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十字路口常常没有红灯停绿灯行,前方的未知与迷茫就如同漫漫长夜。我们有时会踌躇不前,犹豫不决。迷茫的路口人来人往,总有人指明方向,在长夜里亮起明灯,暴雨时撑起一把伞。人与人之间的善意构建起了十字路口的方向灯、指路牌,它们包含着人性里最闪光的地方。善良、是勇气、是奉献等,汇聚成一份“向上向善”的力量。这份力量将我们紧紧地连接在一起,一同前行。南方都市报、N视频推出《温暖广东 向上向善》系列公益短片,根据真实故事原型改编,用电影叙事与广告语言等艺术手法再创作,将蕴含全人类共同情感价值的好人精神故事,赋予戏剧化与观赏性,更广泛地传递到全广东、全国、乃至全世界每个人的心中。八个故事,在这个冬天,温暖广东,温暖世界,向上向善。
故事一《山中人》
《山中人》的故事原型取材于广东佛山三水护林人徐奕新,徐奕新作为护林员,孤身守护山林23年,其间发现、阻止火情数次,是佛山三水南山镇真正的“守护神”。《山中人》以此为原型,以悬疑惊悚的风格为外壳,讲述了一个关于“敬业奉献”的故事。
故事一开始 ,两位前往山中游玩的女孩隐约感到被人跟踪,又想到关于山怪的传说,受到惊吓的两人急忙跑下了山林,在山脚边的商店歇脚。此时新闻系的男大学生登场,而他此次到访的目的正是为了找到传说中的山林怪物。眼前的两位目击者和商店女老板都确认了“山怪”的存在,这迫使男孩决定踏上上山的道路,寻找山怪。不出意料,上山的路途才走了一半,男孩便察觉到有东西在跟着自己,惊恐之间,男孩摔倒在了山林间,意识模糊前,山怪也出现在了男孩的面前,至此山怪的秘密也将被揭开......
《山中人》运用大量的手持镜头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视听感受,前半段阴冷的森林景象与后半段火光之下的人物映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护林员心中的温暖与热忱就如同那熊熊烈火一般连绵不断,生生不息,永远守护着这座山林。
《山中人》的故事从始至终都在神秘化护林人角色,这给观众营造了紧张、危险的氛围,也让观众十分期待“怪物”的真实身份,引人入胜。故事在结尾处由“一个怪物”变成了“两个怪物”,创作者借此表达了将“敬业奉献”精神传递下去的美好愿景。至此《山中人》将“敬业奉献”的精神深深地传达到了每一个观众心中,徐奕新心系大地,不为小我,敬业奉献的高尚品格是给予后辈宝贵的精神食粮。
故事二《拯救》
《拯救》的故事原型取材于“舍己为人”的群像。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外卖小哥拯救轻生女子”之类的新闻,而拯救者可能正在面对生命中的艰难抉择。这个选择,在拯救他人的同时,也许也拯救了他们自己。《拯救》以此为创作灵感,讲述了一个命运多舛的男人张磊拯救落水者和自己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夜晚的警察局中,浑身湿透的张磊,惊慌失措的女孩以及严肃谨慎的警察三个人处于同一空间之内,外表看似凶悍的张磊和惊慌失措的女孩之间应该有着不可告人秘密,警察的注意力也全部放在了张磊的身上,在警察的一系列问询之中,张磊也陷入自己身世的回忆之中。张磊从小命运多舛,踏上过歧途,改过自新之后,张磊逐渐迷失在了人海之中。警察的问询继续打断了张磊的思绪,眼看张磊被逼入了绝境,缓过神来的女孩才交代出了真实的经过......
