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巨头专利之争:珠海冠宇被判侵权,回应称不涉及核心技术

南方都市报APP • 商业消费
原创2024-05-07 21:02

近日,珠海冠宇发布公告称,公司被判侵犯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宁德新能源”)一个专利,需赔偿470.1108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400万元)。

宁德新能源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ATL”)的全资子公司。作为锂电行业的两大巨头,ATL与珠海冠宇近几年围绕着专利一直“战火”不断。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发现,自2021年以来,ATL对珠海冠宇发起了十余起专利诉讼,目前仍有部分案件未判决,其中一起涉案金额高达1.06亿元,而去年珠海冠宇净利润为3.44亿元。

图片

珠海冠宇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池。

被判赔偿470万美元

根据公告,珠海冠宇近日收到美国得克萨斯州东部地区法院作出的一审判决。根据该判决,该案件中涉及的3个争议专利中有2个宁德新能源的专利被判定无效,宁德新能源相关诉讼请求被驳回。

不过,另有1个宁德新能源的专利被维持有效,珠海冠宇需因侵犯该专利权利的行为向宁德新能源赔偿470.1108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400万元),并承担相应的法院诉讼行政费用。

珠海冠宇表示,针对该一审判决,公司有权并将充分行使美国司法程序赋予的各项抗辩权利(包括提出动议,提起上诉等措施),亦将积极通过申请专利无效等措施切实保护公司技术和产品的合法性,维护公司和股东利益。

此外,珠海冠宇在公告中表示,截至目前,公司与ATL之间的专利争议案件中已有9个ATL的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或法院判决无效,已有7个案件被ATL主动撤诉(其中有5个ATL的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全部无效)。

对于与ATL之间的专利诉讼,珠海冠宇证券部相关工作人员5月7日对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公司与ATL是竞争关系,ATL的多起涉案专利最终被判无效,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些专利都是“比较简单的专利”,双方的诉讼不涉及公司核心技术。

有诉讼涉案金额高达1.06亿元

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发现,除了上述案件,自2021年以来,ATL对珠海冠宇提起的专利诉讼多达十余起。

其中,今年3月份,双方在德国的一起官司有了结果。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作出一审民事判决,判决珠海冠宇应停止向德国提供、销售涉诉产品;应向ATL提供侵权行为相关信息和说明;向ATL承担侵权赔偿责任,但现阶段尚未明确具体金额;承担诉讼费用。

珠海冠宇称,公司将提起上诉。

目前,珠海冠宇与ATL在国内还有多起专利诉讼未判决,其中一起涉案金额高达1.06亿元。

珠海冠宇证券部相关工作人员对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对于该起案件,胜诉信心比较大。

值得一提的是,因涉案专利结构复杂,珠海冠宇与ATL的一起诉讼还被最高人民法院当作典型案例来介绍。

该案于今年4月23日开庭审理,由五位法官同堂审理,审判阵容少见。在庭审中,为使技术特征的比对更为清楚直观,合议庭还引入了3D证据展示系统。

图片

图为3D影像展示证物。

去年净利增两倍多

官网信息显示,珠海冠宇成立于2007年,总部位于珠海,拥有珠海、重庆、浙江三大生产基地,并在印度设立工厂。公司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池,主要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穿戴、电动工具、无人机等。

年报显示,珠海冠宇去年营收114.46亿元,同比增长4.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4亿元,同比增长278.45%。

对于净利润的大幅增长,珠海冠宇表示,主要系原材料市场价格下降、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提升生产运营效率、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上升等综合因素所致。 

图片

珠海冠宇2023年主要会计数据。

在年报里,珠海冠宇也提到了专利诉讼可能给公司带来的风险。

其表示,若公司在诉讼中败诉,主审机关可能作出要求公司赔偿原告方损失、停止生产销售涉诉产品等判决或裁定,从而对公司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造成一定不利影响。此外,若未来因诉讼事项等因素导致公司与下游客户之间销售量减少,也将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ATL同样主攻锂离子电池,其官网称,公司“技术、产能、服务均处于全球尖端水平”。

据介绍,ATL总部位于香港,在内地拥有两家子公司——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宁德时代的董事长曾毓群是ATL创始人之一。不过,目前宁德时代与宁德新能源已是完全独立的两家公司。

律师:专利成为企业竞争利器

两大锂电巨头专利之战持续数年,一案未平一案又起,背后是新能源领域头部企业的激烈竞争。

不仅仅是ATL和珠海冠宇,近年来,宁德时代和中创新航、TCL中环和通威股份等都曾打响“专利战”。

法学博士,西华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法学系主任余嘉勉对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新能源企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专利也逐渐成为互相竞争的利器。企业通过专利诉讼,可以实现竞品禁售,有助于抢占市场份额。

不过,他也表示,“专利战”的结果并不都是绝对的,也存在多元选项,双方经过博弈最终可能达成合作,而非你死我活。

“提高对专利风险的重视和评估是中国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必修课,企业应当积极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应诉能力。”他表示。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刘兰兰

编辑:刘兰兰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刘兰兰9.01亿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