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毫米小切口微创术后深圳大叔“腰突”消失,直呼腰背不疼了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健事
转载2023-04-03 14:24

脊椎因其包裹着的脊髓神经异常敏感脆弱,当椎间盘发生病变时,传统手术治疗往往“大开大合”,创伤巨大,但通过微创椎间孔镜手术则创伤更小。

张先生今年48岁,一个月前开始出现腰背部疼痛,严重影响了生活和工作。在多方咨询和了解后,他选择来到深圳恒生医院骨科就诊。医生给他做了核磁共振MRI检查后,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张先生腰4/5椎间盘髓核已经脱出到椎管内,严重压迫硬膜囊脊神经根,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持续疼痛、神经损伤、肌肉痉挛、脊柱变形以及尿失禁和排便障碍等严重影响。由于病情严重,骨科菅新民主任医师建议张先生行微创椎间孔镜手术治疗。

1080x1439_3f288c2543ec517d.jpg

1080x1439_18382271b6d767d2.jpg

 △腰4/5椎间盘髓核已经脱出到椎管内


微创手术取出病变髓核组织

手术创口仅为7mm,两小时不到腰不疼了

针对张先生的病情,恒生医院骨科专家团队共同为他制定了手术方案——微创椎间孔镜手术,即脊柱内镜下局麻,经椎间孔入路髓核摘除术,手术创口仅需7mm,损伤较小,安全性也更高,适合大多数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部分腰椎管狭窄、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

在手术中,菅新民主任医师带领团队通过椎间孔镜进行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首先,将压迫神经根的“罪魁祸首”髓核切除,缓解患者的神经症状。

648x648_d0246a5743ec517d.jpg

576x576_63577ed34e732ced.jpg

然后,进行了脊髓神经根粘连松解术,将神经根粘连松解,恢复神经的正常活动;紧接着,进行了椎管扩大减压术(它可以通过扩大椎管的大小来减轻椎管内压力,缓解患者的脊髓神经根症状)和纤维环成形术,减轻患者的腰痛症状;最后,通过纤维环缝合术,修复了腰椎间盘裂口,防止其再次突出。

886x630_158a0043d1fe173d.jpg

手术过程中,专家团队精细、娴熟的操作技术很好地保护了患者的神经组织和周围正常结构,经过两个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腰痛得到了缓解。为了帮助患者更快康复,按照快速康复的理念,术后第二天,患者在骨科、康复医学科医生的指导下开始康复治疗,顺利在入院的第七天康复出院。

240x426_8b2fe3d58e296a06.jpg

△手术前,患者走路腰椎侧弯

240x240_6a9bdb61f4b9ec30.jpg

△经过手术治疗后,患者的腰痛得到了缓解,腰椎不再侧弯,可正常走路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微创手术助力患者更快康复

骨科菅新民主任医师介绍,腰椎间盘突出是腰椎累积性损伤引起腰椎退变,进而引起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和盘内组织突出,引起神经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引起腰腿痛的疾患,好发于20-50岁人群,目前有年轻化趋势。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菅主任表示,“有相当一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以经过保守治疗,通过卧床休息、锻炼、药物和理疗等治疗措施达到症状缓解的目的。但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好,或腰腿痛反复发作影响生活,就需要手术治疗。”

这些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 经正规保守治疗后,症状不缓解;

  • 保守治疗有效,但劳累后反复发作,影响生活及工作; 

  • 部分首次发病的患者,疼痛剧烈,严重影响生活及工作;

  • 受压神经根支配的肌肉出现肌力减退者;

  • 合并大小便失禁的马尾神经综合征者需紧急手术;

  • 合并椎管狭窄者。

对于年轻人、上班族来说,也许还没发展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但也时常腰椎疼痛,菅新民主任医师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科普知多点:如何预防腰间盘突出

1.改善工作姿势,注意劳逸结合

长期伏案工作的人,应保持正确的姿势以减少腰椎间盘内的压力,并定时伸展腰部。伏案工作60分钟后应活动10分钟,以缓解疲劳的肌肉。

座位高低也要调整到适合的位置,过低双肩会有上耸的感觉,过高则易使腰椎过度拉伸增加腰部的负荷,诱发腰椎间盘突出。

2.生活中学会合理用力

当我们需要弯腰搬重物、弯腰抱小孩或突然扭腰时,都有可能损伤腰部肌肉以及腰椎间盘。

因此,搬抬重物时,应当蹲下来,将身体向前靠,使重力分担在腿部肌肉上。平时比较少做体力劳动的人尤其应该注意这一点。此外,还要注意对腰部的保暖。

3.加强腰背肌肉锻炼

强健的腰背肌肉对腰椎有维持和保护作用,游泳是锻炼腰肌的好方式。

4.饮食注意不可少

维生素E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肌肉紧张的作用,同样能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的疼痛症状。

日常生活中含维生素E多的食物有鳝鱼、大豆、花生米、芝麻、杏仁等。此外,蛋白质是形成肌肉、韧带不可或缺的营养素,日常生活中要多吃含蛋白质高的食物。


来源:深圳恒生医院

编辑:曾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