《拯救》聚焦于警察局的小范围空间里发生的事件,将男主人公的过去,以及男女主发生的救人事件进行时间线融合,回忆与质询同时进行,一边带领观众感受着紧张的氛围,一边又在张磊的回忆之中,抽丝剥茧,道出张磊救人的真相。而张磊这个极具复杂性的人物在拯救他人和拯救自己之间,也令人深思。
影片以问题开头“人的一生究竟掌握在谁的手中?”,全片文案以此为核心娓娓道来,在故事的最后也是影片的高潮,将问题重新拉回到观众的视线之中,再次提问,此时人物和剧情都已经给出答案,全片结束文字点题“你自己”情绪达到闭环,故事要表达的思想也得以展现,第一层为“见义勇为”的高尚精神,第二层则是张磊这个人物所自带的“自我拯救”属性,主题价值环环相扣,将这种精神以及这份鼓舞传递到每一个迷茫者和普通观众的心中。
故事三《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故事原型取材自退休教师叶连平。1991年叶连平从学校退休,闲不住的他自费建起了“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孩子们在这里补课,不仅免费,还包吃包住。有些家庭几代人都上过他的课。从1978年至今,叶连平当了40多年教师,叶连平表示如果可以的话希望能永远当下去。
整体故事的讲述以一个小女孩的独白开始,“我的老师是世界上最坏的老师”将叶连平对待教育工作严肃、认真的人物形象展现出来,也给予观众对于是什么样的坏老师的期待,观众瞬间与女孩情感共鸣。后半段以女孩长大之后“我的老师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师”将前面的“坏”反转,强化叶连平人物形象的高尚,情感的共鸣也达到升华,女孩长大之后的独白情绪得以充分第深入到观众心中,使观众的情绪一直跟随剧情和独白由下至上。
《我的老师》利用了平行蒙太奇的手法,将女孩与老师的时间线进行糅合,并将成年后的女孩与孩童时期女孩的认知进行对比,借他人之口从侧面表现出了老师的伟大形象,也让观众在反转之中认识到叶连平背后的故事。
影片整体在色彩上进行了形象化处理,前半段整体环境的阴冷与文案相呼应,而后半段在阴冷环境中一束又一束的暖色光源设计,很好地使得画面上有了从冷调到暖调的过渡,最后当情绪到达高潮时,整体的色调都转为暖调,叶连平的光辉形象在视听和旁白的共同帮助下建立了起来,将叶连平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高尚情操表达出来。叶连平老师为了留守儿童,奉献自我的精神将感动激励着许多人。
故事四《越界》
《越界》 的真实原型取材自广州的哥朱光雄。2023年2月12日上午,在广州白云区岗贝路附近,广州公交集团广骏公司出租车司机朱光雄接载了一名约二十岁的女孩。女孩情绪低落,一路哭泣,直到在番禺区海鸥岛下车。出于担心,朱光雄一直在附近守护。一段时间后,女孩突然翻越护栏跳入水中,危急时刻,朱光雄不顾自身安危第一时间跳入冰冷的水中施救,及时制止了悲剧发生。
在《越界》故事的创作中进行了科幻化的“跳板世界”进行设计。在未来的世界中,评分机器人会时刻地跟随在司机旁边,制止司机的违规行为,一旦扣分超过限制,司机就会失去营业资格,而主人公在察觉到女乘客的情绪失控之后就一直关注着女乘客的状态,这样分神的行为也导致司机的信誉分数一降再降,直到最后,面对即将结束生命的女乘客和即将扣完的分数,司机做出了他自己内心的抉择......
《越界》因为全片几乎都是发生在小空间中的故事,所以这对于在小空间中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而视频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运用了汽车上的三块镜子。主驾驶中间的后视镜以及两侧的后视镜,将司机、评分机器人和女主三人的情绪链接在了一起,司机也在三块镜面的切换中,一直在做着内心的抉择。三块镜子是司机内心情绪的写照,也是三人关系的集合体现。
影片整体风格由喜剧风趣逐渐走向人物内心的纠结,开头引人入胜,后半段又拔高了司机的人物形象,体现了主人公见义勇为,奉献自我,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也通过这个故事将这份精神传达出来。
故事五《解忧理发店》
《解忧理发店》的真实原型故事取材于位于广州市区的一间假发店,它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对面的商铺街扎根3年,店主是林彩平。癌症病患们走进这里,想为因化疗脱落头发找到替代。在这里,光顾的、服务的大都是女性,而林彩平就一直坚守在这里为每一个女性穿戴上最美丽的“铠甲”。
影片讲的是一个理发店的店长,为各种因为癌症治疗而脱发的病人提供和设计量身定制的假发,以维护他们体面和尊严的故事。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所看不到的阴暗角落,有一些人正在经历着病痛的折磨。他们一边因为癌症而痛苦着,一边也因为治疗带来的脱发困扰着。然而正是有类似解忧理发店的存在,为这些病人们带来了微弱的希望之光,这些温暖而有力量的光,将爱洒向每一个角落。
视频运用了平行叙事的手法,将理发店中的顾客混剪在一起。不同的客人,同样笑脸的平姐,平姐一直在温暖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给予的不仅是关怀,更是面对病魔的勇气。结尾处,店铺中病患在平姐店铺中留下的纸条,更体现出了平姐这个小小的理发店对于患者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而平姐在此坚守着这个理发店的奉献精神更是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多一点关怀,少一份冷漠。
