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全力打造“五心”营商环境

南都N视频APP · 探粤
原创2024-02-20 12:03

2月19日,阳江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暨营商环境年动员大会在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召开,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以“营商环境年”建设为主抓手,凝心聚力推动综合实力实现新跃升。

阳江市委书记卢一先指出优化营商环境,是我们塑造现代产业竞争新优势、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活力的战略选择。市委把今年定为“营商环境年”,制定《阳江市营商环境年总体方案》,就是要下大力气做优营商环境,夯基垒台、强基固本,以营商环境之新跃升,服务保障综合实力之新跃升。

要打好高质量发展“主动仗”,必须做优营商环境,让人才、资金、产业如鲸向海、似鸟投林,为阳江高质量发展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要做实高质量发展“硬支撑”,必须做好“软服务”,走在前方为企业“排雷”、站在身后为企业“撑腰”,让企业切实感受到“亲商、重商、安商、尊商”的诚意,为阳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要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必须把营商环境作为比拼的关键点、抢夺的制高点,在强化优势中谋取胜势、后来居上,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阳江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图片

阳江市委书记卢一先讲话。

阳江市委书记卢一先强调要聚焦重点、靶向施策,从政务、市场、法治、要素、开放等五个方面进行一体变革,全力打造“五心”营商环境,打响“效率阳江、服务阳江、诚信阳江”营商环境品牌,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跃升。

要打造“让企业更省心”的政务环境,以更高效便捷、增效增值的政务服务,全面降低市场主体交易成本,切实用“政务效率”换取“发展效益”。

要打造“让企业更舒心”的市场环境,准确把握“为”与“不为”的尺度,切实解决好“越位”“缺位”问题,着力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要打造“让企业更安心”的法治环境,充分发挥法治保驾护航的作用,加快出台《阳江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让各类市场主体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业。

要打造“让企业更顺心”的要素环境,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强化“三保障一赋能”,畅通各类生产要素流动渠道。

要打造“让企业更宽心”的开放环境,营造开放、合作、包容的人文氛围,拓展开放的领域和范畴,提高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图片

阳江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

阳江市委书记卢一先强调要始终保持谋事干事成事的精神状态,不断塑造营商环境新高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要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加快更新观念,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

要彰显“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作风,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对影响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一项一项聚力攻坚。

要展现“事事都是营商环境”的担当,各级党委、政府要落实好主体责任,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特别是“一把手”要当好“一线总指挥”和“施工队长”,抓好各项任务落实。

市委副书记、市长余金富指出各级各部门要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拿出“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扎实推进“营商环境年”建设,加强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高效联动,努力打造让企业更省心的政务环境、更舒心的市场环境、更安心的法治环境、更顺心的要素环境、更宽心的开放环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当好坚强后盾。

希望广大企业家继续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把握机遇、鼓足干劲,积极参与制造业当家、“百千万工程”、绿美阳江生态建设和绿能之都、海丝名城建设,坚定不移做强主业、做精专业,努力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搏击奋进、脱颖而出,为阳江发展创造更多的财富、承担更多的责任、作出更大的贡献。

会上,市委常委、秘书长王兵解读了《阳江市营商环境年总体方案》,举行了全市第一季度重点项目动工、竣工仪式,播放了《聚焦高质量 加快新跃升》宣传片,各县(市、区)、市直有关单位和企业、科技、教育界代表作表态发言。

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同志,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直各单位、中央和省驻阳江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企业经营者和科技、教育界代表等参加会议。

图片

广东阳江绿能示范产业园起步区动工仪式。

阳江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暨营商环境年动员大会后,阳江市紧接着举行广东阳江绿能示范产业园起步区动工仪式。起步区用地面积1000亩,总投资30亿元,建成后将加快推进阳江制造业绿色升级,开创新能源绿电园区用能新模式。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卢一先,市委副书记、市长余金富,市政协主席杨文龙出席动工仪式并为起步区培土奠基。

据悉,广东阳江绿能示范产业园是阳江市充分利用绿色能源独特优势,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打造绿能之都的重要抓手,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位于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园区通过使用可隔离可溯源的绿色电力、源网荷储综合能源管控平台、电力标记技术、能源交易平台等减碳降碳路径建设绿能示范园区,实现绿能供应认证,降低碳排放强度和商品碳成本,减少欧盟碳关税贸易壁垒冲击。同时,园区还将“一站式”完善各类生产生活服务配套。


文/图/视频 南都记者 丁治加 实习生周逸航

编辑:丁治加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