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夏天,我们都离不开冰西瓜和空调,但是总有一部女生,她们不但不吹空调,还整天“盖着棉被、喝热水”,她们就是刚刚生完娃的妈妈们。但是,这么坐月子真的正确吗?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坐月子的那些事情。
错!
在了解如何是正确的“坐月子”之前,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坐月子”。“坐月子”,在医学上称为“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到产妇身体恢复未孕状态所需要的时间,维持时间通常为6周。这个阶段,妈妈们的确需要改变一定的生活方式,但绝不是不能洗头吹风等一堆民间禁忌。
老一辈传下来的民间禁忌,其实也可以理解,但是要看到当时的背景,以前的卫生条件落后,妈妈们生完孩子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非常高,一不小心就会落下很多“毛病”。但绝不是由于“坐月子”时洗了头、吹了风等等引起的。
错!
可以洗的!但是别盆浴。生娃却要一个月不能洗头,这得让多少人崩溃?冬天还可以撑一撑,如今夏天来了,深圳的夏天可直冲40度啊!
在产褥期,孕妇的新陈代谢会比较旺盛。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多汗,这是产后正常生理现象,医学上称为“褥汗”,多在产后一周内。产后要排恶露,不然会增加产褥感染风险,新妈妈们尤其要注意每天要用清水洗净会阴部位流出来的血迹。
乳房上有皮脂腺和大汗腺,给宝宝喂奶后,水分、糖分、蛋白质、脂肪等等会混在一起。如果不注意清洁,病菌很容易趁机侵入,有的新妈妈就因此患上了乳腺炎。所以,保持个人卫生,可以有效避免产褥感染。
洗澡洗头本身不会引起产妇生病,也不会引起头痛。但是产妇经历分娩,身体比较疲倦虚弱,洗澡洗头时如果不注意保暖,容易引起感冒等不适。
产后洗澡的正确做法:
顺产出院即可淋浴,但不推荐盆浴。剖宫产的宝妈在形成的伤口愈合之后,即可用热水淋浴了。但伤口愈合之前,可以用温水擦洗除伤口以外的地方。
每次洗澡的水温在36-40度左右,洗完后要立刻擦干头发和身体,穿好衣服,防止受凉。注意洗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体力不支。
错!
当然要刷牙!怀孕让妈妈们的牙齿变得牙龈充血、水肿、易于出血。再不注意口腔卫生,口腔内的细菌会增多,食物残渣中的糖类得以发酵、产酸,导致牙齿脱钙,更容易出现问题。
之所以有不能刷牙的说法,是因为“月子”期的产妇容易缺少维生素导致牙龈肿胀,用硬毛刷牙会容易导致牙龈出血,很多人就直接不刷了。
产妇一定要认真刷牙,早晚各一次。选择软毛牙,每次吃过东西后,用温开水漱漱口或者配合使用牙线。
错!
都可以用,只是不要对着风口。产后妈妈们特别需要新鲜的空气,如果室内空气不流通、空气混浊,容易使产妇、婴儿患呼吸道感染,还会引起产妇中暑甚至发展为热射病,危及生命!
什么是热射病?
热射病(中暑)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该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
尤其是居住的房间格外要清洁通风,夏天可以开空调或者风扇,保持在室温26℃-28℃左右即可。但是,不管是空调还是风扇都不能对着产妇直接吹。
错!
适当运动还是要的!如果“坐月子”一直躺在床上不动,这些毛病会找上门——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子宫下垂的风险
便秘
产后应尽早适当活动,有利于体力恢复、排尿及排便,避免或减少栓塞性疾病的发生,且能使盆底及腹肌张力恢复。建议顺产的新妈妈产后6-12小时内即可起床轻微活动,产后第二天就可以在室内随意走动,进行一般的日常活动。对于会阴侧切或是剖宫产产妇应推迟运动时间,待恢复后再进行锻炼。运动量要循序渐进。
注意,在盆底肌肉和韧带功能恢复前,尽量避免重体力活动和提重物等增加腹压的运动,以免子宫脱垂,也不宜过于劳累,舒服就好。
错!
可以喝,但是别太多!很多妈妈们为了给娃下奶,大补汤顿顿安排上,最后奶没多,倒是胖了很多。
“坐月子”应吃些营养高、热量高且易消化的食物,肉、蛋、奶、主食、蔬菜、水果均衡营养,同时要多喝水,以促使身体迅速恢复及保证乳量充足。
但是红糖、酱醋、娘酒、阿胶等补血活血类食物不要过多食用,这些食物不利于子宫内膜创面修复,会导致血性恶露一直排不净。
错!
产后不能完全不吃盐。妈妈们分泌乳汁需要大量饮水,这些都会导致体内盐分流失,完全不吃盐会导致水电解质失衡。饭菜虽可以少盐、饮食清淡,但绝不能不放。
错!
可以看的,只是长时间使用的话会对视力有损伤,产后调节心情,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娱乐方式:看电视,看电影,打游戏,看书, 玩手机......适当即可!
错!
收腹带对承托腹腔脏器几乎没有效果,反而有可能让自然分娩的妈妈们内脏下垂更厉害。
孕期增大的子宫压迫各个脏器,产时腹腔和盆底肌再一次受到强烈的挤压。产后胎儿娩出,腹腔空间变大,其他脏器慢慢归位。如果此时使用收腹带,可能会增加各个脏器的压力,甚至会造成痔疮、子宫脱垂、胃下垂、阴道膨出等问题,所以一定要谨慎使用。
但是使用收腹带可减轻重力、活动等造成的拉伸和牵扯,妈妈们下床时有助于减轻疼痛,只是不要使用时间过长!
错!
准备继续怀宝宝的您:更要注意做好盆底功能评估和修复。产后42天是进行盆底康复训练、治疗的最佳时机,已育和30岁以上的女性,应尽早进行盆底肌力测评,并且进行及时的治疗。
如果已经过了产后的黄金训练期也不用急,尽快逐步锻炼起来也能促进盆底肌的康复。
产褥期(产后~产后42天内)
催乳、乳腺疏通、子宫复旧、尿潴留、胃肠排气、镇痛。
产后康复黄金期(产后42天~6个月)
盆底功能恢复、腹直肌分离、耻骨联合分离、卵巢恢复、腰背痛、塑形、子宫复旧、乳房护理等。
产后康复理想期(产后6个月~产后1年半内)
评估后盆底功能康复巩固,坚持家庭盆底肌训练。
产后康复有效期(产后1年半~3年)
家庭盆底肌训练。
(来源: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
编辑:曾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