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建闸争议最新官方回应:新方案更突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

南方都市报APP • 察时局
原创2021-01-12 19:35

近日沉寂多年的鄱阳湖建闸方案重回公众视野。这个已争论近20年的水利工程,曾在2016年引起广泛争议,被质疑破坏生态水文过程和生态系统完整性,威胁珍稀物种白鹤、江豚生存等。随后讨论一度停歇,直至近日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发布的一纸公示文件,又令鄱阳湖获得社会关注。

1月12日,该工程主管部门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下称“鄱建办”)独家回应南都采访时表示,2016年以来,他们针对公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多项专题论证,最新方案更加注重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突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修改之处包括:将最低水位由10米调整为9.5米再调整为9米;将原1线2条鱼道修改为左中右3线4条鱼道,并设计生态泄水闸,以满足鱼类洄游条件等。

鄱建办称,鄱阳湖“年年枯水,枯水年年”,该工程将“从根本上综合解决鄱阳湖枯水问题”。

pic_743633

2020年12月5日,游人行走在鄱阳湖底石桥上(无人机照片)。 近日,进入枯水期的鄱阳湖水位下降,位于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多宝乡的湖底古代石桥露出水面。 新华社发

鄱阳湖“年年枯水,枯水年年”

鄱阳湖建闸,因枯水而起。鄱阳湖是典型的季节性湖泊,“汛期是湖、枯期是河”。公开资料显示,近年来鄱阳湖枯水期提前,湖区提前干涸,湖面缩减,对生态环境及周边居民生活生产造成影响。

1月5日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公布《关于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初审)与选址的批前公示》(下称《公示》),称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是统筹解决鄱阳湖枯水期水安全问题的综合方案,已纳入国家2020-2022年拟开工建设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

鄱建办回应南都采访时称,通过延长2012年以来的实测水文系列,发现鄱阳湖的枯水趋势和江湖关系变化情况是“年年枯水,枯水年年”。2019年鄱阳湖的干旱程度“超乎想象”。临湖的都昌县自当年11月起,18万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需采取三级提水24小时运转供水来保障。沿湖242万亩农作物灌溉水源不足,绝大部分农业灌溉蓄水工程无水可供。世界珍稀候鸟白鹤,曾自由翱翔在湖区两个候鸟保护区,但由于枯水,觅食范围一退再退,只能来到湖畔的人工藕田和稻田……即使2020年鄱阳湖洪水超历史记录,但枯水期仍然干旱严重。

鄱建办称,为保护和修复鄱阳湖生态,他们对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都进行过深入研究,在比选各方案后,提出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

pic_767789

候鸟在位于江西鄱阳湖畔的五星农场境内振翅起飞。 新华社发

增加2条鱼道以满足鱼类洄游

2016年,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信息公示后,建设方案曾引来不少反对意见。民主党派九三学社官网、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环保组织“让候鸟飞”等机构纷纷发文质疑。

反对者的意见主要包括,水利枢纽工程将破坏鄱阳湖的自然节律,造成江湖阻隔,破坏生态水文过程和生态系统完整性,威胁珍稀物种白鹤、江豚等鸟类和洄游鱼类生存,加剧长江下游水位降低,影响下游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供水安全等。

还有反对声音认为,该工程涉及到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问题,不应仅由水利部门和江西省单独主导,需要由国家层面统筹。

鄱建办告诉南都,2016年以来,他们针对公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多项专题论证,已完成《鄱阳湖水资源承载力研究》、《鄱阳湖枯期水位变化研究》、《鄱阳湖水生态综合模型》重大科研项目;开展了工程大孔闸专题、调度方式和运行水位专题、枢纽功能定位、鱼道布置优化,灌溉供水专题等多项研究。

