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国PM2.5和臭氧浓度齐降,下一目标基本消除重污染

南方都市报APP • 时局快报
原创2021-01-15 18:18

1月15日,生态环境部通报2020年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PM2.5和臭氧(O3)年平均浓度分别同比下降8.3%和6.8%,南都记者关注到,这是自2016年以来,首次出现两者的年平均浓度同步下降。根据此前中央提出的“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未来我国将加强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pic_1634

新华社照片,打赢蓝天保卫战。

数据显示,2020年1-12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7.0%,同比上升5.0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3%;O3平均浓度为138 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8%。

南都记者关注到,这是自2016年以来,臭氧年平均浓度首次同比下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数据显示,2019年,O3浓度为1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6.5%;2018年O3浓度为151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3%;2017年,O3浓度为1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8.0%;2016年,O3浓度为1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3.0%;2015年,O3浓度为138微克/立方米,相比2014年的1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

过去几年,PM2.5和臭氧呈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态势,PM2.5浓度持续下降,但臭氧浓度节节攀升,2020年也是时隔5年后PM2.5和臭氧平均浓度首次同步下降。

2020年6月,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司长柏仇勇在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臭氧污染问题近年来逐步显现,2019年,全国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超标天数占总超标天数的41.8%,仅次于占比45%的PM2.5。夏季臭氧污染,已成为我国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拦路虎”,与秋冬季PM2.5污染成为挡在面前的“两座大山”。

柏仇勇称,近年来,全球臭氧背景浓度呈增长趋势。平均每年上升1微克左右,与我国背景站变化趋势较为一致。这主要与全球气候变暖、人为污染排放量,以及区域大范围传输等因素有关。

据介绍,在我国,臭氧污染在空间分布上与PM2.5较为一致。主要原因是,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既是光化学反应生成O3的前体物,也是PM2.5中二次组分的主要前体物。

2020年我国加强臭氧治理力度。去年7月,生态环境部出台《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方案》,派出两轮近400个工作组赴136个城市进行强化督查定点帮扶,指导地方开展臭氧污染防治。去年11月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环境茶座透露,攻坚行动成效显著,夏季监督帮扶涉及的82个城市优良天数同比增加共计567天,平均每个城市增加6.9天。

值得关注的是,PM2.5与臭氧协同治理,将成为“十四五”时期我国大气治理的思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南都记者林方舟 发自北京

编辑:程姝雯

2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