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什么?答案是“没有答案”。
“电影是流动着的绘画,是视觉化的诗歌,更是个体自我表达的媒介。”4月2日,广东碧桂园学校第十一届电影节震撼上演。当外界还在讨论AI能否取代人类创造力时,这里的中小学生已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电影生态圈”——从剧本孵化、剧组运作到红毯盛典,少年少女们用镜头解构现实,以光影为“笔”编织理想。
中学生打造的“奥斯卡”
“逐光寻年,影动心弦”是本次电影节的主题。傍晚,身着礼服的师生、嘉宾们,走上红毯与观众挥手致意,一场属于中小学生的“奥斯卡”悄然上演。走进剧院,管弦乐响起,现代舞演绎摄人心魄,活动高潮迭起。
在控制台闪烁的电子倒计时背后,藏着更惊人的时间维度。“三天活动我们整整策划了三个月之久。”学生总策划娄千颖说道,从邀请《哪吒2》团队前来现场交流,到优化红毯流程,青年策划人们用项目管理思维破解着成人世界的规则密码。
“在电影节的筹备过程中,如何有效协调各方、调动资源,是非常重要的。”另一名学生总策划陆悦林说道,“本届电影节还有一个可喜的变化,就是本校投稿作品大幅增加。”令陆悦林惊喜的是,得益于前期广泛地宣传调动,同学们的参与热情高涨,入围的12部电影作品均为本校学生的原创作品,作品质量也得到了行业内专业人士的高度肯定。
一所中学持续11年的造梦实验
“我们办了11年已经非常熟悉了。电影节从策划、筹资到评审,全程由学生主导,这是最好的项目式学习。这与我们学校持续多年的教育理念分不开的,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IB学校,广东碧桂园学校坚持全人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碧桂园教育高级副总裁、广东碧桂园学校总校长程晋升表示,“在这里,孩子们锤炼的不仅是导演技巧,更是沟通协作、批判性思维、社会责任等终身受益的领袖品质。”
走进本次电影节背后,可以发现,这里没有标准答案的桎梏,有的只是一场持续11年之久的艺术具象化教学。
“电影节已经很常见,但全程由中小学生主导的电影节还是非常少见,这座学校竟然坚持了11年之久,对此我也是非常震惊。”在大咖论坛环节,佛山市电影行业协会副会长邵明江毫不掩饰对本次电影节的欣赏。
今年,现象级电影《哪吒2》的爆火引发新一轮的动画光影革命。《哪吒2》部分制作团队部分成员及多位业内大咖光临电影节现场,与同学们坐而论道,分享时下电影动向以及背后制作故事。
“练功房、水淹陈塘关等特效效果,都是我们公司做的。”深圳洛克特视效科技有限公司校企事业合作部总经理栾启琛说,导演对《哪吒2》精益求精,这也要求每一个团队在其所负责的特效中都不能马虎,他们团队短短一个镜头就要磨上十个月之久,其认为,这也是这部电影能够大“爆”的最大原因。
另一位参与《哪吒2》制作的团队负责人,同时也是《超速心率》动画工作室联合创始人张涢龙表示,与特效不同,动画制作部分更多依靠的是手绘,“我们团队参与了一个虚拟分镜制片,修改了30多遍。”此外,中国壁画学会会员曾美琴也从哪吒2的爆“火”分析其背后传递的中华美学魅力以及如何将这种美学融入电影创作中。
正如策划人期望的,这场与大咖们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交流,对新一代青年电影人了解时下电影动向以及背后制作故事大有裨益。
在广东碧桂园学校,这场始于2013年的光影实验,不仅让《哪吒2》制作团队专程南下对话,更让教育者看见,如何把校园变成造梦工场。
学生电影展
《时间的礼物》
脚步踏实地,高考谱新篇!
一位高三学生在堆积如山的试卷压力下几近崩溃。偶然间,她发现一本能逆流时光的数学书,欣喜若狂的她借此反复修改错题、预测考题。起初,成绩显著提升,但随着使用次数增多,她发现自己的记忆逐渐模糊……
《CLOSED CIRCUIT》
倒错的时针丈量创伤深度,暴烈枪声叩击身份困局。五个献祭者以血刃清算童年墓场——跨性别者的性别囹圄、听障者的无声刑台、少女被数字时代凌迟的尊严,皆在金属硝烟中重构成现代献祭仪式。当象征怨念的汞柱归零时,子弹却完成闭环:施暴者与殉道者在人权废墟上同质异化,社会规训的绞索终将勒死所有持枪的手。
《Basement》
在一个普通的小区里,流传着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传说——地下室里藏着一个神秘怪物,每到夜晚,便会抓走落单的孩子。失踪的孩子越来越多,却从未有人找到他们的踪迹。
《公益的崛起》
闫老先生回首过往,从年少轻狂到被一场演讲打动从此踏上公益的道路,从儿时的点滴行动到长大后发起公益资本社……站在时空交会处回望,来时路上栽下的公益的种子已然长成参天大树。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它更是一份邀请函,邀请你加入这场关于公益与可持续的探索之旅。我们相信,公益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无数人的携手同行。加入我们,一起为爱发电,可持续的那种!
