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咖李希贵福田开讲:今天我们如何做好教育

南方都市报APP • 教育大件事
综合2024-05-02 15:41

为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时代,学校教育该如何面对新挑战,推动教育学方式变革,4 月 30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校长李希贵做客福田,为福田教师带来一场面向未来的教育讲座——《今天我们如何做好教育》。

福田区“大先生”培养计划“领航”“远航”“续航”“助航”工程学员;区 2024-2026 年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兼职教科研人员、兼职教研员等800余人参加讲座。

教育和技术的赛跑,培养未来“主管”是新使命

“文明就是教育和技术的赛跑”,李希贵指出,教育走在技术的前面,人们会比较淡定和从容;但如果教育跟不上技术的步伐,就容易产生焦虑。

面对迅猛发展的人工智能,教育应该如何应对?李希贵认为,今天的学校教育应该先行半步,致力于培养未来能够领导和主管人工智能的学生,这是学校教育的新使命。

那领导和主管人工智能具体需要哪些能力和素养呢?李校长经过大量的研究和长期的实践,认为至少有这样几种能力需要加以关注,即目标感,定义问题的能力,理解不良结构的能力,发展好人之为人的特征以及发展自己最具优势的方向。

发现学生天生不同,成就与众不同

李希贵以他所在的北京市十一学校的学生为例,深入浅出地分析每个孩子“天生不同”,只有当学生从事擅长的热爱的工作时才会迸发无限力量,所以学校教育必须承担的责任是帮助学生去发现个人优势并发展优势。

“有些问题是用来解决的,有些问题是用来消失的,还有些问题会陪伴孩子一生”李希贵以此指出,学校及家长应该从容淡定,将更多关注点聚焦在发展学生的特长与优势上,对孩子的短板有更大的接纳度。

“办一所不完美的学校,培养一批有缺点的孩子。”能很大程度缓解家长及学校的完美情结的焦虑。北京市十一学校把“发现”作为学校使命中的关键词,以尊重每一位学生个性成长的可能性,提出了“发现天生不同,成就与众不同”“一个就是全部”“找到孩子何以伟大的地方”等办学口号。

至于如何发展学生优势,李希贵分享教育界一个著名公式“天赋×投入=优势”。天赋一旦有投入,效益和成绩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成倍的放大。所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需要研究如何引领孩子在找到天赋的基础上,持续不断地投入。

课程要增强目标感,直面真实世界

在讲解课程体系建设中,李希贵重点介绍了几种指导思想。首先,课程要帮学生增强目标感,学会“目中有人”,也就是让学生能用不同的目光,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并且在学习解决问题时有“对象感”。

其次,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问题的一定要直面真实世界,提供条件也要有明确限制,引导学生在现实世界中条件环境并不理想的状态下解决真实问题。“有限制才能激发创新,才会打开不一样的思路”李希贵说。

此外,课程要放大关系的力量,彰显人之为人的优势,要设计能影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学习任务,包括自我意识、自我管理、人际关系技能和社会意识的培养等,比如戏剧课程规定男女生比例、设计分析寒假期间购物小票、讨论同伴关系学校、把不同年级的学生平均分为不同学院,扩大学生协作能力培养的交际圈等等。

“关系”和“情感”是人类区别于GPT的优势所在, 李希贵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的情感多真实、困境多真实、无奈多值得同情,或者我不同意你的争辩性有多高,GPT 给我们的答案就越好。

构建以成长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李希贵认为,要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就是要构建以“育人模式”为核心的教育生态结构。他结合自身的教育心路历程,从“以学生成长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以保障学生为中心的治理体系”“以办学准则为基础的战略体系”三个角度,为探索更高水平育人模式给出了专业见解。

他认为学校的治理结构应该让教师成为学校的主体,学校不只是校长的,不只是政府的。他希望建立一种基于平等师生关系的、能彰显学生个性的学校生态。

提到办学窍门,李希贵有自己的心得,那就是尽量“往后退”,平衡管理与教育的分量,能用教育解决的尽量不依赖于管理。学生能解决的事,尽量不让教师解决;教师能解决的,尽量不让干部和校长解决。也就是说,发现别人的智慧,用别人的智慧去推动学校的发展。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 通讯员 刘霞辉 朱晓芳

编辑:罗悦媛,周正阳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周正阳3656W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