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劳动节+青年节”,5月深圳多校开展“劳动教育月”

南方都市报APP • 教育大件事
原创2021-05-04 15:51

5月,是充满朝气的月份,迎来了劳动节与青年节。深圳许多学校也将5月份定为“劳动教育季”。学校推出一系列劳动课程,让深圳师生们,在书桌和教室之外,体会“劳其筋骨、益其心智”的别样感受。

2020年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提到“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不断被官方文件提及,也真真切切地落实到了深圳学校的课程表中。

南都记者了解到,深圳学校的“劳动课程”,并不仅仅停留在日常值日、室外清洁等普通形式上,而是结合深圳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与时俱进地推出了一系列能够体现深圳城市特色的,有科技含量的劳动课程。

时代在变迁,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永不过时

“劳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自人类在这个世界生活以来,便依靠自己双手的劳动,获取生存的资料。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幸福的生活,始终要依靠劳动得来。”深圳市坪山教育集团化推进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兼坪山实验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安国强告诉南都记者。

最好的“劳动教育”来自生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身体力行,有更为直观而深入的感受,因此,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我们现在给每个年级安排了‘年级小助理’。在各年级中选拔出部分孩子进行角色体验,让学生在“年级小助理”这个岗位上,通过对年级各班学生报刊、通知单、教师资料等的整理和发放,以及各部门事务的传达,锻炼自己在助理岗位上整理分类、时间规划、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学习本领的同时,唤醒自主意识,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安国强说。

微信图片_20210504142723.png

“助理”是现代企业管理岗上不可或缺的角色,同时兼具管理性、协调性、合作性,需要肩负各种日常事务,在金融、IT、服务业发达的深圳,能力多元化的“助理”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这一企业职务下沉到基础教育阶段,便是一次提前的预演和练习。“让学生在体验中进一步增强对学校的认知,在劳动中积累自己的集体荣誉意识和自豪感,从而逐步形成责任担当意识。这是持之以恒的劳动教育,也是符合深圳学生心理特点的。”安国强说。

以“大自然”为劳动教育“课堂”,打破教学空间界限

为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021年4-5月,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学校(光明)组织学生前往劳动教育(凤凰山)基地开展综合素养实践教育活动。依托凤凰山丰富的生态自然资源,学生们搭配认知瓜果、农具、中草药、五谷、渔林知识等多样的主题活动,学生在山野之乐之外,体会“劳动”的意义。

微信图片_20210504125801.jpg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学校(光明)副校长钟玉屏介绍,通过开展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劳动教育课程,意在通过劳动体验,寓劳于乐。譬如,学习“定株移栽”,通过课程让同学们学会定株移栽的耕种流程,掌握农业八字宪法:“土(深耕改良土壤)、肥(合理施肥)、水(合理用水)、种(培育和推广良种)、密(合理密植)、保(防治病虫害)、管(田间管理)、工(工具改革)。

又如,通过喷雾器演示使用、体验等环节,让同学们掌握病虫防治的技巧,初步了解病虫防治的检测技巧及科学原理,丰富学生认知,了解病虫防治,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又如通过研磨中药认识中草药的外形和特有的香味等特征,了解中药的功效和药理,传递中医药文化核心内涵;再又如学生通过五谷杂粮画,进一步深化认知五谷杂粮的大小、颜色和形状,此活动让孩子们学会利用谷物来设计、粘贴装饰画,在培养审美素养的同时,了解五谷贴画的文化内涵。

微信图片_20210504130251.png


“这是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自然环境,以大自然为‘课堂’的劳动教育,我们常说,要以自然为课堂,要以世界为课堂,要打破教学空间的藩篱,而通过户外实践,亲近农业,亲近基本生活资料生产的劳动教育,是合乎现实的,也是现代文明的需要。”钟玉屏说。

“劳动教育”需提升社会场景感、生活真实感

近段时间,罗湖区开展了首届小学生劳动技能大赛。全区近400名学生参加了大赛,由家长义工担任裁判。系鞋带、垃圾分类、家具拼装......近400名罗湖学子劳动技能大赛“秀绝活”。总而言之,深圳的学校正在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拓展和培养学生们的劳动能力和劳动意识。

微信图片_20210504125921.jpg

“劳动最光荣”——这句人们曾经熟悉的歌词一度离开了人们的耳畔,但现在尊重劳动的理念和呼吁,又重新有了回归的趋势。

开展劳动教育课,需要因势利导,需要更现代化的课程设计,这个已逐渐成为深圳乃至湾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结合区域、学校的资源和特色开发劳动教育课程或项目,可以提升劳动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增进劳动教育的社会场景感、生活真实感以及地方文化融入感,有助于形成区域、学校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广东省教育厅劳动教育学科教研基地负责人、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课程教材研究室副主任邹立波向南都记者建议道。

深圳大学基础教育与教师发展教育中心主任、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学、全国课程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李臣之表示,新时代我国劳动教育是基于儿童、通过儿童、发展儿童的教育,立德树人是劳动教育的终极追求。“育人性”是劳动教育的基本特征,应该摒弃“有劳动无教育”“有形式无内容”的异化的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导向生活世界,目标指向劳动素养,内容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方法多元切合儿童身心发展阶段规律,评价注重综合与增值,资源联通学校、家庭、企业与社会。为落实国家劳动教育相关政策,地方、学校需要强化顶层设计,系统推进,构建多方协同的运行机制,建立协同育人的互联网络,以确保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 何思敏 王童 谢粤蕾

编辑:罗悦媛

2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周正阳3326W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