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十四五”规划!造8大科技创新轴,推183条旧村改造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地产
原创2021-05-19 15:53

5月19日,广州发布《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简称规划纲要)。宣布“十四五”期间将以“一区三城”为主阵地打造科技创新轴,举全市之力建设海珠区琶洲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天河区天河智慧城、黄埔广州科学城、番禺区广州大学城等8大关键节点的科技创新轴。并提出将于2035年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0519广州“十四五”规划公布八大重点发展板块,2035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14.png

广州计划2035年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十三五”期间,广州在全国率先开展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试点,新增建设用地规模165平方公里,城市更新盘活存量用地67平方公里。

在“十四五”时期,广州进入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全面深化改革突破期、城市能级提升加速期、幸福广州建设提质期。由此,广州提出将于2035年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锚定目标,今后五年的“十四五”(2021年至2025年)规划期间,广州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推动“四个出新出彩”,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建设上新水平,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科技教育文化医疗中心功能大幅增强,省会城市、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宜居环境功能全面强化,城市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作用充分彰显,枢纽之城、实力之城、创新之城、智慧之城、机遇之城、品质之城更加令人向往。

根据规划,“十四五”时期,广州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左右;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约3.5万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到26万元/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

以“一区三城”为主阵地打造科技创新轴

从规划纲要可见,“十四五期间”,广州将优化提升科技创新布局,举全市之力建设:

1、中新广州知识城

2、南沙科学城

3、琶洲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

4、黄埔广州科学城

5、海珠广州国际生物岛

6、天河区天河智慧城

7、番禺区广州大学城

8、白云区白云湖数字科技城

等关键节点的科技创新轴,串联广州三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完善沿线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集聚国际一流的人才资源、科技基础设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科技型企业。

0519广州“十四五”规划公布八大重点发展板块,2035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937.png

将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打造成为新兴支柱产业,着力实施“强芯”“亮屏”“融网”工程,构建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全产业链集群和超高清视频及新型显示“设备制造—内容创作—应用服务”全产业链集群,打造“显示之都”“软件名城”“5G高地”。

0519广州“十四五”规划公布八大重点发展板块,2035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079.png

广州未来有10条出省高铁

按照战略规划,广州将依托重大交通枢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产业园区,优化生产力布局,推动产城融合、产创融合、数产融合,打造动力源和增长极,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发挥国家级开发区优势,集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东部、南部创新经济增长极,带动全市打造创新之城。同时发挥空港、海港、铁路港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枢纽经济,打造支撑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枢纽之城。

0519广州“十四五”规划公布八大重点发展板块,2035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290.png

高标准建成畅通全市、贯通全省、联通全国、融通全球的现代化交通网络,推进数字港与空港、海港、铁路港联动赋能,基本建成全球重要交通枢纽和国际物流中心。

0519广州“十四五”规划公布八大重点发展板块,2035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367.png

在铁路枢纽布局方面,建设“五主四辅”铁路客运枢纽,建成白云站并升级广州站、广州东站,建设广州东至新塘五六线、广州至广州东三四线,构建广州站、广州东站、白云站“三站一体”中心组合枢纽。实施广州至广州南联络线,新建鱼珠站,增强高铁进中心城区能力。扩建广州北站为北部重要枢纽客站,提升南沙站铁路枢纽地位。

未来,广州将有10条出省高铁通道格局,实现1小时直连大湾区、2小时互通省内、3小时互达泛珠三角、5小时联通长三角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0519广州“十四五”规划公布八大重点发展板块,2035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588.png

完善骨架高速路网,实现2小时覆盖大湾区、5小时连接粤东西北、8小时可达周边省区中心城市,市域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300公里。加快广州至连州高速、机场高速改扩建工程等建设;扩充湘赣方向出省通道容量。加快莲花山、狮子洋等珠江口过江通道建设,强化珠江东西两岸道路联系。推进增城至佛山高速、清远清新至佛山南海高速等项目,疏解城区过境交通。

0519广州“十四五”规划公布八大重点发展板块,2035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757.png

