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部委回应、委员直呼解渴,政协今年首场专题协商会火了背后

南方都市报APP • 察时局
原创2022-05-23 16:21

“在困难增多的时刻,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过去一周,全国政协一场涉数字经济发展的专题协商会在政商圈火了。

在外界看来,这场近百位政协委员参加的协商会此时召开,堪称高规格、阵容强大。

出席人员中最高层级有1位正国级领导人、10位副国级官员,以及不少于14人的省部级官员。他们多数来自全国政协,涵盖全国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各专委会主任(副主任)、相关常委和委员,曾在地方或中央部委担任要职,长期与经济打交道,可为数字经济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按过往惯例,专题协商会会根据议题,邀请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此次参加会议的有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和7位部委副部级官员,涉及中央网信办、科技部、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公安部、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他们在交流环节对委员提出的建议给予了现场回应,将采取系列支持政策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政协专题会议讲成效充分,谈问题透彻,话措施有力,看未来前景广阔可期,释放出诸多积极信号。”参与发言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这样评价当天的协商会,他提出“数据的价值在于流通交易”,建议加强数据产权专门立法,并提高非法数据交易的犯罪成本。

南都记者了解到,专题协商会是全国政协组织政协常委、委员围绕国家大政方针,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中的某项专门问题进行协商讨论、议政建言的会议形式,一般每年召开2次,会期1天,分别安排在第二、三季度,而备受关注的5月17日主题为“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专题协商会是今年首场。

微信图片_20220523152627.jpg

5月17日“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专题协商会在京召开。

“高规格”政协专题协商会,释放数字经济发展积极信号

5月17日“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专题协商会召开,近100位全国政协委员参与,29位委员、专家发言,140多位委员通过委员履职平台发表意见,这场近百位政协委员参加的专题协商会堪称“高规格”。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使之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及9位全国政协副主席也出席了此次会议,此外还包括不少于14人的省部级官员。他们多数来自全国政协,涵盖全国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各专委会主任(副主任)、相关常委和委员。南都记者注意到,他们多人曾在地方或中央部委担任要职,长期与经济打交道,可为数字经济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从会议流程安排来看,本次会议包括主题发言、自由发言与部委回应。当天共18位委员、专家进行了7分钟的主题发言,会上还留出部分时间供委员们自由发言。

按照惯例,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负责人也受邀在现场听取意见。此次参加会议的有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及中央网信办、科技部、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公安部、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的7位中央部门副部级官员,在交流环节,他们对委员提出的建议给予了回应,并表态将采取系列支持政策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此次专题协商会之所以这么“火”与召开的主题密切相关。南都记者从全国政协获悉,专题协商会作为政协委员们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之一,所遴选的议题都是经过慎重考虑的,经全国政协反复讨论研究,并报送中央批准后确定。

在当下中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背景下,“数字经济”为主题的专题协商会召开,向市场释放了稳经济增长的积极信号,展示了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的信心。多名与会委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在困难增多的时刻,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记者梳理“数字经济”词条发现,2017年数字经济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2019年到2022年连续4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首次提到“完善数字经济治理”。各级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大量政策,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今年是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履职第5年,也是本届最后1年。南都记者盘点十三届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注意到,专题协商会一般每年召开两次,时间多安排在第二、三季度,会期为1天。从2018年至今,全国政协共举办了9次专题协商会,主题主要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包括实体经济、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创新驱动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等。此外还涉及国家重大战略规划,包括人口老龄化、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等。

据全国政协官网介绍,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是政协全国委员会组织政协常委、委员围绕国家的大政方针、就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中的某项专门问题进行协商讨论、议政建言的会议形式,是开展政协专题协商的主要载体。

除了每年“两会”的全体会议、专题协商会外,政协协商履职会议还包括常委会会议、主席会议、双周协商座谈会、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等形式。


直呼内容“解渴”,与经济打交道多年的重量级政协委员建言

据人民政协报报道,多位提交书面发言材料的委员都表示,能够参会、听会,感到很“解渴”。会议内容的“解渴”源于前期扎实的调研与发言委员扎根专业领域的多年经验。

南都记者观察发现,为了让政协委员能了解行业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组织了两次调研,赴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首都创新设计研究院、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以及相关企业实地调研,并远程连线浙江,同政府部门负责同志、企业代表交流意见。这也是“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国政协专题协商前的两章“前奏”。

