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海丰“草帽书记”张立业:扶贫要立足产业,变输血为造血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汕尾
原创2021-02-26 11:42

微信图片_20210226110628.png

海丰全县9707户实现稳定脱贫

“我的名字叫立业,我觉得扶贫工作就是要立足于产业,变输血为造血,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的张立业这样讲述自己眼里的扶贫工作。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对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表彰,海丰县赤坑镇大化村驻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尾城区供电局总经理张立业,便是其中受到表彰的先进个人之一。

微信图片_20210226110709.jpg

对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张立业。

因地制宜构建农产品产业扶贫体系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自从立业来到我们村,整个村都发生了大变化,我们贫困户的日子越过越好。”在养鸡场上忙活的养殖户孙贤谈及时任大化村驻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的张立业,连连竖起大拇指。

大化村位于汕尾市海丰县赤坑镇,由于位置偏僻、产业单一、基础设施落后,被定为省定贫困村。2016年5月,时任汕尾海丰供电局纪委书记的张立业骑着一辆自行车,戴着一顶草帽,一头扎进大化村,开启了他的扶贫之路。

坐在办公室想点子,不如去田间地头找路子。为尽快融入扶贫工作,张立业常常在田间地头察看庄稼长势,挨家挨户走访贫困户,和他们拉家常、聊近况、算细账。

微信图片_20210226110928.jpg

张立业与贫困户询问了解生活情况。

“我觉得扶贫工作就是要立足于产业,变输血为造血,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张立业认为,对于一个贫困村来讲,单靠贫困户自己去找事情干是比较困难的,最好能引进一些企业,形成一些合作,构建具有可持续性的扶贫产业。为此,张立业开始探索“公司+村集体+农户”产业新模式,引进广东礼扬农业科技公司打造产业扶贫项目,建设腐竹产业基地,带动约20余户贫困户种植黄豆60余亩,并为农户提供近30人就业。

选豆、去皮、泡豆、磨浆、煮浆、结皮、晒干……张立业对每一道制作腐竹的工序都了如指掌。“我们希望打造现代化产业基地,覆盖生产、仓储、运输、销售各个环节。”张立业信心满满地说,他还牵头创办了海丰县勤致种养专业合作社,除带动农户种植黄豆、养殖黑猪外,还大力兴办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并计划通过农特产品配送中心推动其它产业发展,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扶贫工作队伍,建立贫困户脱贫增收的长效机制。

驻村五年来,张立业为大化村筹集项目资金约900万元,开展了近50个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项目。他还充分发挥电力行业优势,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项目,拆除了全村老旧电线杆,解决了村内电力线径小电压不稳定等问题,完成了村里62盏路灯的改造,点亮乡村夜景,确保村民安全出行。截至2020年底,全村有劳动力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6113元提高至15159元,无劳动力贫困户全部纳入政策性保障兜底。

微信图片_20210226110812.jpg

海丰县贫困村有劳动能力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155.9元。

全县9707户实现稳定脱贫

大化村脱贫的之路是汕尾海丰县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作为经济发展较落后的革命老区,海丰县的脱贫工作关系全局、影响深远。来自海丰县的统计数据,至目前,全县9707户29946人按退出标准实现稳定脱贫,贫困村有劳动能力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155.9元,无劳动能力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259.6元,相对贫困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111元,村集体年均收入41.13万元。圆满完成脱贫攻坚总工作目标。

在深圳龙岗区的鼎力帮扶下,海丰县积极应对疫情的挑战,加大扶贫工作力度,按“四不摘”的政策要求,攻坚克难,全面推进稳就业、发展产业、电商扶贫、消费扶贫等措施。 立足本县产业优势,打造县、镇、村三级产业基地,建立冠龙甜叶菊、黄羌金针菜、莲花茶叶、袁隆平水稻等县级扶贫产业基地7个,镇级基地14个、村级基地58个,实施建设村扶贫项目474个,户扶贫项目18382个,培育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无公害农产品121个、绿色农产品5个、有机农产品5个,名牌农产品31个,形成县有龙头企业、村有主导产业扶贫格局,100%有劳动能力户连结了产业基地,实现稳定增收。

海丰县构建扶贫资产带动贫困户长效增收机制,建设梅陇扶贫产业园、海龙投资大厦、红色旅游公寓等长效扶贫项目,带动龙岗帮扶的33个贫困村年均增加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明确驻村干部与贫困农户实行结对帮扶责任,确保每条村、每户贫困户都有责任人挂钩联系。深圳龙岗及省直、市直单位选派105名驻村干部,各镇及107个县直单位派驻678名驻村干部挂钩帮扶贫困户,全力开展脱贫攻坚各项工作。4年多来,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2.25亿元(包含深圳龙岗投入对口帮扶资金6.6亿元)。 

采写:南都记者 唐建丰

图:汕宣

编辑:唐建丰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答卷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唐建丰6821W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