杜绝城市“大拆大建”,广州中东南北西各有建设要求

规划纲要显示,广州保护和延续城市文脉,杜绝大拆大建,让城市留下记忆、让居民记住乡愁。坚持保老城和建新城相得益彰,注重营造中西合璧、古今交融、历史文化与时代特色共生的岭南城市特色风貌。维护中山纪念堂、沙面等历史城区传统空间轮廓,保护平缓有序的古城天际线。严控沿山地带建筑高度,保护城市北部连绵山峦背景,构建山城融合的沿山天际线。

强化珠江沿岸的珠江新城等城市重要功能区、风景区天际线管控,塑造起伏有序的滨江天际线,打造世界级精品珠江。提升城市传统中轴线(越秀山—海珠广场)、城市现代中轴线(珠江新城—海珠湖—南海心沙)等景观视廊,强化云山、珠水、花城的整体意象。

以珠江为脉络,立足:北部山林、中部都会、南部滨海自然地理禀赋,优化枢纽型网络城市格局。完善“中心城区—副中心—外围城区—新型城镇—美丽乡村”城乡体系。

微信图片_20210519152537.png

在广州中部突出数字牵引、国际都会功能,着重优化中心城区功能,加快城市发展向内涵提升转变,深化城市更新,提升行政管理、科教文卫、数字经济、高端服务等核心功能,增强高端资源配置能力,建设与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世界一流城市中心。

广州南部突出科创引领、湾区门户功能,着重提升南沙城市副中心,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深化与深圳西部及佛山、珠海、中山联通发展,创建广深“双城”联动先行示范区。高品质规划建设莲花湾片区,打造连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

广州东部突出知识创新、智造高地功能,着重建设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打造国家知识中心和中国智造中心,做强增城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区,促进与深圳优质资源要素畅通流动,积极推动与东莞融合发展。

广州西部突出区域联动、同城示范功能,着重加快广佛全方位深度融合发展,强化交界区结对合作,提升广佛极点辐射力,加快打造广州南站门户枢纽。

广州北部突出城乡融合、生态屏障功能,着重做优做强生态功能、绿色经济,高水平发展临空经济,加快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提升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质量。

5年后广州中心与外围区30分钟轨道直达

规划纲要指出,到2025年,广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力争达900公里,实现市中心与南沙等外围城区30分钟轨道直达、广州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60分钟轨道直达。推动形成广佛一张网、穗莞多通道、相邻城市中心直达的城市轨道网络格局。

将加快建设海珠湾隧道、空港大道、南沙西部快速通道等项目,实现中心城区与重大交通枢纽、外围组团30分钟直达;推进龙溪大道快速化改造、化龙—开发区西区过江通道等项目建设,实现广佛、穗莞中心60分钟互通。

建设城市快捷路二期、同心桥等项目,与新滘路、广园快速、科韵路等构建快捷分流环线,缓解内环路及环城高速交通压力。实施车陂路北延线等主干道路,畅通市政横纵骨架通道。

将以中心城区、重点功能区、重大交通枢纽等为重点,加快建设车陂路—新滘东路隧道工程、如意大桥等过江通道,减少珠江水系对交通循环的阻隔。推进白云四线等交通枢纽周边配套市政道路建设,提升局部网络稳定性。以白云—南海、五眼桥—滘口、开发区—麻涌等为重点,推进玉兰路—港口路过江通道等建设,强化广佛、穗莞联动发展区域交通微循环。

0519广州“十四五”规划公布八大重点发展板块,2035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3119.png

推进183条城中村改造,完成395个老旧小区改造

在城市更新方面,继续完善旧城镇、旧村庄、旧厂房“三旧”改造政策体系,采用“连片改造”和“微改造”相结合模式,促进白云国际机场等重要交通枢纽、重大功能平台、重点商圈及周边区域“三旧”改造,加快罗冲围等地区改造,推进183条城中村改造。

以历史文化街区、老旧小区及传统商贸集聚区为重点,推进恩宁路、城市传统中轴线等人居环境工程,基本完成395个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27个旧街区改造项目,有序推动旧楼加装电梯。

实施306个旧厂房改造项目,推动旧工业厂区向特色园区和创新产业功能混合开发转型。

南都记者邱永芬

编辑:李美钰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