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男孩命悬一线,“元凶”竟是肠管上多长的“小口袋”

南方都市报APP • 健闻
原创2024-04-19 16:12

18岁少年阿滔(化名)上吐下泻、血便一周多,症状持续恶化、病因一直未明,多次检查发现消化道存在出血点。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多学科会诊后,决定由消化内科、胃肠外科联手为阿滔进行内镜联合手术探查,顺利为他“揪”出治病“元凶”——极为罕见的梅克尔憩室(Meckel's diverticulum,MD)。

该院消化内科副主任林㼆教授指出,阿滔相当于正常肠管上多长了一个“小口袋”,本身常无症状,多在发生并发症时才出现相应表现。切除了MD所在肠管后,阿滔消化道大出血的“危机”终于成功解除。

图片

术后林㼆教授(左一)、吴现瑞教授(左二)进行内外科联合查房。

上吐下泻,

少年不明原因消化道大出血

阿滔和家人都没有想到,从突发上吐下泻、解暗红色血便到重度贫血甚至休克,初诊为“炎症性肠病”的进展竟然如此凶险。尽管急诊团队已经迅速给予了输血等治疗,并完善胸腹盆增强CT+CTA检查,但患者仍然反复排血便/柏油样便,多次出现头晕、嗜睡、肢端湿冷等低血容量性休克表现,血红蛋白一度下降至40g/L。

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转到消化内科,医院团队默契合作对阿滔开展抢救。在团队的救治下,阿滔终于恢复了意识,但是血压依然不稳定,且在多次输血后血红蛋白也未能回升。负责阿滔病情救治的林㼆教授考虑阿滔的消化道内存在活动性出血,消化内科陈广成副主任医师为阿滔进行了胃肠镜检查。

胃镜显示,阿滔的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降部黏膜光滑,未见陈旧及活动性出血征象。然而结直肠肠腔内覆盖了大量柏油样内容物,无法窥清。因此,团队考虑阿滔是中、下消化道出血,但出血部位仍然不明。

“内外”联动,

“元凶”竟是罕见的消化道畸形

针对阿滔的情况,医院放射科、介入科及普外科参加到会诊中来,最后决定由消化内科与胃肠外科联手探查出血部位。在向家属解释病情及可能的风险并取得患者及其父母知情同意后,林㼆教授联同该院胃肠外科主任吴现瑞教授及手术团队一起赶赴手术室进行内镜联合手术探查。

消化内科马明哲医生为阿滔进行大肠检查,发现他的结直肠腔内有大量暗红色血液积存,末段回肠见鲜红色血液涌出,考虑是小肠出血。于是,“接力棒”传到了胃肠外科手上。吴现瑞教授当机立断,联同金少文主治医师为阿滔进行剖腹探查,术中发现中下段回肠内大量积血,在距回盲瓣约65cm末段回肠发现了一个憩室。然后在憩室旁肠壁做了一个切口,林教授从这个切口进镜,分别向口侧、肛侧肠管行小肠镜探查,发现憩室内存储了较多鲜血,并排除了其它肠段出血的可能,终于诊断为阿滔所患的是较为罕见的Meckel 憩室合并出血。

在手术团队的紧密协作下,该憩室所在的肠管被成功切除,术后阿滔清醒地回到了病房。连续多天的严密监护下,阿滔的情况逐渐好转,目前已恢复半流饮食,未再发血便,血红蛋白也从之前的最低不足正常1/3逐渐回升至接近正常。他和父母都倍感欣喜、由衷感叹“真是谢谢孙逸仙纪念医院的专家们,为我们‘捡回一条命’!”

难以发现,

“教科书式”探查罕见畸形

病理结果显示阿滔是回肠憩室呈慢性炎,符合Meckel憩室的诊断,这进一步证实了术中判断。林㼆教授指出,Meckel憩室患者的肠管上比正常时多长了一个“小口袋”,多见于距离回盲瓣约100cm内的回肠上,是最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据统计在正常人群中发生率约为2%-4%,MD本身常无症状,多在发生并发症时才出现相应表现。最典型症状之一就是阿滔出现的反复血便,特点为果酱样或暗红色血便,通常不会有明显腹痛,大量的便血可以导致严重贫血甚至休克。吴现瑞教授指出:梅克尔憩室合并出血的主要治疗方法就是手术切除,但是由于梅克尔憩室缺乏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因此手术前明确诊断普遍存在困难,就如同阿滔的所有术前检查都没有提示梅克尔憩室的存在,因此当遇到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大出血时,可以选择手术探查明确病因。

采写:南都记者 王诗琪 通讯员 黄睿 马明哲 金少文

编辑:王诗琪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