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等地强降雪逐渐减弱,全国大部气温缓慢回升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原创
转载2021-11-10 08:17

11月7日以来,东北等地部分地区遭遇了一场罕见的强降雪,局地降水量、积雪深度打破了纪录。11月10日至11日,东北等地的降雪有所减弱,黑龙江、吉林、辽宁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其中,黑龙江北部、吉林东部等地局地仍有大雪。同时,全国其他地区降水较为稀少,气温缓慢回升。

全国大部降水稀少,东北内蒙古强降雪逐渐减弱

11月7日开始,东北地区经历了今冬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一次风雪过程。此轮降雪特点是雪量大、积雪厚、雨雪形态复杂。8日8时至9日8时,东北地区共有33个站点打破历史同期降水纪录。辽宁、内蒙古、吉林西部不少站点打破有气象记录以来积雪的最深纪录,像是辽宁阜新、吉林双辽甚至翻倍刷新的历史纪录。辽宁北部、吉林中部、黑龙江中部等地不仅是降雪多,而且雨雪混杂,部分地区出现冻雨灾害。

1.jpg

7日,辽宁锦州遭遇暴雪,车辆被厚厚积雪覆盖。(图/王国军

为什么11月能出现如此罕见的强降雪?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介绍说,首要原因是今年下半年的这股最强冷空气,行进到东北时,在高空形成切断冷涡。而在地面,黄渤海附近又生成地面气旋,将海上大量强盛的水汽输送至东北。冷暖空气在东北上空产生激烈交汇,造成降水量大且持续时间长。而在辽宁北部、吉林中部、黑龙江中部因为受到强盛的暖湿气流影响,在大气中层形成暖层,就会有冷-暖-冷的大气垂直结构,导致冻雨发生。

2.jpg

9日,哈尔滨一公园里树木穿上冰衣,树枝被压断。(图文/林松)

9日8时至10日6时,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中西部、吉林中西部、辽宁中北部等地降雪2~9毫米,黑河局地13毫米。

10日至11日,随着低涡继续东移,东北地区的降雪将有所减弱,黑龙江、吉林、辽宁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其中,黑龙江北部、吉林东部等地局地仍有大雪。12日,东北一带的降雪将彻底结束。

3.jpg

另外,未来三天,在全国其他地区,降水较为稀少,只是在云南、贵州等地会持续出现阴雨天气。

专家建议,针对东北、内蒙古此次强降雪过程,在降雪的区域需做好设施农业的人工补光工作,增强作物在阴冷天气的抗性。在牧区,棚圈和草料是抵抗自然灾害确保牲畜安度冬春的物资基础,降雪后要及时清除棚顶上积雪、整修和加固畜禽圈舍(栏),积极做好牲畜防寒保暖工作,防止发生牲畜冻死冻伤。牧民要注意补给饲草料,除干草外,应喂少量黄豆、玉米精饲料,增强牲畜抗寒能力,防止掉膘。

全国气温波动中回升,13日起冷空气再袭

9日,南京、杭州、长沙、南昌、福州、广州、南宁、海口等多个南方省会级城市最低气温仍创下了立秋后新低。而在北方,随着寒潮影响结束,多地气温开始回升。

未来三天,全国气温整体将在波动中缓慢回升,其中在南方,由于白天升温快于夜间,昼夜温差拉大,多地将超10℃。

13-16日,又将有冷空气影响,华北大部、黄淮、东北地区气温下降4~6℃,局地8℃左右,部分地区伴有4~6级偏北风,公众需注意气温变化。

广东10日以晴到多云为主,昼夜温差大需注意保暖

11月10日,广东大部仍将延续晴到多云的天气格局,昼夜温差大,天气干燥,提醒公众注意做好保暖、保湿工作。

9日早晨,受补充冷空气影响,粤东、粤西市县和梅州、河源、惠州最低气温较前一日下降了1~3℃,其余大部市县基本持平。白天,随着阳光“上线”,广东气温一路上扬,截至9日14时,广东大部气温回升至20℃上下。

预计10日,广东大部将延续晴到多云的天气格局,昼夜温差大,早晚寒凉,天气干燥。根据广东省气象台发布的最新预报,10日,广东大部分市县晴到多云。粤北市县最低气温8℃~11℃,其中高寒山区3℃~7℃;南部沿海市县最低气温13℃~16℃,其余大部市县11℃~13℃。

城市方面,广州,10日白天多云到晴;夜间晴到多云;气温介于11℃~23℃之间;相对湿度介于35%~55%之间;吹轻微至和缓的偏北风。

深圳,10日,晴天间多云,空气十分干燥;气温17℃~23℃;东北风3~4级,沿海、高地和海区阵风7级左右;相对湿度30%~60% 。

气象部门提醒,近期,广东大部昼夜温差大,早晚寒凉,公众仍需注意添衣保暖;持续天晴干燥,需注意家居用火安全和森林防火。此外,海面大风持续时间较长,注意海上作业和交通安全

来源:中国天气网

编辑:任国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