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广州市各级综治中心整合综治、信访、公安、司法、法院、检察院、人社等多部门力量,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发生。
金镶玉吊坠掉色、翡翠手镯开裂、真货被掉包、主播卷款跑路……珠宝玉石交易过程中发生的纠纷五花八门,成为荔湾区逢源街道华林国际C馆数千家商户的困扰。今年以来,荔湾区逢源街道综治中心立足辖区珠宝玉器交易纠纷问题复杂多发的特点,统筹司法所、市场所、派出所和商会等力量,在华林国际C馆延伸打造“玉和堂”行业纠纷联调工作站,这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专业市场治理领域的创新实践。
法官在“玉和堂”调解纠纷。
南都N视频记者了解到,上个月,某直播团队向市场内多家商户购入一批珠宝玉石,尚未支付货款。随后,有12家商户陆续向警方反映主播失联,拖欠货款共计68万元。“玉和堂”联调站启动“2+N”小组(民警+调解员+涉事部门)处置。民警迅速调取监控,锁定主播车辆,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封存剩余货物。事发后第3天,联调站律师拟定了“分期还款协议”,要求主播用剩余翡翠抵偿部分债务,并约定偿还剩余货款。事发第7天,12家商户全部签署协议,同意解决方案。该案例被纳入“专业市场群体性纠纷处置模板”,大幅提升同类事件处置效率。
据了解,“玉和堂”工作站构建“1+3+N”多元协同机制,以“玉和堂”办公点为核心,统筹物业公司、法律顾问、专职调解三支专业队伍,联动N个职能部门协同发力,按事件涉及范围、金额等,采用红、黄、绿色标签为工单定级,限时办结,实现“小事不出场馆、大事不出街道”的治理目标。
同时,“玉和堂”工作站运行“5+2”专班,5个常驻岗由司法所调解员、社区民警、市场监管执法人员、物业经理、商会值班理事组成,2个轮驻岗由珠宝鉴定师、律师组成。纠纷发生后,3分钟内物业响应,1天内给出化解方案,7天内解决复杂案件。
消费者不再担心花大价钱成“水鱼”,这座年交易量额30多亿的珠宝玉器交易中心多了一份法治保障。
“用‘档口逻辑’解决档口问题,挣得了商户的‘口碑’,才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逢源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商品的品质、真伪、价值要珠宝鉴定师综合考虑稀有性、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才能评估,专业性比较强,容易出现买卖双方谁也不服谁的情况,在‘玉和堂’大家都能得到一个信服的方案。”
华林国际C馆商户黄先生说,如今,市场内的“招租广告”换成了“上周调解数据”,物业缴费单背面印有二维码,商户扫码就能预约调解。未来,逢源街道综治中心将继续擦亮“玉和堂”工作站名片,深化基层矛盾化解能力,为传统商圈转型升级注入法治新动能。
据统计,广州全市目前有189个综治中心,包括1个市级综治中心、11个区级综治中心和177个镇(街)综治中心。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张婷