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第二届漓江文学奖颁奖典礼现场,虚构类奖正奖《泥潭》作者、90后新人作家刘楚昕含泪讲起自己的故事,引发全网刷屏。7月4日下午,南都、N视频记者来到广西南宁漓江书院,见证这部“黑马小说”面世。他谈到那段刷屏全网的获奖感言时说,“那一瞬间就是情绪被压抑太久,我就是想说这些话”,并调侃自己现在是“流量作家”。
刘楚昕在新书分享现场。南都记者 侯婧婧 摄
南都此前报道,今年5月27日,34岁的刘楚昕凭借这部长篇小说摘得第二届漓江文学奖虚构类奖正奖。漓江出版社公布的授奖词写道,《泥潭》在写作策略上别出机杼,将文本以自我否定和自我增殖的方式搭建了复调结构,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稗官野史,“黏稠如泥潭的历史,裹挟着蝼蚁众生,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对人心的剖析,以及独特的艺术感召力。”
刘楚昕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从20多岁开始投稿,投到34岁,一直被拒,拒了十多年,最后终有一天实现梦想。”他提及女友在文学道路上对他的鼓励和支持,还说女友爱听的歌里有句歌词——“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遗憾的是,女友因为癌症永远离开了他,留给他的信中说,“希望你在痛苦中写出一部伟大的作品!”这段获奖感言随后刷屏全网。
7月4日,在漓江书院,刘楚昕携新书《泥潭》与读者见面。他谈到那段获奖感言时说,“我看到网上有人说我性格儒雅,其实真不是这样,我这个性格按我老师说就是有一点魏晋风度,不管别人怎么看、我行我素。(发表获奖感言时)可能就是在那一瞬间情绪被压抑太久,我就是想说这些话,没想到脱口而出有这种偶然效果。过程是意料之外,结果是好的。”
刘楚昕还调侃自己现在是“流量作家”“名气大于实力”,他也坦言,深知自己是“文学路上的初学者”。
据悉,《泥潭》 以辛亥革命的序幕武昌起义为背景,讲述了湖北没落旗人恒丰、端瑞,以及社会新力量革命党关仲卿等被社会动荡裹挟时的纠葛与迷茫,时间跨度三十余年。通过回溯历史碎片,展现人在困境中挣扎自救的复杂心境。
此次获得漓江文学奖的作品《泥潭》,刘楚昕构思、琢磨了很多年。据他所说,“泥潭”二字既是对写作困境的隐喻,也是他创作时的切身感受。
如今,这部心血之作迎来了广大读者的检阅,刘楚昕说自己很开心,“我写的这个故事、我创造的这个世界,终于有人注意到了,终于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走进这个世界了。”他还提到,编辑提前给自己打了“预防针”,作品出版之后,肯定有很多批评的意见,希望他能够“抵抗住压力”。
采写:南都记者 侯婧婧 发自广西南宁 南都记者 杨婷
编辑:张亚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冷暖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