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广州营商环境日,南沙瞄准国际一流勇当排头兵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1-10-15 11:35

2021年1月1日实施的《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规定,每年10月15日为“广州营商环境日”。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迎接首个“广州营商环境日”。10月13日,南沙区召开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去年南沙区首次参加中国营商环境评价,在全国的新区中排名前列,18个一级指标中南沙新区有11个排在前3。

近年来,南沙将营商环境改革作为“一把手”工程,以自贸区制度创新、与港澳规则衔接牵引营商环境改革,推动全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

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最多跑一次”成常态

在南沙区政务服务中心“一窗通取”专窗前,新开办贸易公司的杨先生不到半天就顺利领取了包括营业执照、发票、税务Ukey和印章的一网通办大礼包。

“以前办个企业需要跑好几个部门,手续麻烦流程又多,现在在‘一网通办’平台上面半天就能全部办理好了,压缩了办理时间。而且还可以免费领取5枚印章,不用自己跑去刻章店刻制,节约了开办企业的成本。”杨先生高兴地说,通过南沙区推行的 “一网通办”“一窗通取”模式 ,申请人开办企业只需登录一个平台、进行一次认证、一表填报58项信息,即可一步办结。

9.jpg

广州南沙政务服务中心。资料图

数据多跑腿,企业开办“加速度”,这种“最多跑一次”的例子,在南沙成为常态。记者了解到,目前,南沙着力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已实现一个窗口受理920个事项、一颗公章审批143个事项、一支队伍开展4507个事项综合执法、一个平台覆盖全区28.8万余户市场主体,“无证明自贸区”实现1282个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即来即办。

今年,南沙“交地即开工”模式也迈入4.0,进一步压缩“办理建筑许可”审批环节和时间,为企业开工节省约3个月的时间成本,为每个项目节约经济成本200万元至1000万元不等。

不仅在市场准入方面给予便利,南沙还围绕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从企业融资支持、科技创新服务、人才集聚发展、减税降费、公平竞争、政策兑现等全链条服务提出改革举措,着力解决一系列市场主体强烈关注的问题。其中包括率先推行“自主有税申报”优化涉税服务,建成首个湾区跨境税务服务创新合作示范点;出台“关爱企业十条”金融措施实施操作指引,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强化金融扶持科技企业等。

当然,企业发展还离不开人才的集聚。今年7月,全省首个冠名“大湾区(广东)”的人才驿站在南沙正式挂牌启用,在南沙率先试点设立人才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国际化人才特区建设跃上新台阶。

促进跨境投资贸易全要素便捷流动

创新实施22项与港澳规则衔接工作事项

在过去一年在探索营商环境改革的过程中,南沙还注重强化与港澳规则衔接,突出打造与国际接轨的开放环境。比如全球溯源发布首批全球商品溯源标准;推出342项“湾区通办”事项;印发“港澳规则衔接”提升工作方案,实施22项与港澳规则衔接工作事项等。

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南沙强化与港澳规则相互衔接,在试点香港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港澳籍人才担任公职人员、仲裁模式对接等领域取得积极成效。南沙打造了全国首个常态化粤港澳规则对接平台,启用首个粤港澳科技创新团体标准服务平台,成立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落户省粤港澳青少年交流促进会。

在政务服务方面,粤港澳三地体制机制对接南沙也有诸多创新,包括创新建立“南沙政务港澳服务中心”,率先录用港澳籍员工,组建港澳特色政务专班;推行港澳人士境内外“无差别便利办税(费)”等。

pic_929264

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南都记者何玉帅摄

此外,南沙还获批全国首批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获批成立了全国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南沙跨境电商完成进出口115亿元,口岸累计进口整车超5万辆,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二大汽车平行进口口岸,“智慧通关”系列改革被国务院评选为全国15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创新案例之一,成功打造全球溯源体系、全球优品分拨中心等改革品牌。

全国首推境内不动产抵押跨境融资业务、首创境外船舶租赁资产跨境直接保理业务、全国首个绿色融资租赁线上平台“绿色银赁通”上线……南沙还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深化与港澳全面合作,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提升。近年来,南沙开展跨境人民币双向贷款、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跨境资产转让等多项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累计开立FT账户近4000户,FT项下跨境结算超2000亿元人民币,成为大湾区最大的飞机船舶租赁集聚区。

营造保障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

全力打造面向全球的涉外法律服务示范区

法治环境代表着营商环境的最高层次,代表着投资者对一个地区的信心和预期。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2020年9月,南沙在全省率先启用粤港澳大湾区暨“一带一路”(广州·南沙)法律服务集聚区,融合诉讼、仲裁、公证、司法鉴定、律师等法律服务资源,汇聚知识产权、金融、科技、跨境投资贸易、企业并购重组和上市等领域的优秀法律专业人才,进驻法律服务机构近 30 家。

为此,南沙区出台广州首个针对法律服务集聚区扶持办法,通过办公用房补贴、经济贡献奖和专业人才补贴等措施,每年为进驻机构提供近千万元补贴奖励。

不仅如此,南沙创新国际商事仲裁新模式,营造保障企业发展法治环境。设立内地、香港、澳门三套庭审模式叠加互联网仲裁,建立诉讼与调解对接、仲裁与调解对接、公证与调解对接等多领域的调解工作模式,打造全球互联网仲裁首选地。今年6 月,全国首宗自贸区临时仲裁案件在南沙裁决。

6124x4082_8d2f11278eb1a3a823e2de4002ed57

签署《“一带一路”域外法查明(广州)中心战略合作备忘录》。南都记者何玉帅摄

与此同时,南沙自贸片区还出台了《域外法查明与适用规程》,明确了域外法查明的方式和程序,规范了域外法适用的认定标准、排除规则,构建法官自主查明+第三方机构查明+专家辅助查明的立体化路径.同时,建成“一带一路”域外法查明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打造域外法查明服务“南沙品牌”。

法治环境与信用环境是一个整体。现如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成为政府监管和社会治理以及法治化建设的主要手段。在此方面,南沙率先搭建“信易+”应用场景基础性支撑平台,集成式、批量式推出“信易+”惠民便企创新应用场景,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初步构建。

南沙把营商环境改革作为自己的生命线。据悉,未来南沙将切实发挥新时代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全力推进指标减环节、缩时间、提实效,着力在营商环境国际交流平台建设、港澳规则衔接、市场准入准营制度、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数字政府”建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更深层次的中国特色营商环境改革试验探索,努力推出更多首创性标志性改革,全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勇当广州市营商环境出新出彩排头兵。

采写:南都记者 王美苏

图片:南都记者 何玉帅

编辑:王美苏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南沙加快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