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6个配送中心,广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1-01-15 19:37

南都讯 记者赵安然 实习生罗紫阳 通讯员穗发宣 日前南都记者从广州市发改委获悉,2020年,广州市按照“一个标准供应、一个平台流通、一个体系监管”的运行模式,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扎实有序推进,初步搭建全产业链条的生产体系、质量安全监管和流通服务体系,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生产体系:

962个基地规模化生产、品牌化发展

广州市授权符合条件、检测合格的生产基地与加工企业使用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标识并赋码追踪,打造“安全优质”的品牌形象,提升产品质量美誉。在广州市内落实商品有机肥购置补贴、“绿色食品”认证奖励等各项支持政策,推动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发展。目前,已在全国认定的962个生产基地、93家加工企业,基本实现规模化生产、品牌化发展。

与此同时,广州着力构建跨地区、跨部门协作机制,协同广州海关,与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澳门特区市政署和内地24个省(自治区)的132个地级市(州)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以城际合作联席会议形式积极探索、先行先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行为”建设模式加强城际合作,合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平台建设,打造公益性、权威性、公正性、开放性服务平台。

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选取最严格指标,编制六大类监控指标体系

广州市选取供港澳质量标准和国家标准中的最严格指标,编制蔬菜、水果、畜禽和蜂产品、水产品、乳及乳制品、食用油及油料产品共六大类监控指标体系,总限量指标值达21210项次。高标准编制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和标识使用等3项团体标准,持续引领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高质量发展。

在质量安全溯源监控方面,广州建成从选种-生产-加工-销售全链条溯源体系和属地海关、农业主管部门双重监管以及随机抽查机制,实现溯源与监管同步和产品逢出必检、逢进必检的制度机制。目前共溯源登记超过2600个农产品,优质安全可溯源产品累计流通量超43万吨。相关做法得到农业农村部和全国政协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建设专题调研组高度评价。

农产品监管流通服务体系:

在全国布局建设16个配送中心和分中心

为构建更畅通、更便利的农产品监管流通服务体系,广州在全国布局建设梅州、清远、云浮、齐齐哈尔、赣州、潍坊、聊城、永州、怀化、韶关、肇庆、毕节、黔南、黔西南、珠海、郴州等16个配送中心和分中心,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通关(增城)便利区,统筹市场主体布局无接触自动售卖智能零售终端、生鲜店和超市销售点等多元销售模式,指导农业企业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展示交易(安圣)中心,在江南果蔬市场和东西部扶贫协作市场等大型消费市场设立工作服务站,构建起高效的监管流通服务体系。

依托信息平台

构建“生产+平台+销售”产业体系

广州完善平台指挥中心功能,依托信息平台互联,构建产销供需大数据链条,打通线上线下渠道,精准契合市场需求,推动形成“生产+平台+销售”大产业体系。同时,加强省内外农业优质资源要素的互联互通,强化产业链供应链的协调调度合作,发挥安全优质农产品在重大疫情等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的保供稳价作用。

编辑:实习生罗紫阳

编辑:赵安然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请查收!这是一份广州“十三五”成绩单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