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中欧经贸高层对话:欧盟对华“脱钩”既不可取也不可行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3-09-29 17:03

9月25日,第十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在北京举行。当前世界正在经历深刻的历史之变,全球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在此背景下,中欧坚持对话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繁荣,具有特殊意义。

近年来,不少欧洲企业抓住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中国市场机遇,发展势头良好。目前,世界500强企业有350多家在广东投资。在近期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欧洲经贸合作交流会上,粤欧两地企业达成合作项目32个,投资总金额约349亿元,项目主体包括西门子、空中客车、博世等欧洲知名企业,粤欧高质量经贸合作再启新篇章。

今年是中国和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此次对话谈什么?人类再次站在历史十字路口的紧要关头,中欧关系将何去何从?近日,南都、N视频记者采访西班牙经济学家胡里奥·塞瓦略斯(Julio Ceballos)和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中欧关系研究中心副教授刘丽荣,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图片

9月17日,X8202次中欧班列(郑州)停靠在国铁集团郑州局圃田车站。新华社发

谈话:努力在共同利益和竞争之间保持平衡

9月25日,第十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在北京举行。双方决定,在中欧经贸高层对话机制下成立副部级金融工作组。

刘丽荣向南都记者分析,此次对话是疫情之后首次线下举行的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会聚焦双方关切的争议问题。

胡里奥·塞瓦略斯日前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亦认为,此次对话将重点关注欧洲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投资、技术合作、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等广泛领域,以及其它双方共同关心的经贸问题。

“中国和欧洲注定既要合作又要竞争。”他说。

在胡里奥·塞瓦略斯看来,此次对话有两个主要目标。“一是解决贸易壁垒、技术争端,努力开拓新的合作领域,促进贸易和经济增长,以规避相关风险;二是解决欧洲供应链过度依赖中国的分歧,以及欧洲对中国投资的新限制。”

“经贸关系是中欧关系发展的基础。尽管欧盟强调,中欧之间存在着竞争与对抗,但合作仍是基调。”刘丽荣表示,虽然中欧关系存在诸多问题,但双方一直保持密切沟通。

近几个月来,中欧之间进行了多次高层互访和对话。“对话沟通有利于增进政治互信,也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刘丽荣说。

于2014年启动首轮谈判的中欧投资协定,是中欧关系一大焦点。

今年5月,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傅聪曾表示,中欧投资协定是一项重要的双边协定,中欧双方都为此付出巨大努力并展现巨大灵活性。当前,世界处于疫后复苏期,经济不景气,这份协定有利于推动双方经济发展,也有助于解决欧盟和欧洲企业对中国市场的诸多关切。

“但遗憾的是,批约被政治化了。”傅聪说,中方已提出一些打破僵局的建议,希望欧方能相向而行。对欧方基于相互尊重和对等原则的任何建议,中方都愿听取和考虑。但底线是欧方不能只提条件,要求中方先这样做那样做,而应提出务实的解决方案。

“欧中经贸关系的特点是互利合作与竞争并存。”胡里奥·塞瓦略斯向南都记者分析,欧洲是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而中国则是欧洲出口产品的重要市场。

“双方认识到各自市场的重要性,在贸易、投资和气候变化等领域开展合作。此外,双方都努力在共同利益和竞争之间保持平衡,都意识到尽管通往稳定的道路是复杂的,但稳定的关系在全球化的世界中至关重要。”他说。

背景:欧盟称与中国保持开放沟通和对话同样关键

刘丽荣向南都记者分析,受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欧盟及其成员国近几年在中国问题上出现了一些尖锐的声音。然而,尽管中欧关系存在矛盾,双方仍对经贸关系的发展寄予厚望。

2022年,中国和欧盟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欧双方的相互依存度仍然很高。在德国的带动下,2022年欧盟国家对华投资大幅增长,德国对华投资在2023年上半年继续保持高位。

近年来,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截至今年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累计突破2000万辆。比亚迪、小鹏、名爵等众多中国品牌近日亮相德国慕尼黑车展,新款电动汽车开启欧洲首秀。

图片

9月4日,在德国慕尼黑国际车展媒体预展上,参观者在比亚迪品牌发布会现场与BYD SEAL U汽车合影。新华社发

事实上,早在此次车展前,欧洲理事会已发布文件,将中国定义为“欧盟的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和制度性竞争对手”。

9月13日,欧盟委员会官网披露消息,该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欧洲议会发表第四次“盟情咨文”时表示,将会启动一项针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但其亦表示,与中国保持开放的沟通和对话同样关键。

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回应称,中方就此调查表示高度关切和强烈不满。

其表示,中欧汽车产业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和共同利益,经过多年发展,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欧盟汽车企业在中国投资经营多年,中国市场已成为众多欧盟车企最大的海外市场。中方始终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欢迎欧盟汽车企业进一步扩大对华投资,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投资。 

中方认为,欧盟拟采取的调查措施是以“公平竞争”为名行保护自身产业之实,是赤裸裸的保护主义行为,将严重扰乱和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并将对中欧经贸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欧盟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展开反补贴调查,目的在于保护欧洲传统的优势产业,遏制来自中国的有力竞争。”刘丽荣向南都记者分析,在这一问题上,欧盟内部存在利益分歧。

“中国是德国汽车产业的重要市场,如果欧洲对中国电动汽车及零部件采取限制措施,中方必然采取反制措施,德国汽车出口也会受到冲击。”