鄱建办称,在征求专家、学者意见方面,2016年,中科院学部设立咨询项目,组织40余位院士专家深入鄱阳湖、洞庭湖调查研究,2017年10月,形成并向国务院报送《协调江湖关系,促进长江中游绿色生态廊道建设》调研报告,认为枢纽合理调节枯水期湖泊水位,是修复和保护湖泊生态环境、解决鄱阳湖季节性缺水的一个可行的综合方案。

据鄱建办介绍,最新方案调整了建设理念和功能定位,遵循客观规律,顺应自然规律,更加注重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突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其它调整之处包括,为满足江豚过闸,将原设置2孔60米宽大孔闸修改为4孔60米宽大孔闸,并优化布置方案;为满足鱼类洄游,根据开展的鱼道模型试验,将原1线2条鱼道修改为左中右3线4条鱼道;为满足右岸过鱼设施水流条件,设计生态泄水闸,利用表层水泄流满足下行鱼的需要。

在水位线方面,按照自然水文节律即多年平均线优化调度方案,最高控制水位由15米调整为14.5米再调整为14.2米;最低水位由10米调整为9.5米再调整为9米,实际运行时按多年平均线适应性调度。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将采取调枯不控洪的方式运行。汛期(3月底~8月底),闸门全开,枢纽“相当于一座桥”,鄱阳湖与长江实现自然连通,与建闸前无异;枯水期,枢纽发挥调控作用,减缓鄱阳湖湖区水位快速下降,并不少于天然流量下泄,可为长江中下游补水。

鄱建办称,通过“小建设”实现“大保护”,将“从根本上综合解决鄱阳湖枯水问题”。

 

工程正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

围绕着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方案的论辩已经持续多年。

公开资料显示,1995年,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提出在鄱阳湖兴建一座防洪、发电、航运、灌溉、供水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

2002年全国两会上,江西省40位全国人大代表提交了《关于要求开展鄱阳湖控制工程项目建议书加快立项进程的建议》的“一号议案”,提出要在鄱阳湖“建坝”,使最低水位保持在18米,洪水季节防长江来的洪水倒灌,同时附带发电、航运和水产养殖功能。但国家有关部门主张“湖控工程”缓行。

2009年,江西省向国务院提交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中,将“建坝”调整为“建闸”。当年年底,规划得到国务院批复,但是翻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被要求单独论证。

随后几年,建设工程又逐步取消了发电功能;上交了闸调度权,便于水利部和长江委进行全流域调控。当初涵盖多种功能的综合水利枢纽的诉求渐被淡化,转为建闸不建坝、调枯不控洪、拦水不发电、建管不调度的开放式全闸工程。

方案历经几番修改后,江西省将该工程推进至水利部和发改委的前期审批程序。2016年2月,国家发改委提出,请江西省转入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同年11月,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环评公众参与第一次信息公示,将围绕该工程的争议推向高潮。

随后几年,该工程又陷入沉寂,相关讨论也暂时停歇,直至今年1月5日的《公示》发布后,该工程又重回公众视野。

这份《公示》标志着工程进展到哪一步?鄱建办对南都表示,按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水利工程建设程序一般分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准备(包括招标设计)、建设实施、生产准备、竣工验收、后评价等阶段。

自2016年以来,鄱建办开始编制上报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专题报告,并根据专家意见不断修改完善。目前,枢纽前期工作仍处在可行性研究阶段。

鄱建办称,本次公示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属于可研报告审查需同步完成的相关专题之一。工程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初审)与选址涉及项目的选址、永久占地规模、用地的面积合理性、地类性质,是否涉及自然保护区等敏感区、压覆矿产等情况。

曾参与该工程论证的江西省原副省长、南昌大学教授胡振鹏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透露,这次公示之后下一步,将在1月中旬进行可行性研究的环境影响评价的专家评审,如果顺利通过,将面向公众进行环评公示。如果公示没有大的问题,在改正细节问题后,便可以报给国家发改委立项。

南都记者林方舟 发自北京

编辑:梁建忠

4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