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380万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深圳金融行业这样提交答卷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资讯
原创2022-04-13 14:04

多份金融政策文件如同及时雨,浇灌着先行示范区的市场主体。日前,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2022年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稳步增加银行信贷并优化结构,丰富普惠保险产品和业务,促进综合融资成本合理下降。

3月24日,深圳市政府发布“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若干措施”,提出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全力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与此同时深圳多个金融监管部门也联合发出《进一步加强疫情期间金融服务支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通知》,要求深圳加强金融保障,做好金融支持,彰显金融担当。

守护者还不止于此。从深圳“复苏”以来,深圳银行机构纷纷响应号召出台具体纾困措施,助力深圳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日前,工行深圳市分行推出六大类18条专项服务措施,践行“金融为民”,全力服务保障一线。那么,助企纾困,深圳金融究竟如何先行?提振实体,又有哪些深圳经验?

关键词1:让利减负

加大服务费用优惠力度 彰显金融担当

面对此次疫情防控大考,主动为市场主体“做减法”,是金融行业需要解开的“方程式”。按照深圳市《进一步加强疫情期间金融服务支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通知》,鼓励金融机构及地方金融组织加大与受困企业的对接力度,及时了解企业的困难及诉求,积极提供金融支持。针对受疫情影响暂时遇到困难、仍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小微客户,银行机构应努力保障信贷稳定性,通过减费让利、完善展期续贷衔接等措施进行纾困帮扶。

与深圳官方指导理念一脉相承,在工行深圳市分行的《18条措施》里,让利实体、减轻负担成为重头戏。面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的多项费用,有望获得减免。

南都记者梳理看到,针对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免收对公账户管理费、免消费经营组合贷提前还款违约金;主动承担小微企业贷款押品评估费、保险费、公证费、抵押登记费等费用;免收支票挂失费、免收支票工本费;免收异地本行人民币对公转账汇款手续费。而针对个体工商户等小微商户开展收款手续费费率减免活动,达标商户可享受收单手续费“0”费率;针对商圈专业市场类商户实施收款手续费优惠,免费配备收款语音播报器。

电子银行方面,免收企业网银账户管理年服务费;免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网银对公同城本行转账汇款手续费;免收个人网银本行转账汇款手续费;免收个人手机银行跨行转账手续费。

值得一提的是,物业租金也纳入减免之列。按照措施,针对归属该行物业的受疫情影响个体工商户及企业,推出免除3个月租金、再减半收取3个月租金支持措施。在业内人士看来,护航深圳的市场主体,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更能体现企业社会责任。

关键词2:高效保障

专项贷款提质增效 审批通道精准触达

减负的同时,也需要提效。按照深圳市政府的《若干措施》,明确要求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贷款投放力度。要求积极运用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促进信贷资金更多流向中小微企业,鼓励银行推出抗疫贷、复工贷等线上化、纯信用金融产品,开设因疫情受困企业融资绿色通道。

那么,何谓专项支持?何谓绿色通道?深圳金融行业有精准的理解。在专项贷款规模支持方面,工行深圳市分行相关人士解读其《18条措施》表示,针对国家重点支持的民营企业、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金融等领域,设立专项贷款规模,最大力度确保服务实体经济不减速。开辟绿色通道,全力保障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贷款需求最快响应,以金融力量支持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同时,开辟快速审批通道。针对信贷业务,组建应急保障团队,增设支持复工复产融资服务审批特别通道,提升流程处理效率,加速贷款投放。

面向市民“菜篮子”“米袋子”等民生工程,又有什么金融服务?记者看到,该行推出专项优惠利率支持。重点对防疫物资、卫生医疗、农副产品、交通物流、水电燃油等民生保障企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提供绿色审批通道及专享优惠利率,实现“减负赋能”。

关键词3:服务创新

借力金融科技 赋能服务保障“大后方”

“提升金融服务便利化水平。”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方面在文件中指出,鼓励金融机构及地方金融组织抗疫产品线上化,简化业务流程,切实提高业务办理效率。优化丰富“非接触式服务”渠道,积极引导客户使用网络和移动端金融服务,减少人员流动。

