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平均669分,他们为何选择广州首届“中本贯通”班?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教育
原创2025-07-23 19:08
图片

“这绝非你们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选,而是一条具有前瞻性、视野性、战略性的升学路径。”7月23日是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的中职招生注册日,在学校首届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中本贯通班的新生见面会上,班主任张晓婷和前来注册报到的20组学生家庭说了这样一句话。

有中考分数682分的学生告诉记者,因为物理是他擅长的科目,而且从小就对动手组航模感兴趣,因此他直言:“这条路线很适合我”。也有家长表示,与其让处于中等水平的孩子去普高“卷”,不如读中本贯通,早点学实用的技术,还能保证上本科,或许更有前途。

图片

7月23日,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首届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中本贯通”班举行新生见面会。

也曾担心错失其他更好的升学机会
更易通往本科的路径吸引了他们

今年,广州市中考第一批次录取首次纳入中本贯通试点项目,首年试点就引发报考热潮。

“中本贯通”指“3年中职+4年本科”,七年一体化贯通培养,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正是今年的试点项目之一,该项目对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的机械电子工程技术专业,首年招生20人。

据学校校长黄艳介绍,该专业20人满档投出,最高分716分,最低分达到655分,超过普通高中第三梯度线28分,平均分669.3分。

甘宇辰是广州轻职中本贯通班20名学生中的一员,他在今年的中考取得了682分的成绩,该分数在20人内位列第三。他告诉记者,自己文化课成绩不算顶尖,但动手能力很强,“我在小时候参加过不少组装航模的比赛,平时就对机电方面的知识感兴趣。这个专业很适合我。”

在父母的建议下,甘宇辰在第一批次填报了“中本贯通”的志愿,在最后点击“确定志愿”的按钮前,他仍纠结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万一我的能力远超中本贯通录取线,会不会错失其他更好的升学机会?但现在我已经不再纠结这件事了。”

甘宇辰表示,如果没有“中本贯通”班,他本会选择普通高中,而“3+4”的培养模式为他提供了一条更容易通往本科的路径。“有些同学对我的决定表示不解,但我并不会反驳。这三年我打算先扎实学好文化课,还要打好专业课程的基础,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我们三年之后见分晓!”

“提前三年锁定本科”是不少同学报读中本贯通的原因。在当天的新生见面会上,学生和家长们已拿到《2025年中本贯通培养试点转段考核方案》,详细了解三年后转段考核的内容与要求。

该班学生谢同学告诉记者,起初,他对中职的学历也有所顾虑,但他的父亲告诉他,不必太在意他人眼光。另外,谢同学也考虑到自己在物理学科上有优势,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匹配度较高,最终敲定了中本贯通的志愿。

谢同学的父亲告诉南都记者,在他看来,与其让孩子在普高“卷”,不如早点学一些实用的技术。“现在人工智能发展迅猛,很多技术也更新得很快,但机电技术应该是基础专业。如果孩子不是顶尖人才,走‘中本贯通’这条路或许更接地气。”

图片

7月23日,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迎来中职招生注册日。

职业生涯规划明确的学生
选择“中本贯通”更能发挥所长

黄艳在采访中特别提到,该中本贯通项目对口的是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的机械电子工程技术专业,在今年夏季高考,该专业在广东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为539分,超出物理类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特控线)5分,省排位约9万多名。“如果将高考的排位与广州中考的排位进行换算,大约等同于中考的17000多名,需达到702分左右。而中本贯通的学生已基本锁定了广轻大这一专业的本科学位,是一个性价比非常高的选择。”

针对“3+4”贯通培养模式的特点,黄艳强调,这是一种强强联合的试点项目,通过3年中职和4年本科的贯通培养,学生能够接受长达7年的专业技能训练。“这种浸润式培养更符合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也是国际上较为认可的培养模式。”黄艳表示,该模式尤其适合职业生涯规划明确的学生。“从中考阶段开始,部分学生已对智能制造或技术领域表现出浓厚兴趣,这类孩子选择中本贯通路径,更能发挥所长。”

对于家长关心的教学管理问题,黄艳详细介绍了学校的优化措施。广州轻职将由校长亲自牵头,组建专项管理团队,联合高职院校和企业,打造三方协同的强大师资队伍。此外,学校还将制定完善的7年一体化培养方案,确保课程无缝衔接。在学习条件方面,学校将启用科教城校区一号楼作为中本贯通班的专属教学空间,提供独立的教学环境。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措施,为学生创造一个专注、高效的学习环境,助力他们成长为高素质技能人才。”黄艳说。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杨晓彤 程安 实习生廖诗欣

摄像/视频:蔡文茵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