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新增60家发热门诊,设立1200多个发热诊疗服务站

南方都市报APP • 探粤
原创2023-01-06 21:38

近日,广东省汕头市卫健局完善发热诊疗服务,扩大医疗服务供给,集中医疗资源救治新冠重症患者,发热门诊(诊室)由原来的56家增至106家,设立1200多个发热诊疗服务站。

截屏2023-01-06 17.41.12.jpg

1月6日下午,汕头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汕头市政协副主席、卫生健康局局长蔡榕介绍,目前汕头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已进入社区广泛流行阶段,按照“应设尽设”的原则,汕头市发热门诊(诊室)由原来的56家增至106家,在全市符合条件的卫生站(室)、门诊部和个体诊所建设1200多个“发热诊疗服务站”。同时,重症患者的救治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具体将采取以下五项措施:

一是扩容重症医疗资源,扩容和改造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同时增加二级医疗机构的重症资源,重点拓展汕头市三级医院的重症医疗资源,包括床位、设备以及人员队伍,成立重症医疗救治专家团队,建立日调度制度,随时调度各医院医疗资源准备和使用的情况。

二是关口前移,通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把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管理起来,根据他们的健康风险等级来实施分级管理。汕头市卫健局牵头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统计局、市医保局、市疾控中心等部门,在汕头市各区县开展新冠重点人群健康调查工作,将摸查到的基础疾病不稳定、免疫功能缺陷、失能老年人、未接种新冠疫苗老年人等各类人群分为重点、次重点、一般人群,提供分类分级服务。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底”和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提供疫苗接种、健康咨询、用药指导、协助转诊等服务。

三是发挥汕头市三级医院重症救治的兜底保障作用。三级医院进一步加强急诊和住院病房收治之间的联通和衔接,最大程度实现重症患者的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同时,要求医疗机构对于重症患者的救治,落实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疑难病例会诊和讨论制度、整体护理制度等。对于新冠感染患者,进行同质化和规范化治疗,多学科共同提供基础疾病诊疗服务。针对近期急诊就诊患者增加、重症患者增多的突出问题,汕头市中心医院、汕大附一院等多家大医院采取应急措施:如合并科室,重组床位,把部分医务人员调整到急诊科等科室;增设急诊留观区域,确保急诊的病人应收尽收;加大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确保各病区医疗力量均衡;对重症病例分级分类施治,增配呼吸机,确保危重症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收治抢救。

四是加强人车调配,扩容“120”急救转运能力。去年12月以来,汕头市120急救指挥中心接警量与出车量持续攀升,为做好高峰期应对准备,汕头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加大接警线路和调度席位的扩容,同步接入线路数和负压救护车数量翻倍增加,全面提升院前急救能力。呼吁市民非必要不拨打120,把急救资源留给最需要的人,保证120救护车能够主要承担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

五是全面推进老年人疫苗接种。重点推进老年人加强免疫、序贯免疫,持续强化日调度机制,想方设法为老年人群接种提供便利服务。截至目前,汕头市超过92%的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了新冠疫苗,其中8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达到85%,但60岁以上人群特别是80岁以上高龄人群的加强免疫接种率覆盖率还不高,建议和呼吁老年人加强疫苗接种,预防和降低重症和病亡的发生。


图/文:南都、N视频记者 李佳滢 吴彦洋 实习生 孙泷 杨齐卉

编辑:黄薇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