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六院期刊中心落户广州生物岛,与产业“双向奔赴”

南方都市报APP • 健闻
原创2024-04-28 15:34

4月27日上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下称“中山六院”)期刊中心办公新址在广州国际生物岛正式揭牌。

院长吴小剑透露,随着期刊中心落地,医院将在生物岛建设协同创新一体化研发平台,与此处集聚的医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交流合作,实现期刊由“书架”向“货架”的转变,助力医院迈向高水平研究型医院。

图片

中山六院期刊中心办公新址在广州国际生物岛揭牌。

三本期刊影响因子逐年提升

中山六院期刊中心共承办三本胃肠领域相关医学科技期刊,其中两本“中华牌”——由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胃肠外科杂志》和《中华炎性肠病杂志》,是国内医学界在相关学科领域影响最大的杂志。

另一本2013年创立的英文期刊Gastroenterology report,主管和主办单位分别是教育部和中山大学。创刊不到4年,即被国际主流数据库SCI收录,60%以上读者来自国外,是推动中外胃肠学科学术交流的桥梁。

图片

中山六院承办的三本胃肠领域相关医学科技期刊。

依托该院一流的胃肠肛门专科平台,这三本期刊的影响因子逐年提升,成为胃肠领域学术期刊优质品牌,国际影响力逐年提升。以《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为例,首发了国内许多外科大咖的创新术式,比如中国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的NOSES手术,以及最早的经直肠和经阴道取标本手术等。

由“书架”向“货架”转变

广州生物岛,珠江航道中的一个江心岛,面积仅1.83平方公里,“科技含量”却很高。超500家生物医药企业和数十家研究院所扎根于此,除了金域医学、燃石医学、一品红药业、百奥泰生物等上市公司,默克(广东)创新中心、赛默飞精准医疗客户体验中心等创新项目,这里还吸引了钟南山、徐涛、王迎军等30多个院士项目落户。

图片

坐落于广州生物岛的中山六院期刊中心办公新址。

“此次迁址,一方面是为医院腾出更多医疗用地,另一方面是为了借助广州国际生物岛浓厚的科创氛围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创新办刊模式。”吴小剑说,生物岛集聚了大量高新医药企业,有助于医院推进成果转化,将期刊中心打造为学术与转化双平台,实现期刊由“书架”向“货架”的转变。

他透露,目前《中华胃肠外科杂志》正在筹备首届胃肠外科产研创新大赛,面向全国征集该学科创新成果,推动转化落地,最终应用于临床。总决赛拟于11月“广州消化道疾病周”举行。

据悉,依托期刊中心强大的学术平台和领域号召力,自2014年起,中山六院已连续举办了九届“广州消化道疾病周”活动,成为胃肠学科领域一张名片。

人才科技双轮驱动 解决临床“卡脖子”难题

经过20年探索实践,研究型医院理论体系越来越完善、社会共识越来越凝聚、建设行动越来越自觉、建设成果越来越凸显。

2022年,国家发改委《“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快建设研究型医院”。2023年,科技部等12部门联合发文要“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建设”。

2023年,中山六院联合省内17家有丰富研究型医院建设经验的领军单位,成立广东省研究型医院学会。今年3月21日,该院作为首批联盟单位之一加入广州研究型医院联盟。“中心新址揭牌后,将持续提供高水平学术支撑,与研发平台相互配合,助力医院迈向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吴小剑说。

图片

研究型医院的建设离不开研究型医生的培养。在2023年第六届“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中山六院遴选出15位首批研究型医生,形成示范带动作用,用研究的眼光扎根临床。

目前在生物岛,中山六院协同创新一体化研发平台和临床技能培训基地基本成形,人体微生态与老年慢性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型医生创新转化空间、广东省研究型医院学会顺利获批并落地运行。

吴小剑说,未来将聚焦临床“卡脖子”难题,尝试探索出能够有效解决临床痛点、显著改善诊疗现状的疾病诊疗新技术或者新方案。



采写:南都记者 杨丽云 通讯员 张婷婷 戴希安 简文杨 乐虞莹

编辑:杨丽云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杨丽云1.59亿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