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轻人会觉得高血压是老年人的专属,自己这么年轻是不可能患上高血压的。
然而年仅24岁的小刘最近却因为高血压送进了急诊室。
24岁的小刘,是个体重超200斤的大学毕业生。目前正在住院,接受高血压相关检查和治疗。
国庆期间,他突然感到胸痛,起初他并没有在意,疼了一天后才赶忙来到医院急诊室就诊。
医生发现,小刘的血压严重“超标”,被诊断为重度高血压。医生立即为小刘进行了降压治疗,随后他的症状得到缓解。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 版》的定义,人体正常血压值为收缩压低于 120 mmHg、舒张压低于 80 mmHg(< 120 / 80 mmHg),当血压值 ≥ 140 / 90 mmHg 则为高血压。
小刘十分后悔没有早些就医,早在一年前,小刘就曾在体检中发现自己血压有点高,但他却没有重视。
“当时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得高血压,只是觉得情绪激动血压高很正常。”
同样的事也发生在29岁的张先生身上,然而这次他却并没有小刘那么幸运。
29岁的张先生年纪轻轻却成为了一家上市公司的主管,但因为地位的提升,生活工作压力也随着增加。
在一次体检中张先生发现自己血压偏高,然而他并不放在心上,觉得这个是老年人的专属,自己年轻用不着吃药。
张先生打算跑步锻炼来代替吃药以降低自己的血压,两周后的一天,他在晨会上突然不省人事趴倒在会议桌上。
尽管同事们把他送至离公司最近的医院,但张先生最终还是因为抢救无效而遗憾离世。
张先生生因为不重视高血压,饮食紊乱、作息颠倒,再加上跑步促使血压急剧升高,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2020年10月8日是第23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为“18岁以上知晓血压”。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指出,中国高血压患者达2.45亿,但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的知晓率和控制率仅分别为51.6%和16.8%。
知晓率——是指高血压患者知道自己已患有高血压的比率。
控制率——是指高血压患者能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血压的比率。
那么到底什么是高血压?遇到高血压又该怎么做呢?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是心脏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约70%的脑卒中死亡和约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但年轻人由于身体代偿能力较好,症状表现不明显,往往忽视体检和血压测量。
如果血压长期控制的不好,积累产生各种并发症的风险更大,危害更甚于中高年龄的高血压患者。
因此身为年轻人我们一定要明白“血压测量的那些事儿”。
一旦经医生诊断为高血压,需要长期监测和规范治疗。一定要坚持规律服用降压药物,科学降压,并发症风险就会下降。千万不要盲目相信非法广告或伪科学宣传。
专家指出,预防高血压重要的一点就是减盐饮食,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人每日盐摄入量在5克以下。
而广东省家庭人均每日食用盐摄入量均值为7.8克!
我们在烹饪中要少放盐,最好用限盐勺定量,确保每日盐摄入量不超标,同时要减少食用腌制、酱菜等食品。
高血压其实并不可怕,只要加强自我健康管理,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预防和控制它!
来源: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
编辑:曾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