花都网红”,给予按市场价70%租购人才安居用房的奖励。
杭州市余杭区明确,在开展直播人才认定方面,对直播电商企业独家签约的主播,根据企业贡献、主播年带货销售额,分档推荐认定F类、E类和D类人才。对具有行业引领力、影响力的直播电商人才可通过联席认定按最高B类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享受相关政。根据2018年发布的《关于余杭区加强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引进培养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试行)》,国家级领军人才可享受100万元的购房补贴,或2500元/月的租房补贴。
首批电商直播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已颁发,两千余人拿证
越来越多的电商主播涌入,行业发展如何规范?石家庄方案这样设计:定期举办从业人员资格培训,通过资格证书考核颁发,规范直播电商人才体系建设。
实际上,早在今年5月8日,义乌的人社部门就在全国率先颁发了首批电商直播专项职业能力证书。据义乌市人社局数据显示,目前义乌已有10家大规模直播机构、2000多名“明星主播”,电商从业人员超50万人。而从今年5月8日颁发首批直播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到6月30日,不到两个月已有两千余人通过考试拿到证书。
5月8日,参加电商直播专项职业技能培训的学员在接受短视频拍摄与制作现场考核。 当日,19名学员通过考核并获得“电商直播专项职业能力证书”。 新华社发(吕斌 摄)
据浙江日报报道,该项证书考试采取一对一方式,每名考生要在10到15分钟完成考官给出的试题,试题分为理论和实操,需要闯“三关”。“科目一”考察平台规则、职业规范等理论知识,“科目二”考察直播引流短视频剪辑制作,“科目三”考察现场即兴对产品样品进行卖点提炼,达到带货销售目的。
据悉,根据义乌市人社局的要求,在培训考核中,直播规范要求是一大重点。依据就是6月17日浙江省网商协会发布的《直播电子商务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其中对平台、主播、商家、MCN机构(作为合作服务方入驻平台,培育并推荐主播的第三方机构)的服务作出规定。
义乌市人社局局长赵健明在采访中表示,从开设培训班、考试到颁发证书,并不是要把参训、考证者都造就成网红,而是希望通过普惠教育,将他们造就成合格的复合型电商直播人才,“不仅能直播,还能适应互联网经济、电子商务的生长变化。”
专家:李佳琦神话不可复制,成立独立学科有待商榷
各地积极拥抱新兴业态,那么直播人才到底应该如何定位?
中经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端告诉南都,直播业态可以吸纳大量新兴就业,直播技巧的掌握应该成为新生代年轻人数字素养和媒介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相关培训的社会价值和市场潜力都很大。
“任何一种职业的人才都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基本素养和统一的行为规范。”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传媒学院院长刘双舟同样认为,网络直播人才已经成了稀缺人才,不过目前由于网络直播行业发展太快,专业知识、基本素养和统一的行为规范缺失,从业人员没有专业门槛,人才队伍良莠不齐,导致网络直播中的问题层出不穷。“系统地开展专业合格的网络直播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非常现实的紧迫性。”
刘双舟说,网络直播人才如何定位,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结论。各地看重的主要是主播在拉动经济、促进消费、乡村振兴等方面的作用,这其实只是对直播电商领域主播的定位,即网络直播带货方面的人才,但是网络直播人才的需求范围远远大于直播带货的范畴。因此,对网络直播人才的定位不能仅限于电商层面。
陈端还指出,并非所有的地方都适合培养直播人才。营商环境比较好的地方更适合大规模培养直播电商人才,因为周边支撑度更好,主播商业价值变现度也更高。
另一方面,刘双舟直言,为数不多的头部主播其实都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而是依靠自己的悟性自学成才,他们的成才之路无法规模化复制,依靠自学成才这样的人才成长模式和速度,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李佳琦、薇娅、辛巴等素人出身头部主播的带货神话是不可复制的历史性产物,即便他们背后也都有庞大的选品招商团队和强势供应链支撑。”陈端指出,最近一些凭借IP和流量入局的主播群体GMV(成交总额)颓势渐显,至于其他一些流量主播化身“流星”也是大概率事件。商业创新的很多东西都需要时间和实践来检验,未来的商业是生态本位的,不必因为一时风起就过分夸大特定群体的作用。
刘双舟认为,从直播人才应当掌握的知识体系角度来看,网络直播具有非常强的跨专业和跨学科特色,很难用现有的某个专业或某个学科体系的知识来覆盖。陈端也指出,直播是否需要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还有待商榷。
“目前相关市场化培训良莠不齐,而当前高校正规师资队伍尚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的主播人才培养需求,把社会化培训力量与高校理论研究师资力量有机结合,集纳多方资源打造开放式课堂或许是更为现实的选择。”陈端说。
南都记者马嘉璐 发自北京
编辑:程姝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