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网暴来看心理咨询的人在变多,隔着屏幕人们为何容易动怒?

南方都市报APP • 隐私护卫队课题组
原创2022-05-27 17:47

十年前,电影《搜索》讲述了身患癌症的公司白领叶蓝秋(高圆圆 饰)因在公车上不让座,而被铺天盖地的恶评逼到生活死角。今年年初,电视剧《开端》通过男女主一次次循环,揭露公车爆炸真相源自“杀人于无形”的网络暴力。

这类影视创作聚焦的网暴故事,正在频繁地照进现实。不久前,东航坠机乘客家属因发视频悼念亲人被骂“不够悲伤”;上海一研究生自费5万元为校友买巧克力反被指“炒作”;“反诈老陈”辞去警察身份后依然受网暴困扰……

网络喷子无处不在,甚至能置人于死地。从德阳女医生遭网暴后自杀,到寻亲男孩刘学州事件,再到上海女子打赏外卖员200元遭网暴后坠楼,因网暴酿成的悲剧不断重演。

屏幕快照 2022-05-26 下午5.41.46.png

我们与网暴的距离。图/李蓓

为何网暴无休止?普通人被网暴后该怎么办?近日,南都记者采访了三位心理学专家,探讨网暴如何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以及如何去缓解和治愈网暴带来的伤痛。

她们当中多是职业心理咨询师,入行超过五年,接受个人和团体咨询时数总计达到上千小时,并长期接受个体督导、朋辈督导;有的曾参与在武汉开展的2020年新冠疫情心理援助工作;还有的在高校读博深造,主攻精神分析方向。

当我们知道被网暴将经历什么,尝试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或许将来能更从容地应对各种变故。从心理学的角度,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上海市心理学会会员王宇,CPS注册心理师、心理治疗师林奚,乔治·华盛顿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生张梦频,分享了她们对网暴的看法。

网络是虚拟的,但被谩骂攻击是真实的

南都:近期网暴成为热点话题,在一些个案中有当事人甚至因不堪网络暴力攻击而选择轻生。网上的语言隔着屏幕,为何有这么强的杀伤力?

张梦频: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暴力,被网暴者在网上可能面临一天24小时不间断的攻击,而且很难为自己辩护。因为施暴者都是匿名的,很难分清楚对面到底是谁,该怎样作出回应。

此外,网络上说的话会比现实中的攻击更狠、更伤人。特别是在一个公共的环境中实施语言攻击,这相当于把一个人的声誉毁掉了,并且这些网络痕迹很难消除。

林奚:谈到网暴,大家容易因为网络的虚拟属性看轻它,下意识觉得网上的语言不足以伤人。这本质上是因为,我们还未完全重视网络世界对人的影响。虽然网络世界是虚拟的,但网络背后的人是真的,被网暴者看到的攻击言论也是真的,面对铺天盖地的谩骂,被网暴者能感受到恶意也是真的。

更不要说,网暴还可能与现实发生关联。比如有些过激的网友会采取“人肉搜索”、散布个人信息等方式锁定被网暴者,扒出其现实家庭住址并发起攻击行为等。

南都:当一个人被卷入网暴泥潭中,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情绪反应?

张梦频:很难说会具体经历哪些阶段或者变化。一开始可能会很无助,觉得自己很脆弱,也可能有暴露在大众面前被羞辱的感觉,或者觉得很愤怒,试图辩解和回击对方。

如果网暴攻击量较大或者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会导致一个人自尊水平降低,开始产生自我怀疑、惧怕与人交往和抑郁的情绪,甚至还会有自杀、自残的倾向。在行为上,可能会想要躲起来、回避与外界接触。

王宇:面对网暴,当事人无法按照以往处理事情的方式来应对,因此会感到巨大的失控感、不知所措,然后反复去想到底做错了什么。而抑郁、焦虑等情绪在某种程度上是我们大脑在应对创伤的情绪反应。被施暴者在很短时间接收到的信息量,显然已经超过他们所能承受和应对的能力,因而也会对未来感到不安,不确定。

林奚:被网暴属于危机事件。这类危机发生后,比较常见的身心反应是当事人出现相应的情绪反应、生理反应、行为反应和思维反应等。

情绪反应包括恐惧、焦虑、愤怒、被悲伤淹没;认为自己有罪,为此感到愧疚;选择隔离情绪,进入麻木的状态,不再想看任何人或事;英勇,感觉无所不能,选择反抗等。

生理反应上出现肚子痛、腹泻,没有生理性病变基础的疼痛,食欲增多或下降,出现多汗、发冷、颤抖等;行为反应上,睡眠质量受到影响,活动水平增多或减少等;思维反应上出现无法清晰专注的思考,不断忧虑,决策困难等。

这些变化有可能都发生,也可能是出现其中几条,这一系列反应均需要时间来调整。

允许有一段时间低落,尝试打破情绪的恶性循环

南都:对于正在遭受网暴的人,有没有一些好的办法可以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创伤?

