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邮政局:减少从境外疫情高风险国家和地区邮购、快递物品

南方都市报APP • 政商数据
原创2022-01-17 19:43

鉴于当前我国部分地区暴发的疫情与国际快递包裹有关,1月16日,国家邮政局安全监督管理司发出通知,要求切实筑牢国际邮件快件疫情防控屏障,严防境外疫情通过寄递渠道输入。

当前春节临近,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人民群众寄递服务需求旺盛,疫情输入和传播风险加大,防控形势严峻复杂。通知指出,各级邮政管理部门、各邮政快递企业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期间邮政快递业生产操作规范建议(第七版)》《邮政快递业疫情防控与寄递服务保障工作指南(试行)》等行业疫情防控基本制度。要始终坚持“人”“物”同防,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各项措施,严防境外疫情通过寄递渠道输入。

pic_931112

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工作。 新华社照片

通知要求,各企业要切实做好国际邮件快件处理场所消毒、通风等工作;对进口国际邮件快件,要在进入生产处理环节之后,第一时间逐件进行外包装各面全覆盖消毒;消毒应严格遵照地方疫情防控部门相关标准和指南实施,规范使用消毒剂;要在地方疫情防控部门指导下,明确和落实进口国际邮件快件消毒后静置期,做好消毒记录留存;要鼓励外聘第三方专业消毒服务机构,对关键环节、重要区域实行精准消毒,实现消杀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同时,要对国际邮件快件一线作业人员、进口冷链相关人员等高风险岗位人员严格落实固定岗位、个人防护、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要求,并且严格分隔作业区域,确保内外不交叉,坚决做到闭环管理。要确保国际邮件快件处理人员和投递人员完成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在末端投递前做好邮件快件外包装消毒;切实在投递时主动提示收件人做好戴口罩、妥善处置外包装、对内件作消毒处理后进行使用等防护措施。

此外,通知要求,要综合评估进口邮件快件来源地疫情风险等级、上游经营主体资质、寄递物品属性等因素,按照精准防控、提级管控的相关要求,制定疫情高风险国家和地区进口邮件快件疫情防控处置方案;减少从境外疫情高风险国家和地区邮购、快递物品。

通知要求,各级邮政管理部门要结合行业监管职责,对辖区内国际邮件快件处理场所实施每月不少于1次的全覆盖监督检查。对于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责令企业限期整改,并通报相关部门,严格督促企业抓好“外防输入”各项措施落实。

在1月17日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67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邮政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廖凌竹介绍,目前北京邮政快递业一线从业人员实施分级分类定期核酸检测措施:在14天内本市无确诊病例情况下,检测频次为21天一次;在14天内本市出现确诊病例情况下,检测频次为10天一次;第一时间接触国际邮件快件的从业人员每周至少检测2次,进(返)京核酸检测执行北京市统一规定。

据悉,下一步北京还将严格执行行业疫情防控操作规范和北京市疫情防控政策相关规定,重点落实好国际和国内涉疫区进京邮件快件防疫措施,加强统筹调度和风险研判。提示广大市民和消费者朋友:疫情防控期间,减少以至避免从境外或国内中高风险区购买物品;接收快递时,避免人群聚集,缩短接触时间,落实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对快递外包装进行消毒,建议对来自境外的快件内件同样进行消毒处理,取件后注意手部清洗消毒。


采写:南都记者 傅晓羚

编辑:甄芹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