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买菜融资减七成,老板称上市不为圈钱,烧钱模式咋持续?

南方都市报APP • 奥一新闻
原创2021-06-30 21:03

昨日晚间,叮咚买菜正式登陆纽交所,股票代码为“DDL”,发行价为23.5美元/ADS。上市首日开盘涨超19%,但随后涨幅迅速收窄,收盘时仅微涨0.09%,报23.52美元,市值55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前夕,叮咚买菜缩减了IPO规模。叮咚买菜更新的招股书显示,其将在美股IPO中发行370万股ADS,而此前叮咚买菜曾通过招股书表示,拟发售1400万股ADS,这意味着叮咚买菜本次赴美IPO筹资目标较此前缩减了超70%。

若以此计算,叮咚买菜将最多融资9440万美元,较之前计划融资的最高3.57亿美元下降73.6%。

叮咚买菜大幅缩减筹资目标,或受每日优鲜破发影响

对于上市前夕大幅缩减募资规模的疑问,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梁昌霖在上市仪式现场表示,目前叮咚买菜从二级市场拿钱的需求还不是那么迫切。“因为我们现金流还比较健康,上一轮我们融了10.3亿美元。这个市场是很灵活的,低于现有价值的话就少融一点。”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叮咚买菜上市前夕突然“砍”掉逾七成的规模,也许与竞争对手每日优鲜上市首日的股市表现有关。

6月25日,与叮咚买菜前后脚IPO的每日优鲜,抢先一步正式登陆纳斯达克。但上市首日开盘即破发,盘中一度暴跌超36%,截至当日收盘,每日优鲜股价为9.66美元/股,下跌了25.69%。这意味着,每日优鲜上市当日市值就蒸发了近10亿美元。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一般来说,上市公司IPO前,临时调整融资金额的增减原因有三点:一是资本市场大环境的冷暖变化,二是资本市场投资者对这家公司的前期勘察和评价,三是同类竞品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曹磊认为,叮咚买菜大幅降低融资目标的原因,与以上三点有关。

曹磊指出,每日优鲜开盘大跌近20%,毫无疑问对叮咚买菜的IPO是一个利空的消息。因为两者既是此消彼长,也是“一条船上的蚂蚱”。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鲍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鲍跃忠认为,每日优鲜上市开盘暴跌与自身低迷走向有关,外加上每日优鲜上市后也没有发行价,必然会对叮咚买菜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此外,曹磊指出,叮咚买菜大幅缩减募资规模,对其融资用途、战略规划、业务的落地实施、前置仓的跑马圈地等方面都会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打乱其原本计划。“本来有100块,现在只有30块,那就要精打细算了。”

“上市不是为了圈钱”

或许是考虑到外界对叮咚买菜的质疑,梁昌霖在上市仪式现场表示,从上市当日开始,忘记股价,去做时间的朋友,创造长期价值,并且,梁昌霖强调,“上市不是为了圈钱”。

但叮咚买菜真的不缺钱吗?

天眼查数据显示,叮咚买菜自2017年上线以来,总完成了10轮披露共计10.3亿美元的融资,投资方包括高榕资本、红杉资本中国、启明创投等知名投资机构。在IPO前,叮咚买菜年内共获两轮融资,4月完成7亿美元的D轮融资,5月再次获得由软银旗下愿景基金领投的3.3亿美元D+轮融资。

频繁融资的背后,是连续亏损的处境。

招股书显示,叮咚买菜2019年、2020年的营收分别为38.8亿元、113.36亿元,而净亏损为18.73亿元、31.77亿元。2021年一季度,叮咚买菜净亏损为13.85亿元,较上年同期净亏损2.45亿元同比增长82.34%。近两年以来,叮咚买菜连续亏损超64亿元。

目前叮咚买菜仍处于烧钱换市场的阶段,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31日,叮咚买菜已将前置仓业务扩展到全国29个城市,设有950个前置仓。在自身无法盈利造血的情况下,前置仓数量的急速上升,意味着叮咚买菜需要连续不断的资金输入来维持其扩张速度。

招股书显示,叮咚买菜计划将发行所得净收益用于提高现有市场的渗透率并进军新市场、投资上游采购能力、技术和供应链系统,以及一般公司用途和营运资金。

可以预见的是,叮咚未来将进一步扩张,建设更多的前置仓。而目前不难看出,前置仓数量越多,对资金的挑战也就越大。这就意味着,叮咚买菜的烧钱速度依旧无法“慢”下来,未来一段时间内或持续维持亏损状态。

叮咚买菜何时才能盈利?梁昌霖表示,在理想状态下,每个前置仓经营一年以上,日订单量达到1000单左右,平均客单量价超65元,可以在刨去履单成本后,每单的营业利润预计能超过3%,也就可以赚钱。但目前来说,叮咚买菜离此目标的达成,还有一段距离。

前置仓模式,压力持续加大

不管是每日优鲜,还是叮咚买菜,它们不符合市场预期的资本市场表现,也让外界的目光重新聚焦到前置仓模式的争议上。

所谓前置仓,简单来说,就是将商品提前储存在离消费者住所1-3公里内的前置仓内,消费者下单后便可尽快将商品配送上门。前置仓模式的优势在于配送的便捷性,能够为用户节省采购时间,但是其成本一直备受关注。

“前置仓模式很重,需要考虑租金、配送成本,还要考虑到生鲜的备货率与损耗率。”曹磊认为,前置仓模式的运营成本较高,对资金的要求也较高。

从财务数据上看,履约成本是前置仓模式的生鲜电商最大的一项成本支出。叮咚买菜2019年、2020年的履约成本分别为19.369亿元、40.442亿元,占公司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9.9%、35.7%。可以看到的是,叮咚买菜在拓展市场、加速布局前置仓数量的同时,履约成本也在直线上升。

另一方面,社区团购企业的入局也让叮咚买菜、每日优鲜措手不及。曹磊认为,社区团购比前置仓模式更创新、更轻便、更具杀伤力。

“阿里、美团、滴滴、拼多多等互联网巨头纷纷下场参战,先后推出‘美团优选’、‘多多买菜’、‘橙心优选’等更具性价比有竞争力的平台。这些平台有别于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的前置仓模式,投入相对较轻,而且快速把规模做大的后起之秀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而且还有巨头的输血。”曹磊表示。

东吴证券发布的研报表示,社区团购履约费用控制更优,也更接近盈利;前置仓的亏损可能仍将持续较长时间。

面对社区团购对市场空间的挤压、生鲜赛道竞争的加剧,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等前置仓企业何时迎来盈利的曙光?值得关注。


奥一新闻记者 林思思

编辑:林思思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