王宇:处在网络暴力漩涡中,人们通常会一遍遍回想、翻看相关评论,但这会使之越陷越深,打乱原本的生活,情绪也变得越来越糟糕。

当人们处在这种恶性循环中时,思维会变得狭窄和消极。但如果将注意力转移,比如去晒晒太阳、撸宠物、跟朋友散散步等,则有可能从这种恶性循环中抽离出来。

慢慢地,你的思维会更开阔,会想方设法去动用各种资源让自己好起来,这样就能进入另外一个正循环中。当你情绪平稳再回看这些评论时,也会变得更理性,更知道该如何处理眼前的困局。

林奚:如果是单次小型的网暴,当事人带着这些反应依然能正常学、工作和生活,那么慢慢就能好起来了。但如果遭受到持续性、大规模的网暴,一些反应反复出现,则有可能会演变为创伤。

根据网暴的规模、谩骂等级、受影响程度等,每个人需要的修复时间不一样。一般来说,最起码需要两周左右的时间来调整。因此,遭遇网络暴力的人可以给自己一些时间,告诉自己——没有关系,任谁被那么多人骂过都会难过的;现在的这些情绪变化,都是对非正常事件的正常反应。

张梦频:经历网暴后确实需要时间来修复,当事人可以耐心地接受自己有一段低落、抑郁或者其他情绪上的波动。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要责怪自己,不要把自己当作问题的源泉。换句话说,并不是我的错导致我被网暴。

可以尝试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比如物理断网,离开网络一段时间;或者提升自我价值感,记住自己其实被很多人爱着;还可以去旅游、弹琴、跟朋友家人倾诉等,做一些放松心情的事情。如果可以做心理咨询的话,其实我非常推荐——心理咨询就像洗热水澡或按摩一样。

南都:经历网暴后,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需要向心理医生求助?

林奚:最好找专业的心理医生或者心理咨询师进行评估。不过可以分享两个相对简单的自我判断方法:一是看网暴有没有影响到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二是看痛苦程度。

心理咨询师行业案例保密要求比较高,来访数据很难进行量化的收集和统计。以个人经验来谈,近几年大家越来越多地谈论网暴话题和相应案例,总体案例的占比也在增加。因为网暴来看心理咨询、求助心理医生,或者是去精神卫生科就诊的人在变多。

需要补充的一点是,当前心理咨询或者心理治疗行业全国性的权威证书,均只进行理论考试,而没有实践操作考试,包括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或者是心理治疗师证书。

这就好像一个外科医生的证书,没有手术操作考试,导致求助者需要初步判断心理从业者的实践水平如何,来保障自己可以匹配到更适合和更专业的咨询师或者治疗师。

建议找心理咨询师的时候,可以多了解一下该咨询师的实践水平,比如了解对方有没有个体督导,督导资质如何;实践水平如何,有多少咨询小时数;是否接受过专业正规的心理伦理培训或者学等。

要减少的是暴力行为,而非多元化的言论

南都:如果从施暴者的角度去看,这些人在网上实施语言攻击,甚至采取更加极端的“人肉搜索”、打电话骚扰等行为,主要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

林奚:这是千人千面的,有些人可能是想宣泄,比如开很多小号随着潮流去找人骂;有些人可能出于自以为的“正义”,比如反派演员、谣言受害者被网暴;还有一些人是因为嫉妒,被网暴者身上一般都会有一些优点或者闪光的地方,所以才会被关注被看见,比如明星、名人被网暴等。这里我们一定要将施暴者和理性探讨的人进行区分,我们要减少的是暴力行为,而不是减少多元化的言论。

回到这个主题,因为千人千面,人和人是如此不同,单一地去分析施暴者出于什么样的心理是很难的,我会更建议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探讨网暴发生的根源。现在网暴具有匿名性导致的失责任感、群体极化、从众等特点,尤其是匿名性导致的失责任感这个特点,很多施暴者会觉得法不责众,不需要为自己的言论负责。

隔着一个屏幕,施暴者无法感知当事人的反馈,不会看到当事人哭泣而出现同情和关怀,也不会看到当事人愤怒而顾虑后果,施暴者潜意识里可能会把对面当成宣泄目标或者物品,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更不会意识到自己在骂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但如果被网暴者就站在面前,他们不一定骂得出来,因为他们忽然意识到——哦,原来对面是个人,会哭会笑会愤怒还会反抗。

王宇:网络社交不同于面对面社交。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大多数人会考虑我作出这样的评论,对方会是什么感受。对方的表情、肢体语言都可能唤起我们的恻隐之心。但在网络上,我们看到的是只言片语,倾向于选择自己想看的内容,因此很容易带着偏见作出评论。

