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龙岗留深教师陪伴学生成长,半年写超20万字日记

南方都市报APP • 教育大件事
原创2021-02-11 16:34

19.jpg


800x364_60237df9a49ea.jpg


800x600_60237dfae6fb2.jpg


800x533_60237dfb1537a.jpg


这个寒假春节,深圳各类学校师生员工原则上留深度过。留深过年的老师,不少人在寒假开始后陆续做起了志愿者或者社区义工。深圳市龙岗区外国语学校七(4)班班主任石峰,就刚结束了为期两周的社区义工工作。两周时间里,他根据课程安排为龙岗区爱联社区的孩子们辅导作业,陪伴孩子们成长。

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石峰老师也相信“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在已经结束的这个学期,他在确定会带新班级后,就开始每天用文字记录学生成长、以情怀传递美好。从2020年8月25日做开学准备到2021年的1月22日放假,在151天里他完成了超20万字的学生成长日记,并拍摄了百余张照片。他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一部“鸿篇巨制”,为学生准备一份意义非凡的毕业礼物。


每天写日记记录学生成长点滴

石峰老师是一名党员,在学校党支部发出社区义工招募倡议后,留深过年的他很快报名参加。从2月2日到2月10日,他根据爱联社区“寒假课堂课程表”,与其他学校的老师一起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室,为前来自习的学生提供帮助。2月9日上午联系石峰老师采访时,他正好在社区辅导孩子们学习。“这些孩子们自习做作业纪律都非常好,他们都在认真做自己的事情,我们更多的就是陪伴他们。”

石峰是一名历史老师,在讲台上,他对《史记》和《资治通鉴》中的历史故事信手拈来。当岗区外国语学校七(4)班班主任这半年,他也当起了班级的“史官”,利用敏锐的观察力、持之以恒的耐心、体贴入微的爱心写就了一部超20万字班级学生成长史。这些学生成长日记,记录的是班级里50个孩子的成长史。

谈到为什么会每天坚持写学生成长日记?石峰老师坚定的回答:因为珍惜。石峰老师和讲台有很深的感情,他曾在深圳做过4年班主任、3年年级级长,后来他辞去编制考进了市委机关单位成了一名公务员。转了一圈后,他发现学校才是他最喜欢的地方,课堂才是他最喜欢的舞台,学生才是他最珍惜的观众,于是又重新站上了讲台。

“尤其是做了父亲之后再去做班主任,发现班里的每一个学生都是自己的孩子,对他们都有一种发自心底的亲切感。”石峰老师特别珍惜陪伴孩子们成长的每一天,于是将孩子们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用故事留住成长的瞬间。

石峰老师眼里闪光、心中泛爱、笔下沾情,在他的日记中,有对孩子们成长故事的独到观察与细致分析;有孩子们课堂上灵机一动的聪明睿智和考试时奋笔疾书的认真专注;还有家访过程对孩子身上问题的交流探讨、学生之间突发事件的思考与处理等等。而这些都是石峰老师在每天结束繁忙的工作后,回到家中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完成的。“我一般是每天晚上九点后,开始写当天的日记。”石峰老师的日记,一篇一般是一千至三千字。


个性化教育让学生找到自信

教育需要在积累、沉淀中思考、反思,教育更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精细活儿,在基础教育阶段更是如此。石峰老师坚持写学生成长日记的意义不仅在于可以见证孩子们的成长,还可以帮助教师将目光关注到个体,及时发现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因材施教。

林林(化名)是一个有交际障碍的小姑娘,石峰老师的日记中记录了她的“蜕变”过程。2020年开学之初,石峰发现这个同学平时总是一声不吭,不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于是就安排了一些比较开朗、还很乐意帮助别人的女同学多跟她说说话,但是情况似乎一直没有改善。