故事六《做人生的“猪脚”》
《做人生的“猪脚”》故事取材于广东一名女大学生在离校前点了一家经常光顾的猪脚饭外卖,猪脚饭老板得知了女孩即将毕业后,在给女孩送来猪脚饭外卖的同时,还附赠了猪脚饭的秘制配方,并贴心叮嘱女孩今后工作了也要好好吃饭。最令女孩感动的是,猪脚饭老板还在外卖单上留下了一句祝福:“前程似锦,永远做自己的‘猪脚’”,简单的一句话,却给女孩带去了莫大的精神鼓励。
影片故事的开始就聚焦到了一个在职场以及生活中都是小透明的人物,虽然努力上进,但是好运似乎从来都没有垂青“小透明”。面对办公室里的明星人物,她迫切地想知道对方是如何成功的。“大明星”打趣地告诉“小透明”自己是吃了楼下的魔力猪脚饭才有了现在的成功,“小透明”信以为真每天都去吃猪脚饭,而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小透明”的命运似乎真的发生了改变,开始向着“大明星”发展。
故事以一个充满魔力的猪脚饭为核心,当主人公以为自己的一切成功都是来自于猪脚饭的魔力时,现实让主人公明白,真正让自己走向“大明星”的原来是那个一直在默默努力的自己。
视频也借此故事告诉着观众,人生中的平凡与不顺心是十有八九的常态,保持着一颗坚持不懈、努力向上的心态,才是面对生活重要的法宝,而这份心态与坚持,总会有一天给我们平凡的生活增添一抹色彩,让我们平凡的生活熠熠生辉。
故事七《天下午餐店》
《天下午餐店》的原型是位于东莞市茶山镇名为“平素免费”的饮食店免费素食的发起人谢礼玲、免费素食项目负责人谭德平和义工店长唐正仁。他们8年来坚持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免费午餐,已累计送出免费午餐45万份。
故事以一场误会开始,猪肉铺大叔已经被天下午餐店的店主欠下了大额款项。他前来向店主讨债,但是老板表示自己压力也很大,店里冷清。猪肉铺大叔见店主可怜便决定再通融几日。谁承想中午的店里居然满是乘客,猪肉铺大叔这下冷静不下来了,立刻就想找到店主说理,但此时忙碌的饭店之中根本找不到店主的身影。更加离奇的是,店里的每一个顾客仿佛都非常熟套,自顾自地拿盒饭吃饭也没有人付钱。猪肉铺大叔抓住了一个不付钱的顾客,终于问出了老板的秘密......
影片以一场误会开篇,通过追债人的视线进行叙事,一层一层地拨开天下午餐店的秘密。大量的甩镜头增强了画面中的动感,人物之间的冲突得以体现,午餐店店主心系每一个需要帮助的顾客的行为深深打动了猪肉店老板,最终使得猪肉店老板也加入到了这场爱心活动的接力中来。
影片通过天下午餐店店主为人们提供免费午餐的行为,体现了她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感,午餐店不计利益,只求每一个人能吃饱饭,甚至是为腿脚不便的老人送上午餐,纵使自己的日子已经破破烂烂,但也要为他人点上一盏明灯,这种崇高的善意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
故事八《一勺阳光》
《一勺阳光》故事取自B站UP主“诺子呜喵”的真实经历。她幼时因病导致双目全盲。2022年12月,她将与导盲犬一同出行的视频发布到网上,收获了近300万的播放量。在片中,每当“诺子唔喵”遇到困难时,总有热心的路人伸出援手,而在不久前,“诺子唔喵”在18次的爱心接力中完成了广州到深圳的140公里的旅游。
视频以一个盲人女孩的出行开始,吵闹的车流声和喧嚣的人群声让站在路口的女孩不知所措,正当女孩茫然之时,路边的铜匠模仿着人行红绿灯的叮当声,为女孩打起了节奏,而女孩也很快意识到了铜匠的意思,顺利通过了马路。
视频作者用铜匠机智的行为帮助了踌躇在马路边的女孩,实则是用铜匠这个机智的行为映射了那些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伸出援手的行为,正可谓“举手之劳”,这点点的善意对于需要帮助的人来说如沐春光。女孩虽然看不见阳光,但铜匠的打铁声就如同阳光一般撒进了她的心房。
影片通过一个典型的人物和行为,充分表达了“乐于助人”的高尚精神品格,将举手之劳这件事表达得淋漓尽致。“日行一善”并不是仅仅指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一件需要被帮助的小事更是充斥着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日行一善,即使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会带来巨大的有关善良的“蝴蝶效应”,这份“蝴蝶效应”有可能会造福这个世界上的另一个人。
《温暖广东 向上向善》系列公益短片发掘现实生活中的好人好事,将暖心、感动、激发全人类对美好事物向往的人物故事和精神传递至全世界每一个人的心中,“温暖广东,向善向上”。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佳 陈伟斌
统筹:陈成效
执行统筹:李琳
视频:李琳 邵凡 林寄傲 李孟麟 吴晓桐 黄展昌 梁嘉业 曾学皓 陈君成 闫威 庄灿杰 陈俊晓 李远焜 曹煌煌 邱珊珊 林妍思 陈功铭
文字:邵凡 李琳
平面设计:金国华
编辑:晨曦 唐顾笑 杜银龙 曾甜宇
编辑: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