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胖人易得糖尿病?新研究发现 与肠道菌群“偷跑”有关

南都N视频APP · 健闻
原创2022-09-13 13:13

为什么胖人更易得糖尿病?中山三院陈燕铭教授团队在研究中发现,脂肪堆积导致肠道内菌群渗入外周组织,导致免疫紊乱,诱发了糖尿病的发生。

微信图片_20220913114640.jpg

广东省糖尿病防治重点实验室第二任主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带头人陈燕铭

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超重和肥胖是全球引起死亡的第五大风险,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有九千万肥胖人群,其中1200万属于重度肥胖,高居全球榜首。

肥胖导致的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病高发,显著增加心血管、癌症及新冠肺炎的死亡风险,缩短预期寿命;肥胖同时常伴有睡眠呼吸暂停、脂肪肝、骨关节炎、多囊卵巢综合症等多系统疾病,肥胖相关疾患逐渐成为我国突出的医疗及公共卫生问题。

第二届广东省糖尿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宁光院士团队的研究提示,肥胖已成为中国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已成为中国人群罹患糖尿病重要的危险因素,在国人本来β细胞功能较弱的基础上,肥胖的流行及其相伴的胰岛素抵抗“雪上加霜”,导致糖尿病流行形势严峻。

但是,肥胖导致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障碍的具体机制不明。

肥胖人群的“肠漏”是问题的关键

近期,广东省糖尿病防治重点实验室第二任主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带头人陈燕铭教授团队,在免疫学领域高水平国际期刊(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发表原创研究,对上述疑问有了更进一步的解答。

研究发现,肥胖合并T2D患者中有一群特殊的产生IL-17A 的粘膜相关恒定T细胞(MAIT,是一类依赖于肠道菌群发育、能识别细菌代谢产物并产生免疫应答的非传统T细胞)含量显著升高,并与HbA1c水平呈正相关。

进一步研究证实,是一种从肠道移位而来的共生菌导致该群MAIT细胞激活,且该共生菌在肥胖合并T2D患者的血浆中显著富集。

这些结果表明,肥胖人群存在的“肠漏”,使得移位的肠道共生菌诱导免疫紊乱,产IL-17A的MAIT 细胞亚群升高,最终诱发糖尿病的发生。

“肠漏在肥胖人群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因为脂肪堆积会产生一些炎症因子,加重胰岛素抵抗,而脂肪的低度炎症反应与胰岛素抵抗互为因果,导致了局部微环境的改变,这使得肠道的‘天然屏障’功能改变,一些肠道菌群会从肠道渗入到外周的组织”,陈燕铭解释。

这项研究阐述了从异常的肠道-微生物群-免疫轴参与糖代谢紊乱的分子机制,为肥胖相关2型糖尿病的防治提供新的干预靶点。

陈燕铭表示,目前团队在着手进行进一步研究,“研究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病人肠漏的加剧,这种加剧在哪个发展阶段,有什么样的治疗模式”,而减重仍是最好的方式,能使体内的脂肪分布降低,以改善局部微环境、改善肠漏情况。

采写:南都记者李文 通讯员甄晓洲

编辑:李文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