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发生前的1分钟,究竟发生了什么?一直被特斯拉紧紧捂着的原始行车数据终于提交了!
4月22日晚上,特斯拉再发声明,公布了车辆发生事故前一分钟的数据,表示制动系统正常介入工作并降低了车速。此外,在车辆发生事故前的30分钟内,驾驶员正常驾驶车辆,有超过40次踩下制动踏板的记录。特斯拉表示,将毫无保留地配合监管部门开展深入调查,开诚布公接受社会监督。
特斯拉文字说明全文如下:
在驾驶员最后一次踩下制动踏板时,数据显示,车辆时速为118.5千米每小时。在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后的2.7秒内,最大制动主缸压力仅为45.9bar,之后驾驶员加大踩下制动踏板的幅度,制动主缸压力达到了92.7bar,紧接着前撞预警及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启动(最大制动主缸压力达到了140.7bar)并发挥了作用,减轻了碰撞的幅度,ABS作用之后的1.8秒,系统记录了碰撞的发生。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后,车速持续降低,发生碰撞前,车速降低至48.5千米每小时。
综上所述,车辆以较高速度行驶,驾驶员开始踩下制动踏板力度较轻,之后,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启动并发挥了作用,提升了制动力并减轻了碰撞的冲击力,制动系统均正常介入工作并降低了车速。
另外,关于事故发生前30分钟车辆的状况,特斯拉方面是这样叙述的:在车辆发生事故前的30分钟内,驾驶员正常驾驶车辆,有超过40次踩下制动踏板的记录,同时车辆有多次超过100千米每小时和多次刹停的情况发生。
此前,特斯拉表示,今日已经通过快递的形式,将相关数据寄出给当事人张女士。郑州市郑东新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表示,等联系上双方之后,会协调双方寻找一个双方都认可的第三方机构对车辆进行鉴定。
特斯拉:不发数据是担心被当事人用来炒作
一份并不难获取的车辆原始数据,为什么特斯拉迟迟不愿意提供?据悉,特斯拉拒绝提供数据是因为“担心数据被当事人用来炒作宣传,造成不良影响”。记者从当事车主张女士微博了解到,此前特斯拉曾向张女士口头播报事发时的数据,认为车辆制动系统没有异常,是因为“速度过快、制动晚了,没有保持安全距离导致了碰撞”,但张女士对此表示否认。
3月11日,张女士坐车顶维权,质疑特斯拉刹车失灵,引发公众关注。4月19日,张女士在上海车展维权,引爆热搜,张女士持续两个月的维权被摁下加速器。
张女士车顶维权,图源网络
当日,特斯拉在其官方微博就此事做出回应,称“该车主此前曾因超速违章发生碰撞事故,而后以产品质量为由坚持要求退车”,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称特斯拉“没有办法妥协”。
4月20日,新华社发文评价特斯拉事件:“特斯拉高管如此傲慢的回应,几乎让人感受不到解决问题的诚意。客观来说,一家企业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但是作为一家‘明星’企业,应该具备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态度。如果车企不能提供质量过硬的产品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不能保障消费者安全行驶,甚至恶意猜测维权者的动机,可能会砸了自己的招牌。”
同日23:30分,“没有办法妥协”的特斯拉发布了致歉声明,并表示已成立专门处理小组处理此事。21日,郑州市郑东新区市场监管局责令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郑州)有限公司无条件向张女士提供该车发生事故前半小时完整行车数据。
21日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表态督促指导地方依法处理特斯拉车主维权事件,并已责成河南省、上海市等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中消协也就此事做出回应,“企业经营的首要前提是尊重消费者。作为汽车生产者,企业掌握相关数据,应当利用专业知识严格自查,技术优势不应成为解决问题的阻碍。”并希望特斯拉积极配合调查,主动提供数据和资料。
22日下午,中汽协秘书长助理兼技术部部长王耀针对特斯拉事件表示:“建议通过采用多中心化数据治理模式,进一步完善智能网联汽车的数据监管体系。”
终于“妥协”的特斯拉:愿意全力配合提供数据
继央媒发文、官方责令、中消协点名后,“没有办法妥协”的特斯拉终于表示愿意提供数据。21日深夜,特斯拉发布回应: “今天下午,我们已主动与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系并汇报相关情况,为了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我们愿意全力配合,提供事发前半小时的车辆原始数据给第三方鉴定机构或政府指定的技术监管部门或者消费者本人。同时恳请郑州市市监局指定权威的、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鉴定机构,开展检测鉴定工作,早日还原真相。”
图源特斯拉微博
数据提供了,但由谁检测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张女士此前在微博表示,她拒绝特斯拉第三方检测的原因是特斯拉“因为只指定了一家不专业的鉴定机构,别无选择。而且,我们怀疑特斯拉在其中可能施加了影响”。因双方在此分歧较大,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对此,郑东新区市监局新闻宣传科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会由双方协商来确定第三方检测机构,第三方检测机构需要具备汽车检验资质。“郑州可能没有,全国范围内都可以选择。”
张女士的丈夫李先生则对此持谨慎态度,其回应媒体称:“第三方检测鉴定机构,我们不太能接受由任何一方指定,我们肯定是想要自己去找有资质和权威性的机构。”并表示会等张女士行政拘留结束出来后再做商议。
奥一新闻实习记者 林少娟
记者 卢若情
编辑:卢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