参会人员另一亮点在于,多名“重量级”政协委员此前曾担任过部委一、二把手,他们聚焦反垄断与中小企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数字经济治理与数据安全管理等议题,基于个人从政多年积攒的经验,从宏观、管理的角度,为数字经济提供发展策略。

微信图片_20220523152634.jpg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

“政协专题会议讲成效充分,谈问题透彻,话措施有力,看未来前景广阔可期,释放出诸多积极信号。”参与发言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这样评价当天的协商会,他提出“数据的价值在于流通交易”,建议加强数据产权专门立法,并提高非法数据交易的犯罪成本。

当前,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数量九成以上,针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困难,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在会上用四个“不转”概括当前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困难。“前期生产流程再造的投入高,不愿转;企业难以估算转型预期收益,不敢转;涉及商业秘密的数据安全难以保障,不想转;企业缺乏信息网络专业技术人才,不会转的问题。”

深入一线企业调研,王一鸣针对上述情况提出应创新转型方式、提供示范引领、完善数据安全监管体系、加强人才培养等具体建议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微信图片_20220523152631.jpg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聚焦数据安全管理,会上他强调了数字确权的重要性。连任1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的经历,让苗圩对数字经济发展有很深见解,他立足国家数据主权、国家安全、企业数据产权和个人信息保护多个角度进行框架设计。公开报道显示,此前苗圩曾连续4年出席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部长会议。

本次数字经济协商会上还有来自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原党组书记、副局长毕井泉的建言。2015年,60岁的毕井泉调任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局长,在他任职期间启动了药审制度改革。在此次会议上,毕井泉基于熟知的医药行业,建议制定全国统一电子病历制度,致力于解决病人“看病难”的问题,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他建议从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入手建立全国统一的居民电子病历制度,破除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

现场做了发言的还有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全国政协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全国政协常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原副局长马正其等人。


七部委回应委员关切:将为中小企业量身打造数字化解决方案

“相关部门回去要拿出操作方案。”在会上,刘鹤两次强调。中央网信办、科技部、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公安部、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7位中央部门副部级官员一致表示,政协委员的建议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并在协商交流中对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作出回应,将采取系列支持政策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微信图片_20220523152637.jpg

中央网信办副主任曹淑敏。

关于多名政协委员反映我国数字经济在底层基础和原始创新方面短板突出,对外依存度偏高的问题。中央网信办副主任曹淑敏指出,中央网信办围绕集成电路、操作系统、工业软件等突出难点,加强产业链全链条分析研判。

科学技术部副部长李萌立足数字技术基础研发、基础设施,强调将面向网络通信、半导体、工业软件、网络安全等重点领域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国际上率先启动第六代移动通信(6G)技术研发,支持移动宽带通信、核高基、集成电路等重大专项成果向市场流动。

科技部与财政部负责人员均表示将为科技提供资金支持。科学技术部副部长李萌针对资本和研发创新孤立问题回应称,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取向是促进科技、产业和金融良性循环,设立各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专项基金、贷款。

财政部副部长余蔚平提到,财政部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技计划,将为科技创新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

针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难的问题,多名部委主要负责人给予了回应。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针对广大中小企业不愿转、不敢转、不想转、不会转的问题回应称,工信部已在开展相关工作,包括为企业量身打造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自我诊断的方法,了解自身短板弱项;遴选推广典型案例,供借鉴参考。

财政部副部长余蔚平也表示,财政部将在工业互联网建设、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提供支持。中央财政将中小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作为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的重点支出方向予以保障。

数据安全管理是此次会议关注的另一大重点。从制度层面,曹淑敏透露中央网信办推动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及《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不断地完善监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林念修也回应称,建立数据产权制度、数据要素流通交易制度,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制度及数据要素安全治理制度。

在监管层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秦宜智补充称,将用数字化监管手段重构监管业务流程、结合信用评价结果推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发挥多重监督作用。公安部副部长陈思源表示,公安部将及时收集、汇总、分析安全情报信息,开展网络与数据安全威胁分析、态势研判和通报预警,有效应对网络与数据安全威胁。

王江平对此也表态,将坚持把提高基础电信网络战略防御能力作为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任务抓紧推进。全面提高防护能力、极端条件下应对能力、应急保障能力。


采写:实习生 王玮 南都记者 潘珊菊 李玲 发自北京

图片来源:全国政协

编辑:梁建忠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