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文学教育何为?这场讲座探索答案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5-05-15 14:50

在万物互联、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生活。从ChatGPT的对话到AI写作工具的应用,文学教育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与机遇。5月13日,学生文联秘书长、“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联合发起人、广东省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学会科学阅读推广大使谢晨走进深圳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特邀青年作家武捷宇,共同开启一场以“人工智能时代,文学教育何为——兼谈青少年写作的三大灵感之源”为主题的讲座,为现场650余名高一学子带来一场关于文学教育的深度探讨。深圳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副校长刘淑艳、教学处副主任任云峰出席活动,学校教师张凌赟主持。

图片

对谈环节:两代校园文学工作者的智慧碰撞

现场,谢晨与武捷宇围绕“人工智能时代:文学教育何为”展开了一场精彩对谈。武捷宇分享了雁山少年文学院的创办故事:想为同学们提供自由表达的空间,高中生学业繁重,文学表达便是一个不错的方式。而自己少年时期接触写作时就得到了语文老师的诸多帮助,便希望能将这份关怀传递下去——尽其所能给予学生平台和资源。“在创办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不少困难,但在母校老师、校领导和语文老师们的帮助下,不断调整磨合。如今文学社虽成立不到两个学期,但已陆续开展了拼贴诗创作、诗歌接龙、影视与文学对比鉴赏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还取得了不少成果,如部分学生的练笔获得《深圳商报》《红树林》《南方都市报》等报刊的青睐。”武捷宇说道。

图片

针对AI大模型写作,谢晨提到童话大王郑渊洁和部分专家对AI写作的不同观点,并和武捷宇展开了深入探讨。武捷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表示,自己在教学中发现AI写作与人类写作有明显差别,“虽然AI可以辅助生成一些文章,但真正的文学表达所传递的情感和人性中最本真的柔软,是机器暂时无法做到的。”谢晨也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人工智能是人类历史又一次重大工业革命,人工智能教育是当前中国教育第一必答题。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必须坚守经典阅读、生命教育和想象力教育。经典阅读能帮助我们构建知识体系,生命教育是应对AI挑战的心灵镜子,而保护未成年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则是人类区别于人工智能的关键所在。”

主题讲座:探寻青少年写作的三大灵感之源

对谈环节结束后,谢晨带来了主题讲座《青少年写作的三大灵感之源》。他通过众多生动的案例,介绍了深圳青春写作的传统经典写作、生态写作、科幻写作三大流派,以及一批优秀的代表作者。他提到,深圳中学高一学生欧阳子毅创作的长篇小说在众多作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评第十一届“深圳十大佳著”;福田实验教育集团侨香学校初一学生徐炜轩在小学五年级创作26万字长篇科幻小说《陨星》,现在又创作硬核航天科幻小说《奔月》;明德实验学校小学五年级学生王嘉人不仅发明了黑脸琵鹭桌游、黑脸琵鹭机器人,还正在创作以保护黑脸琵鹭为主题的长篇小说生态与成长《红!少年》;深圳100多所学校参与了红树林生态文学写作征文活动,评选产生500多篇精品佳作。“这些案例充分展现了深圳青少年在写作上的卓越才华和无限潜力。”谢晨称赞深圳青春写作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

接着,谢晨深入阐述了青少年写作的三大灵感之源:经典阅读、田野调查和科学想象。他以深圳实验学校高三学生黄子真研究《红楼梦》并创作《红楼造梦局》为例,说明从经典中汲取灵感,进行再创造的重要性;并借武捷宇创作《蕉鹿》时对广东汉剧的田野调查,以及作家蓝翔通过采访手艺人创作小说等范例,强调了“要走进生活,发现感人的故事和细节”;最后,他表示科幻小说不是奇幻魔幻,其区别在于是否用科技的方法解决问题,并鼓励同学们发挥想象力,进行文学创作。

图片

谢晨还分享了自己的选文标准——阳光、好玩、硬核。“我们希望同学们的作品充满阳光,富有生活情趣,同时要有自然科学原理和人文前沿精神的支撑,而不是胡编乱造。”他强调作品要弘扬生命价值理念,避免剑走偏锋和漠视生命。

最后,谢晨还谈到人工智能时代文学教育的意义。针对“在AI时代,鼓励中小学生写诗歌、散文、童话、小说有什么用?”问题,他笑着以“无用之大用”解答并举例说明:文学不仅能赋予我们终身受用的人文精神,让我们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获得更多幸福感,还可能为未来的事业提供灵感,带来物质和精神财富。“希望深大附属实验中学的孩子们能拥抱AI,学会与AI共生,练好基本功,爱生活,会考试,有创意,善写作,也希望雁山少年文学院能为深圳青春写作输送更多优秀作品和人才。”谢晨说。

图片

讲座结束后,刘淑艳为谢晨和武捷宇颁发聘书,聘请谢晨为学校特邀讲师,武捷宇老师为特邀对谈嘉宾。

此次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90分钟的思想碰撞,为深大实验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文学与教育的盛宴。在人工智能时代,文学教育的初心与使命更加清晰,青少年写作的灵感之源也得以深度挖掘。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深大实验的同学们会在文学的滋养下,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创作之花,与AI和谐共生,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 通讯员 韦国琼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