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栓神器”厉害了!深圳68岁阿姨肢体深静脉血栓免除开刀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健事
转载2023-03-07 22:46

深静脉血栓是临床常见血管疾病之一,其并发症严重时可致猝死、截肢、患肢溃疡等。因此,深静脉血栓一旦确诊,只要条件允许应尽快清除血栓,恢复静脉的通畅性,以降低血栓后遗症的发生率。

近日,深圳恒生医院心内科郭玉军主任团队应用波科“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装置”成功为一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血栓清除。术后患者下肢肿胀即刻明显减轻,手术效果良好。避免了传统导管溶栓、静脉溶栓需多次手术和长时间溶栓(传统导管溶栓一般3-7天,每天20~50万单位尿激酶溶栓药物),显著减少溶栓药物使用剂量和溶栓时间,从而降低溶栓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1024x1024_355d84681679091c.jpg

68岁阿姨左下肢出现深静脉血栓,“危机四伏”

谢女士今年68岁,因出现意识障碍在神经内科住院治疗,住院期间突发左侧下肢肿胀,通过彩超检查明确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左侧股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均充满血栓,在避免肺栓塞发生的同时,需尽快彻底清除血栓。

静脉血栓的出现意味着什么?郭玉军主任解释到,静脉是血液返回心脏的管道,一旦形成血栓,会堵塞静脉血的回流通路,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为常见,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肢突然肿胀,局部有疼痛感,站立或腿下垂时加剧。

静脉血栓一旦松动脱落,血块会沿着血流向心移动,堵塞肺动脉,如果超过10毫米的静脉血栓至肺动脉,则可因大面积肺动脉栓塞致猝死,5-10毫米血栓则可能导致肺栓塞,导致出现胸痛、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临床急性肺栓塞、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三大急症。

800x494_4ad87c0dfe9fc289.jpg

新疗法“上线”,2小时不开刀手术清除风险

心内科郭玉军团队通过对患者病情、血栓情况的综合考虑,决定为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治疗分三步:

首先,在下腔静脉植入腔静脉滤器,防止血栓脱落回流至肺动脉;


然后,在导丝引导下专用导管插至血栓远端,将尿激酶溶栓药物高压喷洒在血栓里,边喷药边后撤,将血栓充分溶解;


最后,间隔15-30分钟,再用导管自远端边冲刷,边回抽后撤,最终血栓被清除出体外。

887x644_1b4ba6af9778d5d2.jpg

 △为防止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行腔静脉滤器置入

538x741_7cfe9cd8d09bf415.jpg

522x719_8eb47cb59f61408e.jpg

△术前造影:左侧股浅静脉起始部闭塞且填充了大量血栓

1022x644_c89a155ec74d97b0.jpg

△行AngioJet导管吸栓,快速将血栓溶解并吸出,效果立竿见影,吸栓后造影提示左侧股浅静脉血流恢复

经过2个小时精准有序的处理,仅用14万单位尿激酶溶栓药物(传统导管溶栓一般3-7天,每天20~50万单位尿激酶溶栓药物),开通了左下肢深静脉,患者的小腿很快开始消肿了。术后24小时,谢女士左下肢浮肿消退,胀痛缓解。

据郭玉军主任介绍,传统的单纯抗凝治疗,只能预防血栓形成而无法清除已形成的血栓,而导管溶栓具有起效较慢,无法即刻减轻血栓负荷、溶栓药物过多,出血风险较大,造影剂可能带来肾损害,并且需要多次造影评估溶栓效果等不足。

心内科引进的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系统,它可以联合药物与机械作用的血栓抽吸系统(pharmaco mechanical thrombectomy,PMT),是临床血栓性疾病微创治疗新技术。

不用开刀,并且血栓清除快,能迅速改善患者腿肿症状,术后不需要限制患者活动,大大改善了患者的治疗舒适度,且减少了住院时间,具有明显的优势。目前在国内临床上已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用于外周动脉、外周静脉、血透通路等的血栓治疗。

“这种术式起效快速,去除血栓的过程仅需要十几分钟至半个小时,对比传统疗法,更能让患者受益。”郭主任表示。

郭玉军主任提醒,静脉血栓这种疾病常发生在活动受限的人群,比如高龄老人、长期卧床者如骨科手术后的患者、产妇、部分肿瘤患者等。而且,静脉血栓症状会由轻到重逐渐变化,早期症状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发展到后遗症期,经积极治疗可能虽不致命,但事倍功半,而且症状会时常跟随,如活动后肿胀,休息后略微减轻,反反复复,有的还会伴有小腿胀痛,部分患者小腿皮肤出现颜色变深甚至溃烂,经久不愈。

因此,当大家发现单侧腿部出现不明原因的肿胀时,千万不要实行按摩、揉捏、跑跳等方式试图消肿,而应保持静卧,及时就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来源:深圳恒生医院

编辑:曾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