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2025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保量、提质、稳价、优结构”的总体目标。其中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力争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的目标,科学合理确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水平。
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小微企业放贷力度如何?实际利率是什么水平?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金融监管部门和上市银行财报数据,以窥银行业服务小微企业新趋势。
保量:普惠小微贷款增速跑在前面
所谓“保量”,即保持信贷支持力度。《通知》表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聚焦小微企业真实有效的经营性资金需求,提供充分的信贷供给,力争实现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要力争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的目标。各金融监管局要督促辖内法人银行力争总体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的目标。对改革化险等任务较重的地区和机构,可实行差异化安排。
此前央行发布的2024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末,人民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2.93万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比各项贷款高7个百分点,全年增加4.2万亿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披露,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35.3万亿元,同比增长12.5%。
多家上市银行年报数据也显示,其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整体贷款增速。比如,招商银行截至去年末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876.7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34.00亿元,增幅10.37%,高于该行整体贷款增速4.19个百分点;民生银行截至去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627.1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24%,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兴业银行年报也显示,其去年末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0.97%,高于贷款整体增速;交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620.73亿元,增幅高达29.10%。
提质:有银行小微贷款不良率上升
“提质”,即加强风险管理,指导提高小微企业信贷质量。《通知》要求,加强小微企业金融业务风险管理,关注重点业务风险状况,做实贷款风险分类,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倾斜核销资源。加强信贷资金用途监控和定期排查,强化数据质量管理。
“各级派出机构要督促指导金融机构落实各项监管制度,规范发展小微企业金融业务,做好风险监测分析,平衡好风险防范和风险容忍的关系,继续做好数据抽查核实,真实反映金融服务效果。”《通知》强调道。
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在经济增速放缓、部分行业结构性调整等大背景下,确实有部分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出现了上升。比如,交通银行年报称,其去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0.98%,较上年末上升0.28个百分点。邮储银行年报显示,其去年末小企业贷款不良率1.38%,较上年末上升0.33个百分点;招商银行年报也显示,其去年末小微贷款不良率为0.79%,较上年末上升0.18个百分点。
在风险防范和分担方面,在5月8日召开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丛林表示,该局会同财政部门,推动建立了覆盖全国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将服务小微企业作为主要的政策效益指标,这一类业务的担保费率不超过1%,远低于商业担保水平。截至一季度末,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直保余额1.8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
稳价:银行普惠小微贷款利率普降
“稳价”,即稳定信贷服务价格。《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强贷款定价管理,根据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自身资金成本和小微企业客群特征、风险状况等,科学合理确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水平,增强业务发展可持续性。深化金融科技手段运用,加强专业化体系建设,提升业务集约化管理水平,提高风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规范与第三方合作行为,增强自主服务能力,改善客户触达,缩短融资链条,降低小微企业实际承担的综合融资成本。
目前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水平如何?从上市银行年报中可见一斑。比如,交通银行年报显示,去年其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累放平均利率已经低至3.23%,同比下降20个基点;招商银行年报显示,其去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4.22%,同比下降26个基点;建设银行年报也表示,其去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3.54% ,较上年下降21个基点;邮储银行年报则显示,其去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16%,同比下降45个基点。
今年4月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普惠金融司司长蒋平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透露,2025年前两个月,全国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03%,较2024年下降了0.33个百分点,2018年以来累计下降3.9个百分点。
优结构:一季度末续贷余额增三成多
“优结构”,即优化供给结构。《通知》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做好首贷户发掘和培育,合理下沉服务重心,提高活跃小微经营主体融资覆盖面。加大续贷政策落实力度,优化续贷办理流程,健全续贷管理机制。优化信贷结构,做好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投放,强化小微企业法人服务。
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在续贷政策方面,去年9月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曾发布通知,对续贷政策作出优化调整,明确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和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及农户经营性贷款等均可以续期。贷款到期后仍有融资需求,又临时存在资金困难的所有小微企业,均可向银行业金融机构申请续贷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自主审批办理续贷,通过新发放贷款结清原贷款等形式,允许小微企业继续使用贷款资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强化融资增信和风险分担等支持措施”。所谓无还本续贷,是指借款人在贷款到期时无须偿还本金,仅需支付利息,即可与金融机构重新签订贷款合同,将贷款期限延长的一种融资形式,其可以帮助企业维持现金流从而实现稳定运营,也有助于培育耐心资本。在5月8日国新办发布会上,丛林表示,截至一季度末,续贷余额达到7.4万亿元,同比增长35.7%。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刘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