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1500公里,326名“小候鸟”来东莞大朗与父母团圆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东莞
原创2025-07-04 19:00

7月4日上午11点,7辆满载欢笑的大巴车从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出发,历时27个小时,跨越1500公里,安全抵达东莞大朗巷头文化广场。这是在“乡情警务”机制下,大朗、前锋两地公安第二次举办护航“小候鸟”行动,帮助326名留守儿童与千里之外的父母实现逆向团圆。

图片

在大朗巷头文化广场上,女警护苗队与志愿者们引导“小候鸟”走向巷头喜庆堂,大朗镇还贴心地为“小候鸟”们准备了荔枝、酸奶和糖果礼品。

喜庆堂的边上,围满焦急等待的父母。8岁的胥梓言在人群中一眼认出了父亲,兴奋地挥舞着小手大喊“爸爸”,小跑着扑进爸爸怀里,相视而笑的幸福画面定格成风景。

爸爸胥国东在大朗经营了十几年面馆,早上8点多就来到了现场等待。他说,距离上一次跟女儿见面还是在春节,作为“留守一代”的他经历过留守儿童的心酸和无奈,深知留守儿童的渴望与期盼,因此每年短暂的相聚也成了弥足珍贵的温暖时光,“我要好好努力,争取早点把女儿接过来一起生活,给女儿多点陪伴。”

据介绍,这326名“小候鸟”于7月3日早上8点乘坐7辆大巴车从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出发,除了公安民警全程护送外,还有医生、妇联、关工委工作人员和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其中,共同为孩子们的旅途保驾护航。

图片

在当天的“落地第一课”安全课堂上,大朗公安聚焦防诈骗、防侵害、防溺水、交通安全等核心话题,结合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鲜活案例,帮助“小候鸟”正确分辨各类侵害行为,提高他们的暑假安全意识。

据了解,广安市前锋区35万户籍人口中,有8万余人在东莞务工,仅总人口2.58万人的广兴镇,就有约1.5万人在大朗镇务工,这些务工人员的孩子,很多都留守家乡。

图片

在“乡情警务”机制下,去年,大朗、前锋两地公安机关签订了跨区域警务合作行动计划,护送127名“小候鸟”来大朗与父母团聚,并将暑期留守儿童帮扶教育问题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事项。今年,这一行动进一步扩大规模,为326名“小候鸟”提供了安全保障。

采写:南都记者 唐国轩 通讯员 刘苏东 张磊 钟洪亮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