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出血!坪山区人民医院新技术15分钟助力食管憩室患者痊愈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健事
原创2023-04-14 17:06

近日,坪山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在“三名工程”专家、南方医院韩泽龙教授的带领下成功完成医院首例“内镜经黏膜下隧道憩室间脊切开术(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septum division,STESD)”治疗食管憩室。该手术的成功开展,体现了医院消化内科精湛的内镜技术和不断探索、精益求精的精神。

1080x720_6279a4588e296a06.jpg

据悉,患者因食管憩室收治入院后,消化内科立即联系“三名工程”专家、南方医院韩泽龙教授前来会诊,参与患者诊疗,并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决定为患者行“内镜经黏膜下隧道憩室间脊切开术(STESD)”。

在消化内科和内镜中心医护团队的通力配合下,手术顺利进行。术中胃镜见:食管距门齿26cm见一憩室,直径约15mm,憩室基底部呈青色。于距门齿21cm切开黏膜建立隧道,逐步剥离黏膜下层,暴露憩室脊,内镜直视下切开憩室脊,过程顺利。

936x936_22aec429ea5d2f1c.jpg

936x936_b28dee541c383cd3.jpg

此次手术用时仅15分钟,无出血,术后观察憩室明显缩小,钛夹封闭隧道入口。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对手术效果相当满意,家属也非常感激整个医疗团队的精心诊疗。

什么是食管憩室

食管壁的一层或全层局限性膨出,形成与食管腔相同的囊袋,就称为食管憩室。发病率低,老年人多见,大部分无症状;少部分出现吞咽困难、胸痛、梗阻感、反复吸入性肺炎、消化道出血等。在有吞咽困难的患者中,小于5%的患者因憩室导致。

352x459_9b5a64ccc4ca4238.jpg

图为食管憩室类型

什么是内镜经黏膜下隧道憩室间脊切开术(STESD)

采用隧道内镜的技术,在距离憩室中隔5cm处建立隧道入口,然后在黏膜下层建立一个短隧道,在隧道内找到并完整暴露憩室间隔,最终完成食管憩室间脊的切开,最后用钛夹完整夹闭黏膜切口。这样可以避免外科手术,更加微创。

STESD的优势:

1. 在保留黏膜层完整性的基础上切断憩室中隔,降低术后穿孔、感染的发生,降低并发症风险。

2. 可以充分暴露食管壁和憩室之间的中隔肌层,完整彻底地切开憩室间嵴的肌肉,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复发。

1080x662_c004dfd767c6a1e7.jpg

内镜经黏膜下隧道憩室间脊切开术的原理

据了解,“三名工程”专家定期在坪山区人民医院开展诊疗活动,具体出诊时间如下:

周一、周二:罗晓蓓教授(周一下午为门诊,周一上午、周二内镜)

周四、周五:韩泽龙教授(周四下午为门诊,周四上午、周五内镜)

专家简介

388x388_f1eda07d93db85ed.jpg

韩泽龙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博士,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治,尤其擅长消化内镜下早期肿瘤ESD治疗,在十二指肠早期肿瘤ESD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联合日本顶级内镜专家八尾建史教授和佐野宁教授开展国内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治培训班,培养国内年轻内镜医师近200名。主持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专著1部。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培训学院内镜培训导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第八届老年内镜协作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第六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080x1080_e324b42d03afdbd6.jpg

罗晓蓓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医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荣誉医师,新加坡国立大学杨璐琳医学院联合培养医学硕士,日本福冈大学筑紫病院访问学者。擅长消化道早期肿瘤的内镜下筛查及微创治疗(EMR、ESD),多次荣获全国比赛一等奖;擅长胃肠、胆胰疾病的超声内镜(EUS)诊疗,如胰腺、胸腹盆腔肿块穿刺活检术、胰腺假性囊肿、脓肿引流及梗阻性黄疸减黄引流等微创介入诊疗技术,多次荣获全国EUS诊断及介入治疗比赛一、二等奖;擅长复杂胆胰疾病的ERCP诊治。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儿科协作组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消化内科管理分会常委及早癌学组副组长、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胶囊内镜分委会常委等。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主持广东省级课题2项,多次在国际会议做学术报告、操作演示。


来源:深圳市坪山区人民医院

编辑:曾美媛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