直到去年9月16日,石峰老师发现她帮着同学们发作业本,那一刻,他赶紧抓拍了一张照片。“看到这一幕,我真的很欣慰”,石峰老师激动地说。后来他就跟所有的科代表说,发作业本一定让林林同学帮忙。最后,每次发作业林林同学都会过来帮忙,不认识的同学她就来看讲桌上的座次表。尽管林林同学还是不讲话,但是不那么紧张了,开始有微笑了。

今年1月7日发作业本时,林林同学拿给石峰老师一个本子说“没名字”,问她有没有布置作业的时候,她说“没布置”。对于一个平时总是一声不吭的同学来说,能和老师交流短短的两句话,6个字,就已经让石峰老师喜出望外。

到1月14号早上考试,林林同学主动询问石峰老师:“化学实验室在哪儿”?这个学期他们之间一共讲了3句话,尽管她没喊一句老师,但是石峰已经很满足了。因为在他看来,林林同学每一次讲话都意义深远,与她进行的每一次对话都是突破,她说出的每一个字都是跨越。

这样的例子在石峰老师的日记中不胜枚举,像林林同学一样,很多同学在石峰老师的关注和帮助下不断成长,完成“蜕变”。

除了默默关注的学生,石峰老师会在日记中记录下来,去学生家里家访、去学校加个班、监考、读书分享、同学间吵架、看学生上体育课……班主任的日常,他都会记下。其中,有一个学生在教室里哭,他也记录了下来。

2020年9月25日早上,石峰老师一进教室就看见有个男同学嚎啕大哭。“我以为别人欺负他呢,后来他给了我一个十分意外的答案‘想小学老师了’”。刚听到这个答案的时候,石峰老师欣慰地笑了。

“你想小学老师怎么不去看老师呢?”学生说:“没时间呀,课间来不及,放学的时候老师也下班了。”听了学生的说,石峰老师很是感动。为了帮助学生完成这个小小的心愿,他专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带学生去学校的小学部找他想念的那位老师聊聊天。

石峰老师解释说,进入初中之后,会有一些同学在学期前半段非常想念小学老师,这种想念的本质其实是学生对初中生活的适应问题。对班主任而言,如何让学生尽快的从心理上、生理上适应初中生活,这是每一个初一年级班主任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持续记录希望成为学生毕业礼物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石峰老师也认为: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他计划用三年持之以恒的陪伴与记录,为孩子们献上一份与众不同的毕业礼物。

很多人都说做班主任是一份“苦”差事的,而石峰老师能在工作之余,每天挤出时间伏案写作。当问到这么辛苦为什么要坚持记录时,石峰老师回答:“做班主任是每一个教师最宝贵的经历。每个老师都知道做班主任会很辛苦,甚至时候让人觉得烦躁。但是,等回想起来又是那么的让人回味,想到的都是幸福、欢愉的过去。带自己的班,陪伴孩子们一起成长是每一个老师最幸福的事情,我也是一样的。”一想到三年后毕业典礼上孩子们收到这份惊喜时的情景,他微笑不语。

“今天开始放假了,回想跟这些同学相处的一个学期,尽管有些累但还是非常幸福。”“在这些日子里,用了224725个字符来记录这帮孩子成长的点滴。”1月22日,石峰老师发了一条朋友圈,给过去的半年做了个小结。“一个个场景,有欢声有笑语;一个个故事,有愉悦也有烦恼。这些都是他们成长的一部分,成长还在继续,‘历史的书写’还在继续,愿他们越来越好!下学期再见!”

三年时间在历史长河中犹如一片小小的浪花,但对孩子们和石峰老师来说这三年意义非凡。当“园丁”是幸福的,用三年时间静候一次花开,陪伴并记录孩子们的成长,感受生命的勃勃生机,为孩子们献上一份值得用一生回味的厚礼。这是石峰老师的浪漫。

采写:南都记者 伍曼娜 通讯员 李果棋

编辑:柴华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就地迎牛年,这些深圳校园里的“驻校天团”超暖心!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