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能看出孩子是否孤独症?邹小兵:是的,有一次比我看得准

南方都市报APP • 健闻
原创2024-04-13 09:07

干细胞能治疗脊髓损伤?人工智能能“观察”出孩子是否有孤独症?抗生素类药物、肠道环境改善有可能对治疗抑郁、焦虑有用?……

4月12-13日,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高峰论坛在广州召开,2024国际神经再生论坛、第十五届亚太神经再生论坛、广州市“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学术沙龙同步启动,多项代表性、阶段性成果在大会亮相,来自10余个国家、地区的400余位专家学者针对脑科学研究、诊疗开展研讨,现场与会者逾2000人,还有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线上参会。

图片

4月12-13日,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高峰论坛在广州召开。

干细胞修复脊髓损伤正在进行临床研究

开幕式上,大会主席戎利民代表大会主办方致辞。他指出,在国家神经区域医疗中心(中南)、粤港澳高校精神与神经疾病联盟的建设推动下,中山三院牵头举办“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高峰论坛”至今已有三届,数年间论坛在推动国内外脑科学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促进产学研结合、实现创新成果孵化及生产力转化、推动临床应用等多个方面获得了显著成效,并不断吸引了国内外同行的加入并寻求合作。

中山三院脑病团队多项代表性、阶段性成果在大会亮相。戎利民教授团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细胞类产品质量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等项目与平台支持下,针对中国人群研发的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方案系列成果在大会做了展示研讨。

戎利民介绍,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方案从2015年开始进行临床研究,分为急性、早慢性、晚慢性三个组进行,“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干细胞对脊髓损伤的治疗,首先是安全的,第二,对不同病人产生的效果不同,不完全性损伤的病人,他们的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恢复比完全性损伤的病人要好得多;完全性损伤的病人,虽然运动和感觉的恢复不理想,但有一些病人的顽固性的神经痛能够得到改善,植物性神经功能比如肢体的发汗功能,也得到改善”。

目前,我国的各类干细胞治疗方案均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未能正式进入临床使用,“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看见曙光了,在国际上,已经陆续有干细胞作为临床药物的使用,包括用于骨关节炎、脊髓损伤等,我们也在致力于推进这项工作”,戎利民表示。

据了解,戎利民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脊髓损伤修复研究,并提出了利用生物学(如干细胞、外泌体、生物材料)和工程学(如脑控外骨骼机器人)方法治疗脊髓损伤的“双腿走”策略。

图片

粤港澳高校精神与神经疾病联盟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戎利民。

邹小兵团队“荧惑”系统正在寻求产业化合作

孤独症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荧惑”获得大会广泛关注。儿童孤独症作为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致残率较高,但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孩子预后。

孤独症孩子事实上从一岁左右开始就会表现出一些异常,如出现“不看、不应、不指、不说、行为不当”的“五不”表现。但是我国在孤独症诊断和干预方面的资源不足,导致很多孩子错过早期干预时机。

邹小兵教授团队与昆山杜克大学李明教授团队从2015年起,通过不断摸索,经历多次失败后,成功研发出一套低龄儿童辅助诊断系统“荧惑”,该系统采用先进的信号处理、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观察儿童自由玩耍和特定行为范式,由系统通过算法进行评分,可以对一岁半到三岁间的儿童做出是否有孤独症的判断。

“荧惑”已经在中山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进行临床验证,与有丰富经验(30年以上经验)的医生做出的诊断结论相比,其诊断符合率达到了88%。

“就是一个9平米的小房间,让孩子和妈妈在里面玩耍,我们会有一治疗师或工作人员去跟孩子互动15分钟,人工智能就可以通过对孩子的表情、动作、行为、语言的识别,对孩子做出初步判断”,邹小兵表示,人工智能与资深医生的判断符合率从最初的60%至70%已经提升至了接近90%,“已经跟我们的水平差不多了,再提升就很困难,医生也是会犯错的”。

邹小兵介绍,有一次,“荧惑”甚至做出了比医生更为准确的判断,当时,他看诊一个孩子时,认为孩子“可能不是”孤独症,而“荧惑”判断孩子是孤独症,半年后,这个孩子再次来院,明确确诊了孤独症,“这个例子中,机器比人早半年发现,当然,即使到了接近90%的准确度,还是有假阳性、假阴性的可能性,今后会让它继续升级”。

邹小兵表示,低龄儿童辅助诊断系统“荧惑”研发成功后,目前正在寻找合作方,尝试进行产业化推广,希望能把这套孤独症辅助诊断系统推广至各县级妇幼保健院、各类医院,让更多的孩子有条件进行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

图片

中山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学科带头人邹小兵教授。

为焦虑、抑郁寻找新的药物开发思路

在国家重点项目支持下,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特色优势,2023年6月,中山三院成立神经免疫与健康长寿研究中心。

该中心负责人靳津教授团队致力于推动基础科学研究与临床医学的紧密结合与共同发展,旨在从免疫学角度探索疾病发生的深层机制和新的治疗方法,比如,能否通过改变外周的免疫状态来解决神经中枢大脑的问题,包括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

靳津介绍,过去,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长期被认为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而其团队2019年的研究发现,在给予慢性压力状态下,小动物的焦虑、抑郁实际上来源于外周淋巴细胞,即具有免疫功能的T细胞,这种发现为焦虑、抑郁治疗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所有的治疗药物都是靶向中枢的,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也有强烈的副作用,那么,我们能否开发出靶向外周的药物?这是有非常大的临床需求的”,他介绍,国外已有团队在开展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同时,靳津表示,这一研究也为焦虑、抑郁的评估提供了新主观量表之外的新的量化评估方法,“填量表是非常主观的,基于我们的前期发现,我们希望开发出一个可量化的标准,通过采集外周血来判断患者是否处于焦虑、抑郁的状态”。

据介绍,靳津教授带领团队长期从事脑-肠微环境中免疫应答的功能与机制研究,此前研究已发现,肠道中的一些代谢物、一些菌群分泌的特定蛋白会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到焦虑、抑郁的发生,这意味着,将来有可能发现通过改善肠道环境而进行抑郁症等情绪障碍疾病治疗的方法。

图片

中山三院神经免疫与健康长寿研究中心负责人靳津教授。

采写:南都记者 李文 

摄影:南都记者 马强

通讯员:周晋安 甄晓洲

编辑:李文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