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问了问家长怎么看平台未保,最盼约束引导用户及主播素养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原创2021-11-26 12:19

“为青少年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涵育青少年爱国情怀、道德情操和网络素养”,是时代要求,也是各方责任。而近年来,随着音视频及直播平台的迅速发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搭建沟通桥梁、推动建育合力、营造共赢生态,南方都市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立足音视频及直播平台未成年人保护,即日起推出观察报道及相关活动,试图从法治引领、平台担当、家庭履责、社会共建等方面展开探讨,并深入挖掘创新经验,提炼通用价值,发挥智媒协同共治功能,致力为互联网平台未成年人保护的“中国方案”注入动能,齐心协力“呵护下一代,传承价值观”!

继倾听专家建议之后,我们以数据为眼,以分析为脉,关注政策趋势、平台责任、家长声音。

“为青少年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涵育青少年爱国情怀、道德情操和网络素养”,是时代要求,也是各方责任。南方都市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立足音视频及直播平台,通过数据观察,关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话题。

当前,音视频直播平台未成年人保护效果如何?孩子们需要怎样的互联网内容?如何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近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发起民意调查《你眼中的音视频直播平台“未保”是怎样的?》,共回收有效问卷1180份,其中超八成受访者为未成年人家长。问卷结果显示,音视频直播平台在“防沉迷”等方面的“未保”举措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网络素养引导培育方面的举措需求旺盛,受访者希望平台加强对用户及主播素养的约束引导,过半受访者赞成平台与家长协作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

超六成家长探索过青少年模式

此次调查发现,音视频直播平台的“未保”行动受到了广泛关注。超五成受访者表示,自己探索过“青少年模式”等相关产品或浏览过平台未成年人相关推荐内容;近五成受访者表示了解过相关新闻报道;还有约25%的受访者表示参加过相关志愿活动。

调查结果显示,未成年人家长对“青少年模式”等相关工具的关注度更高、需求更大。在此次调查中,超六成家长表示曾探索过“青少年模式”。关于未成年人触网安全,受访者认为最值得音视频、直播平台重视的现象为:“利用未成年人恶意炒作”“遭到网络不良信息侵害”“主播诱导打赏、大额充值” “受到网络诈骗”“沉迷”等。

超半数受访者认可平台“未保”举措

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举措实施效果方面,受访者对音视频直播平台给予一定程度的认可,约52%的受访者认为“有效果”。分类别来看,平台在“防沉迷”方面的举措最受认可,“涉未成年人内容审核”方面的举措也得到一定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约束引导用户及主播素养”“与相关机构联动开展公益宣传”“引导提升未成年人数字素养”“为青少年打造专属内容”“强化家长的管理角色”是受访者认为重要程度最高、需求最旺盛的五类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措施。

微信图片_20211125165333.jpg

期待青少年模式:时间灵活、家长管理、及时更新

具体来看,对于“青少年模式”的优化方向,分别有52.4%、46.8%、42.3%的受访者倾向于“投诉处理机制”“时间限制灵活性”“模式防破解”。而对于受访的未成年人家长来说,更希望平台能在“时间限制灵活性”“设置管理账户,强化家长管理功能”两方面进行优化,选择这两项的受访家长均超过五成。

微信图片_20211125165100.jpg

在青少年内容池打造方面,过半受访者希望平台能丰富内容品类、提高可看性,同时在“积极引导内容创作,扶持、激励优质创作者”以及“持续不间断更新、保证内容新鲜度”等方面进行提升。

七成受访者希望专门团队处理涉未成年人问题

今年2月9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等7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规范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对未成年人出镜问题做了规定:要求“网络直播平台应当严禁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主播账号注册服务,为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未成年人提供网络主播账号注册服务应当征得监护人同意。”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观察发现,目前,大部分音视频直播平台禁止所有未成年人进行直播,但仍有部分平台允许16至18岁的未成年人出镜直播。此次调查结果显示:约63%的受访者认为应“完善平台使用规定,限制未成年人出镜恶意炒作”;46%的受访者认可“允许未成年人出镜,但须有监护人陪同”;约39%的受访者认为应该“禁止用户向未成年主播进行打赏”。

对于未成年人消费安全保障,受访者更倾向于平台加强技术监测:约73%受访者认为平台应对疑似未成年人的非理性消费进行主动提醒、拦截。此外,近53%的受访者认为平台“建立专门的未成年人消费申诉受理机制,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会更有效;45%的受访者则认为应“突出禁止、限制未成年人打赏、充值等提醒”。还有受访者提出,关键在于举措的执行力度是否足够。

如何处理未成年人相关问题?近68%的受访者倾向于平台设立专门的未成年人问题处理团队以提高效率;近63%的受访者希望“优化App界面设计,突出投诉反馈通道入口”;37.8%的受访者认为应“设立未成年人守护专线,配备专属客服”;20.34%的受访者认为“设立多种投诉方式,畅通反馈渠道”更有效;还有受访者建议平台应定期公开投诉处理结果。

过半受访者赞成平台家长协作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

未成年人网络文明素养的教育与提升,是全社会的关注焦点。在11月19日召开的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上,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汪鸿雁指出,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的高度决定了当前和未来中国网络文明的高度。

如何提升未成年人网络文明素养?在此次调查中,受访者比较期待平台与家长、社会组织等协同合作。53.14%受访者认为“平台应鼓励并协助家长引导未成年人,如推出《家长手册》、开设亲子夏令营等”;52.46% 受访者希望“平台和社区、基金会等组织联合,组织公益宣传活动”;49.41% 受访者赞成“依托平台设计素养提升产品,如小游戏等,寓教于乐”。

微信图片_20211125165012.jpg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总策划:戎明昌

统筹:王卫国 邹莹

执行:张雨亭 杨小旻

本期采写:唐静怡

编辑:唐静怡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网络内容生态治理
音视频及直播平台未成年人保护系列观察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