站在施暴者的角度,我们发现一个人如何被对待,在后天没有被矫正的情况下,也会如何去对待别人。在某个时刻,他们也是受害者——可能在自己过往的人生经历中并没有得更好地与人相处方式,而是经常用贬低、挖苦、嘲笑的态度来对待他人,以此获得一种优越感,掌控感。虽然施暴者的过往可以被理解的,但不意味着他们可以肆意妄为,而不承担后果。

张梦频: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有一个很经典的场景是,如果有人在公司被老板骂了一通,回家后可能会踢家里的小狗。人们的攻击性、愤怒、压力通常需要一个宣泄口。如果你在生活中有很多被压迫、被剥削的感觉,那么就可能在别处寻求出口,比如通过网络攻击别人以获得力量感,弥补内心的不平衡。

接受变化挫折是人生常态,增强心理耐受力

南都:近期发生的一些网暴案件中,很多是发生在疫情背景下,比如上海姑娘因给外卖员200元被网暴跳楼,有大学生花5万给校友买巧克力被批评炒作。疫情三年,打乱了很多人的生活秩序。面对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封闭感,怎么去调整情绪?

王宇:因为疫情被封在家里,日常迎接自己的是蔬菜盲盒、无休止的核酸抗原,没有截止日期的封控、不断出现的阳性病例……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有恐慌、愤怒、情绪低落、无力或躯体症状等问题,是可以理解的。等到疫情过去,大多数人的这些情绪都会很快消失。

但对于小部分人而言,如果出现持续性的睡眠、情绪异常等问题,以致于无法正常投入到工作学生活中,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因为这种情况,可能单靠自己是比较难走出当前的困境。

这里有些小技巧帮助大家应对当下糟糕的情绪。比如多专注于当下,适当减少对疫情信息的关注。很多人在疫情中又学会了种植,或者做饭。尝试做做自己在被封控的环境下吃不到的美食,以增加对于生活的掌控感。

再如,找一个允许情绪表达的安全空间,跟朋友、亲人、同事等吐吐槽,抱怨等,这种我们一起经历疫情的感受,可以让人不那么孤立无援。另外,还也可尝试记录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特殊体验,比如写日记,拍短视频等。这些记录会让我们更专注当下的生活,感受更多的愉悦,并等待疫情的结束。

张梦频:疫情下,人们面对生活的失控可能会有焦虑、担忧、孤独感等情绪,还可能面临经济上的压力,生活作息的改变等等。这些都是正常反应,我们首先要接纳自己的情绪。

其次,一定程度地离开社交媒体,和负面的社会新闻保持一定距离。最后维持规律的作息、健康饮食;在家里跳操、做运动;跟亲近的朋友或者家人通话、保持联系;开发或寻找一些兴趣爱好,让自己集中注意力、保持忙碌,这些也很重要。

南都:不管是疫情还是网暴,或者还有其他变故多重叠加的情况下,很容易让人感到脆弱。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个体加强心理耐受力?

王宇:心理耐受力,也就是心理韧性,是人们在遭受重大的压力或危险时能够迅速恢复并成功应对的能力。每个人的心理韧性是不一样的,它取决于我们的个性特点、成长环境、支持系统等一系列因素。

我们的心理韧性也在随着不断经历的事情被塑造。不妨问问自己,如果当你处在上海遭网暴女子的位置上,你的反应是怎样的?这样假设是为了让我们的大脑在想象层面进入到一个危机状态,从而感受自己在面对网暴事件时会如何应对。当你在想象层面体验了处在网暴中人们的心理状态,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在为你做准备去应对。

张梦频:心理耐受力就是心理学上讲的心理弹性。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很难非常确定地说采取了哪些措施,就一定会增加心理弹性。但是总体来说,要接受变化、压力和挫折是人生的常态。虽然不顺心的事情一定会发生,但仍然要保持对未来的希望。

此外,要更关注身体释放的压力信号。因为如果没有这方面意识的话,人们可能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停下来照顾自己。当你意识到身体有一些症状(比如说失眠、肠胃不适、不明原因的疼痛等),这时候就要开始自我保健,做一些自己喜欢、能够放松身心的事情,洗个热水澡,做瑜伽等等。

还有可以尝试建立一些有意义的连接,找到有共情能力、愿意支持理解、听你倾诉的人。或者找一个有归属感的团体,在团体里找到跟你相似的人,相互支持。

此外通过做公益、帮助朋友,也可以从中获得意义感,然后尝试设立一些比较清晰、当下能够达到的目标,并为之去努力。

林奚:疫情跟网暴一样,属于危机事件的一种,都会引发身心危机,后续也会有残留反应,需要一些时间来调整。当我们想要放松的时候,回到当下是一个很好的情绪稳定方法,比如进行深呼吸,将注意力回到呼吸上、关爱自己的身体、养一盆花、阅读一本书、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做一些休闲的运动等,都是不错的。

出品:南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

采写:南都记者李玲

编辑:李玲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南都数字经济治理论坛第8期:我们与网暴的距离

8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李玲3.43亿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