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是“世界家庭医生日”,以“签约有感,健康可及”为主题的2025世界家庭医生日主题活动在南山举行。活动现场公布了20名“2024年度深圳市五星级家庭医生”和十大“2024年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创新优秀案例”,并为2025年港式金牌家庭医生诊室进行授牌。宝安区、福田等区也举办了相关主题活动。
市卫健委数据显示,目前深圳5453个家庭医生团队为760万居民提供签约服务,覆盖率43%,家庭医生成为越来越多深圳人信赖的健康“老友记”。
老年人签约社康就诊率近七成
深圳市卫健委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市社康机构达970家,平均每2万人拥有1家社康;全科医生历史性突破1万人,提前实现2025年底每万人拥有5.5名全科医生的目标,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在深圳,居民步行15分钟就能抵达一家社康机构。
过去,由于社康备药量有限,患者碰到缺药只能到上级医院开,或等社康协调到货后才能拿药,又或是自费到药店购买。今年2月,龙华区在全市率先开展“双通道”电子处方流转服务,龙华区人民医院下属50家社康已试行。电子处方开具后同步传输至社康药房和全市132家定点药店,两种渠道都可享受同等医保报销政策,患者可自行选择。药品覆盖了600+种国家医保谈判药品,不少是慢性病用药。社康服务不断升级,2024年在签约社康机构就诊率近七成,平均就诊次数不少于4次。
年增2000张家庭病床 智慧病床可24小时监测
在家“安”一张病床,医护上门服务,深圳从2012年起试点由社康中心开展家庭病床服务。2024年修订《深圳市家庭病床管理办法》,所有社康及其举办医院都可提供家庭病床服务,服务对象扩至13类患者。近年来,全市家庭病床数逐年递增,2024年共建家庭病床2.58万张,较2023年增加2000张。
83岁的福田居民张阿婆,是位瘫痪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2023年由中大八院福南社康中心设立了家庭病床。最近,家人发现她精神很差,但家庭医生上门时,她各项指标都正常,原因出在哪里?家庭医生通过智慧家庭病床系统为她进行24小时监测,发现她每天深夜11点至凌晨血压升高,收缩压达180mmHg。
“一般患者上午血压高,我们查房也安排在上午。”福南社康中心家庭服务部负责人孟燕说,但阿婆情况特殊,要将降压药从早上调整到傍晚服用,一周后她的血压平稳了,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通过人工智能、互联网和可穿戴设备,福田区已建立智慧家庭病床747张,为患者提供了日夜不间断的监测服务,有效预警12人次。
港式金牌服务对象扩至深圳居民
家住宝安区西乡街道的刘女士,想去家附近的福中福社康中心就诊,点开“社康通”小程序,发现多了个“全科门诊/港式全科”号源,体验过后发现确实“有特色”,先是金牌社区护士问诊,再是金牌医生接诊,医护不仅细致了解她的病情,也很关注她的想法。
早在2022年底,深圳携手大湾区医疗集团建立深港全科医护培训体制,已培养金牌家庭医生250名,金牌社区护士247名,在全市70家社康设立港式金牌家庭医生诊室。“目前,深圳国际化医疗服务已获得常住深圳及北上消费港人认可,性价比高、流程快、多项检查一天搞定,还有粤语陪诊。”大湾区医疗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正推动国际医疗服务发展,拟定了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满足深圳居民的多元就医需求。
此外, 2024年,大湾区医疗集团与还与宝安区、福田区启动了“家医服务领航计划”,在9家社康深化国际家庭医生服务,除治病外,更关注体检、疫苗接种、健康筛查等方面,给予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针对居民“去香港打疫苗”“转诊香港治疗”等需求,提供健康顾问服务。这一计划还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采写:南都记者 韩成良 通讯员 深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