《新的世界》
第一次,感知幸福 ,是通往那里的路……
一路上,花草簇拥着, 幸福从气息中透出甜甜的味道。
我就在乡间的小路上, 悄悄地, 让身体裹满青草的柔软 。
阳光,从每片叶子透出来,光束间, 好像又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我感受到了慢慢;受到了世界; 感受到了生命自然地发生着 ;感受到了心脏的跳动与时间的频率相振的瞬息;感受到了我 。在找不到答案的时候那就交给世界,然后尽情感受!
《不完美的女权主义者》
曾经的我时常在想,我是不是做得还不够好?从童言无忌的无所畏惧到逐渐长大后的止步不前,究竟为何,而我又到底是怎样想的?踏上名为“女权主义”的长阶,我隐约看见一扇窗。光亮从那微微敞开的缝隙中透过来,绿色在其背后浮动,仿佛温柔张开召唤的怀抱……要推开它吗?我想,我终于知道了答案。
《她的觉醒之旅:15岁的少女心事》
15岁的初中生楚仲笙因不明原因的下体瘙痒陷入焦虑,在经历课堂失态、网络信息误导等困境后,鼓起勇气向母亲坦白病情。母女共同走进医院,在专业医生的耐心诊疗下确诊为外阴炎。通过科学治疗与卫生习惯的改善,楚仲笙不仅重获健康,更从最初的羞耻怯懦蜕变为自信开朗的少女。
《归途遗梦》
父亲梁文国在年少时逃出家乡,去到了加拿大生活,并育有一子梁波。梁波长大后,父亲梁文国意外查出得了肺癌晚期,时日不多,之后嘱咐儿子梁波回到广东的家乡去寻根,但是意外发掘了一件关于父亲的尘封往事…
《星桥:跨越山海的微光》
镜头追随高铁穿越崇山峻岭的轨迹,掠过深夜备课的台灯微光、义卖募捐的汗湿掌心,最终定格于晨雾中师生相牵的手——那是比山路更坚实的桥。当星空下的银河画卷徐徐展开,每一颗星辰都化作纸船,载着未尽的诗与远方的潮声,驶向溪流尽头等待启航的瞳孔。我们不是照亮星辰的人,只是努力把星光折成纸船,放进每一条渴望远航的溪流。这不仅仅是一场支教纪实,更是一次关于平等与生长的温柔证言:当城市与山野的年轻灵魂在七日内彼此照亮,教育的微光,终将在双向奔赴中汇成银河。
《迁徙的前浪》
“我这辈子从光脚考上大学,到跟着儿女漂,都是被时代推着走。”爷爷谈起祖上四代文脉时眼含荣光,哽咽着感激党的恩情,却在异乡院子中的疏离感中沉默。奶奶将半生熬成灶台上的不那么可口的饭菜,在炊烟袅袅中拉扯大三代人,直到翻开《旅行中国》里70年代的郑州影像,才在过去回忆中短暂鲜活。
《梦想之光》
故事的主人公逍然,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少年,怀揣着对演讲的热爱,希望在即将到来的比赛中取得佳绩……
青春是一场奔跑,是一场在梦想与现实之间穿梭的旅程。电影《梦想之光》讲述了一个少年的成长故事,也是一曲关于坚持、友情与梦想的赞歌。在这场属于青春的奔跑中,每一个奋斗者,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而梦想,就是那束永不熄灭的光。只要不曾放弃,哪怕微光,也终将点亮属于自己的璀璨星河!
《年》
她在迷茫中回望过去,一整年的片段如闪电般交错浮现——熟悉的街巷、奔波的身影、那些欢笑与离别的瞬间……记忆的碎片拼凑成时光的轨迹,最终汇聚在除夕夜的烟火中。镜头追随她的脚步,穿梭于现实与回忆之间,捕捉时间流转的痕迹。年味渐浓,人们围坐一堂,分享着关于“年”的故事和情感。
采写:南都记者 王倩
图片:南都记者 郑俊彬(海报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