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拿证还有官方背书?DeepSeek“考证班”乱象调查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政务
原创2025-04-11 08:19

今年以来,DeepSeek持续火爆出圈,掀起了一轮全民学AI热潮。与此同时,各类AI培训也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

近日,有市民向南都记者反映,网上充斥所谓DeepSeek应用专家、DeepSeek应用工程师、DeepSeek全栈工程师、DeepSeek架构师等系列证书的报考信息,报考收费在1500-2600元不等。部分网帖宣称“0考试”“躺平拿证”,证书“含金量拉满”,能成为求职跳槽、升职加薪的“敲门砖”。有一些网帖甚至宣称,证书的认证背后有工信部的背书,还有的甚至干脆写着“工信部DeepSeek认证”。 

“工信部认证的DeepSeek证书”是真是假?这类证书含金量如何,对一些想要进入AI行业的市民真有帮助吗?南都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宣称有官方背书

报考一两千元,可“躺平拿证”

南都记者以“DeepSeek应用工程师”“DeepSeek应用专家”等为关键词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搜索,发现近期全国各地都有人在发布相关的培训认证信息,发布主体主要是一些教培行业公众号或者从业人员。从推文内容来看,这些推文主要从政策支持、市场前景、证书用途等方面对报考DeepSeek系列证书进行宣传。其中,页面内容大多会提及“必考证书”“含金量高”“到手即高级”等关键词,还有的甚至打上了“工信部DeepSeek认证”标签,容易让人误以为这是官方推出的培训活动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上的推文。

此外,还有一些博主宣称“0考试”“躺平拿证”“免考直出”,证书“含金量拉满”,能成为跳槽、升职加薪的“黄金背书”。结合了报名即可拿证、权威认证、灵活学习、实战主导等条件,让人看着很有吸引力。记者留意到,不少推文下面都有人留言咨询如何报名。

记者梳理发现,培训机构提供的证书封皮是职业技术水平证书,印有“通信和信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的字眼,证书上盖的是“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中国通信工业协会通信和信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办公室”的公章。

1080x669_67f784c5031f7.png

1080x545_67f784c54e845.png

图片来源于网上的推文。

记者了解到,所谓的职业技术水平认证不同于人社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一般系行业协会组织认定。根据最新版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21年版)》,目前我国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的职业资格只有“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而且该类资格是广泛针对计算机软件应用和信息服务等内容的,并没有名字直接涉及人工智能相关的职业资格认定。

南都记者咨询部分培训机构人员了解到,报考费用在1500-2600元不等。报考条件方面,基本都是宣称高中或专科以上学历即可报考。培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配发纸质版学习材料,另一种是线上看录播视频,考试方式均为线上考试。有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考试的时候有考试链接,在家里的电脑登录个人的信息就可以考试。”无一例外,记者咨询的几位销售人员都宣称,目前,“DeepSeek应用工程师”考试通过率非常高,而且证书可在中国通信工业协会通信和信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官网查询,长期有效。

记者调查:培训项目与工信部无关

协会称“证书只证明参加过培训”

记者发现,这些“考证”信息晒出的证书上有通信和信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工程CIIT的字眼。

通过查询中国通信工业协会通信和信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简称“CIIT项目”)官方网站了解到,CIIT项目是中国通信工业协会自2013年推出的人才培养项目。根据公开资料,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是1991年7月经民政部注册登记,由国内从事通信设备和系统及相关的配套设备、专用零部件的研究、生产、开发单位自愿联合组成的非营利的全国性社会团体

记者留意到,早在今年3月初,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就发布了《关于CIIT项目及DeepSeek培训认证的声明》,从声明内容来看,CITT项目只是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推出的人才培养项目,与工信部无关。

图片

记者通过联系中国通信工业协会CIIT项目相关负责人了解到,今年以来,他们确实有组织关于DeepSeek大模型技术应用的培训活动。但截至目前,仅在官方网站发布过两场线上培训讲座,主题分别为“DeepSeek技术解密:算法源码、强化学习(RL)及 Agent智能体实战”“DeepSeek技术生态解析与行业应用实践案例及可信AI安全体系构建”,其中有一场活动已经在3月份结束,还有一场活动将在4月进行。记者了解到,他们确实会在培训结束后组织开展线上考试,考试通过后将会获得相关的培训证书。“这个证书只是证明了你参加过相关的培训课程,代表不了涨工资、评级之类的。”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只要不是在我们官网和公众号上发布的,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培训证书,我们都不能对其负责任。”该负责人表示,他们也不知道目前网络上其他渠道宣称的获得由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发放的DeepSeek系列认证证书的散播源头来自哪里,“他们拿的是我们证书的图片,我们也试图跟这些人联系,但是发现都是有上家,再有上家,还有上家,就不知道这些人是莫名其妙从哪出来的?所以我们也在公众号跟官网发布了相关的声明,希望大家不要上当受骗,免得给了钱以后还办不了证书,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南都记者也从工信部有关工作人员了解到,当前网上传播的DeepSeek系列培训活动与工信部并没有关系。记者留意到,截至发稿前,部分推文已经删除。

律师提醒:“虚构权威背书”涉嫌违法

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廖建勋律师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培训机构通过“偷换概念—伪造资质—虚假承诺—高价收费”的链条,系统性实施商业欺诈,明显违反《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情节严重者可能触犯刑事犯罪。

廖建勋表示,培训机构、个人一方面冒用“工信部”名义背书,实则与工信部无任何隶属关系,属于典型的“虚构权威背书”,误导消费者认为证书具有国家部委认证效力;另一方面虚构行业认可度、隐瞒证书真实授权范围,属于“对服务内容作虚假宣传”,符合欺诈性广告构成要件。其次,若机构、个人在宣传材料中使用协会盖章样式、伪造证书编号或套用协会名称,且无法提供协会官方授权文件,属于无资质开展培训认证服务。

“对于培训机构宣传中‘XX部认证’‘官方背景’,消费者要多注意,缴费前认真核实发证单位与对应政府部门的真实关系,避免被‘高头衔’误导”。廖建勋提醒市民,考证乱象本质是利用信息差实施的商业欺诈,消费者要理性判断证书价值,对于非国家法定职业资格,需结合行业认可度、企业招聘标准综合评估,避免因“镀金焦虑”盲目缴费。此外,他还建议,对“快速拿证”“考不过退款”“企业抢着要”等绝对化表述保持警惕,正规培训需包含课程大纲、师资介绍、考核标准等实质内容,而非“交钱即可拿证”。若宣传中出现“唯一”“第一”“含金量超高”等词语,可能涉嫌虚假宣传。


采写:南都记者 卢婉珊

设计:何欣

出品:南都政务新闻部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