在她看来,电动汽车是中欧博弈的新起点。其日前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反补贴调查目前尚未正式立案,有可能是此次中欧高层经贸对话的重要议题。

而在此次对话中,中欧双方就欧盟近期推出的国际采购工具、外国补贴审查、碳边境调节机制等贸易政策深入坦诚交换了看法。中方提出,希望欧方审慎使用贸易救济措施,鼓励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深化合作,为中欧正常贸易往来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观点:欧盟对华“脱钩”既不可取也不可行

近年来,中欧在锂电池领域合作日益密切。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与宝马、大众、标致雪铁龙等欧企合作紧密。在今年9月上旬的慕尼黑车展上,宁德时代带来了使用磷酸铁锂材料、可实现大规模量产的“神行超充电池”,该产品能够帮助电动汽车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先进程度令人惊叹。

图片

这是9月5日在德国慕尼黑国际车展的宁德时代展区拍摄的神行超充电池展品。新华社发

发展路上并非一帆风顺。随着欧洲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欧盟愈发担忧对中国锂电池的依赖性。

刘丽荣认为,欧盟是中国锂电池的重要出口市场,欧洲在推广可再生能源的过程中,需要储存能源的有效方式,未来对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的需求会保持强势增长。

“相互依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保障供应链安全应由企业自行决策,而非欧盟技术官僚制定约束性的政策。”刘丽荣向南都记者分析道。

“从欧洲经济及其技术系统来看,欧盟对华‘脱钩’既不可取也不可行。” 在胡里奥·塞瓦略斯看来,“脱钩”不可行的原因在于欧中经济之间巨大的经济关联性、相互的技术依赖性、双方市场的规模以及由此带来的物流挑战。

经贸合作是中欧关系“压舱石”。即使在去年疫情艰难时刻,中欧贸易额仍逆势创下8473亿美元新高,中欧班列开行突破1.6万列。

多国领导人均表示,中欧要开展互利合作,不要掉入“脱钩断链”的陷阱。

在今年9月25日举行的第十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中,双方同意构建稳定互信的产业链供应链,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反对“脱钩断链”。

未来:加强经贸合作仍是中欧关系发展的基调

在当今世界变乱交织、人类再次站在历史十字路口的紧要关头,中欧关系何去何从?

一方面,欧盟对华政策强硬;另一方面,不少欧洲企业仍在中国探索合作机遇。“这种矛盾现象体现了欧盟精英政治与民众意愿的脱节。”刘丽荣分析认为,欧盟是精英政治的产物,欧盟的技术官僚在许多问题上独断专行,与成员国的现实利益存在冲突,民众意愿和企业利益被忽视。她还表示,这种矛盾现象也体现在欧盟内部治理的许多方面。

刘丽荣提到,欧盟是一个超国家组织,成员国依然是欧盟对华政策制定的核心,主导中欧关系的发展。

“在对华政策方面,欧盟主张强硬路线,但是大多数欧盟成员国仍然坚持务实合作。作为中国在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脱钩断链’论对于德国企业在华投资和贸易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她说。

“欧洲企业对中国仍然非常感兴趣,因为中国是未来最大的消费市场,是销售和利润增长的重要机遇。”胡里奥·塞瓦略斯认为,中国是一个高效率、低成本的制造中心,使欧洲企业能够保持全球竞争力。

图片

粤港澳大湾区—欧洲经贸合作交流会在德国慕尼黑举办。

中欧经贸来往频繁。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同欧洲经贸合作十分紧密。南都记者从广东省商务厅方面获悉,目前,世界500强企业有350多家在广东投资。包括西门子、大众、雀巢等在内的一大批欧洲企业投资广东,抓住机遇。与此同时,华为、美的、迈瑞、比亚迪等一批广东企业亦在欧洲加大投资力度,共同推动双方经贸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数据显示,2022年,广东对欧洲进出口总额达1823.4亿欧元、同比增长12.3%。广东实际吸收欧洲外资9.1亿欧元、增长10.1%。2023年上半年,广东实际吸收欧洲外资8.3亿欧元,同比增长1.2倍。

当地时间9月6日下午,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欧洲经贸合作交流会。会上,粤欧两地企业达成合作项目32个,投资总金额约349亿元,项目主体包括西门子、空中客车、博世等欧洲知名企业,粤欧高质量经贸合作再启新篇章。

“尽管贸易和政治局势紧张,中国仍是一个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目的地,为许多欧洲企业的全球拓展及其进入全球供应链提供了支持。”胡里奥·塞瓦略斯向南都记者分析道。

“欧盟与中国都有义务通过谈判达成共识,在合作与竞争之间取得平衡。” 在胡里奥·塞瓦略斯看来,双方都有非常重要的经济利益,在贸易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相互需要。然而,在贸易问题、治理体系和技术方面的分歧,可能会导致双方关系紧张。

刘丽荣亦表示,加强经贸合作仍然是中欧关系未来发展的基调。

“一方面,中欧互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贸易伙伴,双方在产业、供应链和消费市场方面具有高度的互补性。另一方面,中欧均是国际秩序的构建力量,在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地缘政治危机等全球挑战方面,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双方合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她分析道。

“未来取决于双方是否有能力管控这些分歧,并在共同关心的领域开展合作。”胡里奥·塞瓦略斯亦向南都记者表示。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梁令菲

编辑:张亚莉,何嘉慧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即时看天下

5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