在疫情当下,一些传统服务模式行不通,创新服务理念精准施策,成为重中之重,这也考验着金融机构如何借力金融科技赋能“大后方”。

面对跨境贸易重镇,如何在疫情期间“对症下药”,打通跨境金融“任督二脉”?记者梳理《18条措施》看到,该行为解决出口企业跨境收汇难题,推出“e秒达”汇入汇款产品,助力实体企业实现跨境汇入款项自动入账、系统自动申报、货物收款全流程线上化,保障出口企业货款顺畅流转。

借力金融科技,该行围绕e抵快贷、e企快贷、国担快贷、跨境贷、电力快贷、数字供应链等六大主打产品,在利率、额度、期限方面推出一系列惠企政策,持续推动金融服务普助小微、惠及民生。在数字普惠的同时,也优化“非接触式”服务。加快数字化运营,开放电子保函、电子贴现、数字供应链融资等一系列对公业务在线办理渠道;推出企业微管家小程序预约开户功能,提供上门核实服务等,确保服务不掉线、不断档。

据观察,深圳这一波疫情以来,“抗疫地图”成为很多深圳人的“必备神器”。据悉,南方都市报社与工行深圳市分行合作,推出“新·深圳·人 深圳抗疫地图”小程序,向广大市民提供实时测距查询疫情区域风险服务,当前使用人数已超470万人次。

关键词4:纾困解压

个人贷款(及信用卡)客户可申请延期还款服务

直面小微企业纾困恢复的迫切需要,中国银保监会日前发布《关于2022年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工作的通知》,提出对临时经营困难但确有还款意愿和吸纳就业能力的小微企业,统筹考虑贷款展期、重组等手段,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协商还本付息方式。

作为“赶考”人,深圳金融行业也提交一份关于“缓解压力解急纾困”的答卷。按照工行深圳市分行《18条措施》,将提供资金接续服务,主动靠前摸排辖内小微贷款客户金融服务需求,针对符合条件小微企业客户,提供续贷、展期、宽限期、调整还款计划等资金接续服务。

实际上,受到疫情影响,很多深圳市民遭遇还款难的困境。工行深圳市分行的措施显示,将提供个人贷款(及信用卡)客户延期还款服务。一是针对该行个人贷款客户,如还款日前在该行无积欠本息,3月14日-4月30日可自动享受最长达30天的延期还款服务,客户在此期间还款,不计罚息,不计逾期,不产生违约征信记录。4月30日之后,如受疫情影响不能正常还款的客户,可申请最长6个月的宽限期服务,根据个人情况灵活调整还款安排,延后还款期限,缓解客户还贷压力。

如果受疫情影响无法按时还款的信用卡客户,也不用过分焦虑。按照工行深圳市分行的建议,可以主动申请信用卡延期还款服务,可延后至“下一期还款日”还款,同时减免因延期还款所产生的息费。

关键词5:生态共建

加速金融生态建设 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按照深圳的官方数据,截至今年初,深圳全市市场主体跃上380.4万户,市场主体活跃度达75.8%,总量和创业密度继续稳居全国第一。实际上,除了纾困解难,加大金融生态建设力度,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样是深圳金融抗疫的重要内涵。

“充分让利于企,免费向企业赠送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费用报销、差旅采购管理、党团工会管理等数字化管理软件,赋能企业经营管理更上台阶。”记者梳理工行18条措施看到,提出免费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智慧园区、智慧餐饮、智慧校园、智慧商业等8大类智慧场景建设解决方案。开放与政务门户、产业互联网平台、第三方服务平台、行业协会等的合作,推动金融与数字技术深度结合,为企业搭建集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服务流为一体的数字化服务平台。

在业内有识之士看来,深圳金融对于企业的生态构建,至关重要。就在4月7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印发《深圳市扶持金融科技发展若干措施》,以加快金融科技产业升级,助力深圳打造全球金融科技中心,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金融支撑。

采写:南都记者 卢亮

编辑:刘嘉仪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