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20年广州出品电影历史性获得3项提名2项金鸡大奖之后,广州电影再创历史佳绩。1月5日,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广州获奖影片媒体分享会在广州举行。
在刚刚结束的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闭幕式及颁奖典礼上,广州参与出品的4部电影获6项提名,最终由广州市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的《南越宫词》获得最佳戏曲片奖,由广州市英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拆弹专家2》获得最佳剪辑奖,由广东博纳影业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中国医生》获得最佳音乐奖,共计3项大奖,同时《棒!少年》获得最佳纪录/科教片提名。
《南越宫词》传统集合创新
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出品的粤剧电影《南越宫词》一举拿下最佳戏曲片奖。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杨露表示,广州出品的粤剧电影再获中国电影最高奖项,是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积极实践,是广州市实施“广州市粤剧电影精品工程”的系列成果之一,也是广州历年来加强对岭南传统艺术的保护和创新发展取得的成效。
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杨露。
杨露介绍道,《南越宫词》邀请到著名导演马崇杰执导,由粤剧艺术名家梅花奖“二度梅”得主欧凯明和优秀青年花旦李嘉宜领衔主演,广州粤剧院近百名演职员共同参与演出拍摄工作。该片运用现代影视技术,将优秀粤剧作品的精髓定格下来,让更多观众体会到粤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对粤剧文化的发扬和创新起到重要的作用,“《南越宫词》不仅是一张非常有特色的广州文化名片,还是一个非常有内涵的历史名片,同时更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戏曲名片。拍好粤剧电影,是传承传统文化中华民族艺术瑰宝的重要手段。”
杨露还表示,近年来,广州台电影工作从重大选题到镜头语言,都紧紧围绕着广州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策源地、全国改革开放前沿地、岭南文化中心地的历史文化特色,选取最能代表广州精神的题材,深入挖掘。目前广州广播电视台已运作《打过长江去》《刑场上的婚礼》《点点星光》《南越宫词》《无音之乐》《画布上的起跑线》《睿王与庄妃》《范蠡献西施》等超10个项目,此次获奖为后续作品的创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其中《睿王与庄妃》已成片,《范蠡献西施》正在紧张的后期制作中。
《拆弹专家》提升穗港合作机遇
广州出品的电影不仅具备社会效益,在票房号召力方面也颇具力量。由广州市英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拆弹专家2》获得了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剪辑奖;作为穗港合拍片,该片也是首部票房过10亿元的广州出品电影,为传统警匪片注入了崭新的生命力。广州市英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吴蔚以“深感荣幸”来表达获奖感受,并特别感谢影片剪辑钟炜钊,“这部电影的剪辑难度大,数量多,光场景就有120多个,取景包括机场、地铁站、庙街这些人流量大的地方。钟炜钊以扎实的剪辑功底,把握住影片节奏,实属不易”。
广州市英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吴蔚。
谈到这次佳绩对于提升穗港合作的机遇,吴蔚表示赢得奖项是激励,也是前进的动力,“我们有信心把《拆弹专家》这个IP继续做好、做精,同时也会继续致力深挖穗港合作的空间,集群体之力促进广州的电影发展”。
聚焦新时代人物展情怀
广州的电影发展势头向好,质量求优,除了大批主创人员的努力之外,也离不开行业台前幕后、上游下游的通力合作、相互扶持。
广东省委宣传部电影处处长夏青文介绍道,广州作为国内电影发展重点城市,日后要更注重加强剧本的创作,记载真实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歌颂劳动者的伟大创造,把视角和镜头聚焦新时代人物,融入家国情怀,以小故事展现大场景。
夏青文表示,下一步会加强省市合作,发挥独有的岭南文化的优势,特别是戏曲、动画、纪录电影等方面优势,努力讲好中国故事、湾区故事、广东故事。
广东省委宣传部电影处处长夏青文。
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陈晓丹对广州出品电影连续两年喜“擒”金鸡表示充分的肯定,祝贺广州电影人突破金鸡奖获奖纪录,并感谢广州众多辛勤耕耘和默默付出的电影人。与此同时,陈晓丹认为广州电影近两年载誉国内并非偶然,而是体现于广州电影事业产业全面提升的“五个一”——搭建一个平台、打造一项工程、产出一批优秀电影、举行一系列展映活动,以及一批基础设施。
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陈晓丹。
陈晓丹表示,广州市委宣传部为实现广州电影产业长期高质量发展做了一系列探索与尝试、形成的经验与做法,对广州影视产业未来发展寄予了厚望,希望广州电影越做越好,催生出更多优秀的粤港澳合作优秀电影出品,推动更多全国性重点电影项目在广州落户。同时希望随着广州影视产业服务中心的建立,将为来穗或本土电影提供全产业链的专业化服务,欢迎越来越多的影视剧组来广州取景拍摄。
采写:南都记者 王美苏
摄影:南都记者 钟锐钧
编辑:王美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