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历史上阅兵村:初建帐篷温度超40度,受阅官兵最喜欢下雨天

南方都市报APP • 军情集结号
原创2020-08-07 13:15

"八一”建军节之际,十集文献纪录片《大阅兵》在央视播出。8月6日,第九集《严格训练》纪录片披露了1984年新中国成立35周年之际,在天安门组织国庆庆典和阅兵的诸多细节。

南都记者注意到,参加此次阅兵的徒步方队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徒步阅兵方队,共有353人以超大队形走过天安门。值得注意的是,后来人们通常所说的“阅兵村”,正是在此次阅兵中修建的。

2.png

建立“阅兵村”,各阅兵方队后期统一组训

根据纪录片介绍,在总指挥部正式向各兵种下达阅兵方队组建任务后,考虑到以往各自分散驻训的方法,无法适应新的训练要求,特地在北京的沙河、通县、南苑3个机场分别修建临时训练场地,这就是后来人们通常所说的“阅兵村”。

1.png

“当时‘阅兵村’的场地设置做了大量工作,阅兵的帐篷有2100多顶,还修了50多公里进出道路,铺设了90万平方米的训练场地。”军史专家欧阳维介绍。

在各兵种选拔组建的受阅方队完成基础训练后,他们开始进驻“阅兵村”。

世界最大徒步受阅方队如何打造横竖斜三条直线

据介绍,此次阅兵作为改革开放后的首次国庆阅兵,在阅兵方案中,徒步方队将以25乘14,加双领队,共352人的超大队形走过天安门。那么,如何保证这堪称世界第一大的徒步受阅方队整齐划一,是“阅兵村”训练要达到的唯一标准。

“横、纵、斜都得走到一个线上,这样才能整齐划一。”1984年国庆阅兵武装警察方队领队刘巨田说。

由于排面过长,一开始要做到整齐划一非常困难。于是,教练们采取分段训练的方式,先从小排面练起,再合并训练大排面。为了精准到分毫,教练员还会采用拉线、尺量等量化方法,统一训练标准。

1.jpg

在大方队的训练方法上,“阅兵村”的教练员还有着独特的构想和设计,那就是钉子兵和框子兵。

所谓钉子兵,就是在方队中间起参照标齐、控制节奏作用的关键点位,他们就是方队骨骼;而框子兵,则是徒步方队的外骨架,起到稳定方队整体结构、外形的重要作用。

2.jpg

尽管框子兵和钉子兵构成了方队的“骨骼”,但是其他队员也都要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保证方队走起来产生如一整块钢板平移的视觉效果。

“阅兵村”温度高达四五十度,野生动物活动频繁

“帐篷内的温度是40多度,帐篷外的温度可能达到50多一点,训练跑道温度可能达到55或56度。”1984年国庆阅兵受阅女兵方队成员康辉介绍。

4.png

因为条件有限,阅兵总指挥部为了给受阅官兵降温,想出了一个土办法,便是用冰块降温。 

“我们每天去抬冰,这些冰本来是为了降低帐篷里的温度,大家把冰剁碎了放在盆里,把脚放在冰上。”1984年国庆阅兵受阅女兵方队成员谢秋娜说。

此外,由于“阅兵村”建在沙河机场的空地上,四周多为农田、荒野,因此在队员们的帐篷里,各种昆虫、野生动物活动频繁。

“有时候蛇会钻到房间里头去,有时候会爬到被子里面去,特别恐怖。”1984年国庆阅兵受阅女兵方队成员石介绍。

然而,在“阅兵村”中,最受阅兵队员欢迎的是下雨天。“越是下雨的时候,那种走正步的感觉越好。尤其是踩在雨水上面,‘咔咔咔’带着音乐那种感觉特别好。” 1984年国庆阅兵受阅女兵方队成员张说,“越是下了雨我们还越走,因为觉得凉快啊。”

实习生王佳欣 南都记者潘珊菊 发自北京

编辑:潘珊菊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庆八一,致敬最可爱的人!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潘珊菊6.55亿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