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空域管理举措难以适应低空经济发展,低空划设标准待明确

南方都市报APP • 察时局
原创2024-06-14 13:28

低空经济发展热潮中,低空空域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低空经济必须依托的产业发展环境。其中,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6月11日,南都记者从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举办的第一期低空飞行服务管理培训班获悉,根据相关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在低空经济发展中承担低空空域管理的部分职能,这也对各级地方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人员提出新挑战、新要求。

南都记者了解到,目前,现行空域管理举措难以适应低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低空划设、信息化构建、有人机和无人机的协同管理方面还有待破题。

图片

6月11日,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举办第一期低空飞行服务管理培训班。

全国已建成飞行服务站32个,非管控空域或将拓宽

在培训班现场,有授课专家将空管系统描述为“整个民航运输的核心”,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则是低空飞行的“大脑”。

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为何如此重要?中国民用航空局空管处有关负责人介绍:“低空空域是低空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未来非管制空域可能会进一步拓宽。同时,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为低空用户提供飞行计划、低空航空气象、低空航空情报、飞行中动态监控等各类服务,是低空运行和监管的重要工具和支持手段,关系着低空航空器运行的安全,是低空经济能够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对于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我国早有布局。南都记者了解到,中国民用航空局2018年曾发布总体方案,目前,全国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已初具规模。最新公开信息显示,国家信息管理系统和区域信息处理系统已完成建设,实现7个地区通用航空飞行计划信息的数据融合与共享,并融合了空管系统的ADS-B监视(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数据,对全国通用航空飞行态势进行监控。同时,全国共建成飞行服务站32个,其中28个通过地区管理局的符合性检查,27个实现了与区域信息处理系统的互联互通。

上述负责人还谈到,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未来,无人机航行服务或将纳入服务站的基本职能中。

图片

近日,一场低空航展在广州天德广场举行,十余架明星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机型集中亮相,进行静态展示。日前广州发布《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本次航展是国内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助力推动广州成为国内首个载人飞行商业化运营城市的积极行动。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低空空域划设、有人机与无人机运行管理等问题亟待理顺

在培训班上,多位专家谈到,目前,我国低空服务保障体系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唯有不断改革,才能适应低空经济发展的需要。

比如,在低空空域划设方面,标准需要进一步明确。目前,湖南、四川等地均结合各省实际情况划设了低空空域,便利了当地通航飞行,飞行服务保障体系也为这些省份的通航运行提供了服务保障,发挥了更大作用。但其他省份尚未划设低空空域,导致通航飞行量较少;保障体系发挥飞行服务保障的作用不明显,随着《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的发布实施,急需明确低空空域的划设标准,为各省市划设低空空域提供技术指导。

低空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受信息化管理手段等因素的制约,用户掌握军方临时活动的信息较迟缓,无法及时调整企业的一些飞行生产计划。服务站和通航计划信息在许多地区未实现军民航之间的联网,计划受理的时限程序尚不统一,增加了服务站或同行企业之间的协调工作量,影响了运行效率。

此外,低空空域内有人机与无人机运行管理,也有待进一步理顺。从各省飞行服务站建设来看,飞行服务站系统大多为通用航空器(有人)提供飞行服务,UTMISS系统(无人驾驶航空器空管信息服务系统)则为无人机运行提供服务,造成通用航空有人机与无人机均有各自系统运营管理,两套系统间尚未实现互联互通,导致有人机和无人机的动态数据(位置)不能实现共享,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且不利于通航运行效率的提升。

另外,飞行服务站在系统运行、资金支持、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都还面临掣肘,需要在实践中逐步解决。

图片

在长沙县一街边公园,市民观看装有货品的无人机降落。近期,湖南首条常态化低空物流应用航线在长沙县开通,通过可载重4.5公斤、巡航速度60公里/小时的无人机,最大配送范围半径达7公里。今年,该项目预计在当地开通5至10条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实现不低于1万架次的物流无人机飞行量。    据了解,2020年9月,湖南成为全国第一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    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湖南实施全域空域管理改革,创下多个“全国第一”

南都记者关注到,湖南的空域管理改革和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据了解,湖南实施的是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拥有多个“全国第一”:湖南批准实施了全国第一部低空空域划设方案,湖南省低空空域(3000米以下)分类划设管制、监视、报告三类空域共171个,规划常态化低空目视飞行航线97条;湖南发布全国第一个低空空域协同运行办法《湖南省低空空域协同运行办法》,这是全国第一个军地民三方联合发布的低空空域协同运行办法。此外,湖南还建成了全国首个可服务全省的A类飞行服务站,建设了湖南省通航综合服务平台,签订全国第一个由军地民三方共同签订的空管协调试运行保障协议。

但另一个现实情况是,虽然湖南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在低空经济发展方面的成绩并不算特别亮眼。对此,上述负责人在培训班上分析:核心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就像车道都修好了,但没有几辆车在路上行驶。因此,发展低空经济不仅要注重空域管理改革,做好低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还要激发有效需求,开拓和丰富应用场景,打造成熟的商业模式。”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杨文君 发自北京

 

编辑:梁建忠

1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