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龄幼儿肛周脓肿5个月,深圳非遗名医20分钟手术清病灶

南都N视频APP · 深圳大健事
转载2023-08-03 16:43

“孩子屁股上的脓包止不住,已经5个月了。请你帮帮他吧,他太痛苦了。”近日,小同(化名)的爸爸吴先生抱着7个月大的小同从老家赶到深圳,向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杜氏肛肠”传承人杜克义教授求助。

小同在2个月大时被确诊为肛周脓肿,在老家医院做了单纯切开引流手术,术后肛周仍反复出现红肿溃破、流脓,病情加重形成肛瘘。

为尽快解除患儿痛苦,杜克义教授在小同抵达深圳恒生医院后,立即给他做了详细评估并制定“溯源治本”手术方案,手术由杜氏第五代传承人、肛肠科主任杜韦静博士主刀,成功为患儿一次性解除肛瘘病灶。

1080x1002_3f61c94a642e92ef.jpg

杜韦静主任为婴儿成功实施肛周脓肿(肛瘘)一次性根治术

吴先生曾找过杜克义教授看病,当他发现2个月大的小同肛门出现红肿流脓时,便拍下照片向杜教授咨询。当时从医50多年的杜老一眼便看出了病灶根源,他表示这是典型的婴幼儿肛瘘,要通过一次性“治本”手术才能解决问题。但吴先生心疼孩子太小,不希望小同做手术,便维持“治标”方案——只要发现脓包,便让当地医生排脓,后来还自己动手挤脓液,小同哭闹不止。此后的5个月里,小同的病情反复,切开排脓根本无法解决痛苦。

吴先生无计可施,只能带着小同到深圳恒生医院肛肠科求治。

“孩子已经7个月大了,肛瘘情况越来越严重,如果早点手术孩子能少遭点罪。现在您放心把孩子交给我们。”杜克义耐心地向吴先生解释了手术方案,手术主要采用杜氏肛肠“外治五法”的刀剖法,核心要义是“精、准、轻”,通过杜氏传承的提、拉、钩、切等细微动作,消除肛瘘原发病灶。

杜韦静主任表示,肛瘘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外口在肛周皮肤上,若只是单纯切开外口排出脓液,当外口愈合,内口至瘘管内脓肿形成,引流不畅,那么浓液很有可能寻求其他出口破皮而出,造成肛周“千疮百孔”。因此手术的目的是把内口到外口这一段“污水沟”彻底清除。

“针对婴幼儿患者,技巧是关键。我们既要把创面做得更小,还要一次性把病灶清除干净,避免患儿多次痛苦。”杜韦静说道,小同的手术耗时不到20分钟,以小切口精准地解决了内口问题,同时保证有效引流、防止瘘管分泌物堵塞。

手术当天下午,小同就能正常排便了。

多年来,“杜氏肛肠”疗法已帮助无数新生儿、婴幼儿肛瘘,多次手术复发久治不愈之复杂性肛瘘,先天性肛门闭锁,直肠低位阴道瘘,白血病合并肛周脓肿炎症等患者摆脱了疾病的痛苦。

杜韦静主任介绍道,深圳恒生医院肛肠科完成的新生儿、婴幼儿肛瘘手术中,最小的患儿仅出生三天。

近年来,婴幼儿肛瘘和肛周脓肿发病率不断升高,主要是这几个因素相互影响造成的。

  • 一是新生儿尤其是男孩,受母体激素水平的影响,雄性激素水平较高,皮脂腺分泌旺盛,导致肛门产生异常腺体;

  • 二是小儿骶骨弯曲尚未形成,肛管短,直肠与肛管呈垂直状态,粪便下来直接冲击肛窦,致肛窦损伤、感染;

  • 三是新生儿免疫功能不健全,2个月后的宝宝体内免疫球蛋白IgA有所下降,对细菌的防御能力弱,加上每日排便次数多容易造成肛周感染,形成脓肿;

  • 四是家长排斥手术,延误了患儿的病情。

杜韦静提醒家长,当发现孩子肛门周围皮肤突然发红、化脓,排便痛苦、哭闹不止,不要误以为是尿布疹,应及时找肛肠科医生检查。

如果孩子被确认为肛瘘,切勿因孩子年龄小而不选择手术治疗。婴幼儿肛瘘难以自愈,病情后期有可能会演变成复杂性肛瘘,患儿将遭受极大痛苦。

专家在线

1080x1443_3a7ed4d08e296a06.jpg

754x1376_a65c0c00d3d94468.jpg



来源:深圳恒生医院

编辑:曾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